調查顯示,居家和中心式護理已經取代療養院,成爲國人長期護理的首選,但這類服務費用高昂,監管也不足。
連氏基金委托新加坡國立大學,對50個非營利機構、私人居家護理、日間托管中心的業者,以及大約100名公衆進行調查後,得出這個結論。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大約1萬4000人在政府津貼下,使用居家和日間護理中心的服務,這個數字超越入住療養院的大約1萬人。
不過,連氏基金的調查發現,衛生部對居家和日間護理領域的撥款,只占了當局總撥款的2.5%,而使用這類服務每月受津貼前的費用可高達2200元。
另外,調查也發現,本地目前有大約170個居家和日間護理業者,當中三分之一由私人業者經營,他們並沒有受到政府的管制。
連氏基金項目總監林文祥指出,隨著更多國人選擇在家中安度晚年,政府必須嚴肅看待長期護理的素質,並給予更多撥款。
“不管他們是私人業者或者非營利組織,我看應該要采納同等級的監管,只要他們與長者有接觸的話,我看要有基本的標准,對于他們的文憑是什麽?要有怎樣的經驗?這些細節我們都要規劃一下。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調查來催化社會的輿論,我們應該想怎麽來支付這筆費用,政府可以有更多的津貼?或者有其他的途徑嗎?”
另外,調查也發現,一些國人傾向于聘請女傭來照顧家中臥病在床的年長者,連氏基金也呼籲當局加強對女傭的培訓,以提供更好的護理。
受訪的私人居家護理業者認爲,政府應該盡快制定監管框架,管制私人居家護理領域。
私人居家護理業者家恩目前有大約500名看護者,公司通過配對的方式,爲有需要的人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家恩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鄭彬彬認爲,私人居家護理業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素質可能參差不齊,因此政府有必要加以管制。
他說:“其實我覺得年長者家中護理的需求會越來越高,所以不管是培訓或者是認證,我們都要著重在服務的細節,好像如果你每天用輪椅,你要知道輪椅,你要知道輪椅function是什麽樣的需要,如果這些細節沒有得到考慮,後果就是你的家裏人會跌到。”
鄭彬彬也說,業者必須制定可持續性的培訓模式,確保當局制定的監管框架不會提高營運成本。
– 958/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