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這是二本爲你介紹的第 22個好朋友
在敲下這些字的時候,距離飛往熱帶地區開啓新的一段學習旅程,還有約莫一周的時間。
一個月前收到葛老師的邀請的時候,滿是意外,而且心虛。普通如我,要怎麽向大家分享我在申請季中碰過的壁和心路曆程?(拖稿拖了一個月著實很不好意思…)
回想我的申請季,是一段冗長且(大多數時間)自我奮鬥的時期,所以也是得以快速成長的時期。回想自己每一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每一件全力以赴的事情,換來的遠遠不止最後那一封offer。
由于並沒有拿到心目中的top項目的offer,回顧時總摻雜一些遺憾和忐忑,那麽在此就更爲客觀地總結一些申請季中我認爲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的問題和關于心態的調整。但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還請大家客觀閱讀,理性吸收噢~
本人是華工管院財務管理專業2015級(已過氣)的學姐,申請2019秋季的研究生(master)項目,申請方向是商業分析(Business Analytics, BA),申請地區比較廣泛,包含英美港新,最後選擇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營銷分析與決策項目(Master of Science in Marketing Analytics and Insights)。
目錄
– – – – –
一、引子
1.1爲什麽想出國深造?
1.2確定你的方向
1.3地區
二、申請准備
2.1是否找中介
2.2三維的准備(GPA、語言考試、GRE&GMAT)
2.3實習
2.4選校&文書材料&網申
2.5申請時間線
2.6面試
三、關于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四、申請感悟
一、放在前面
1.爲什麽想出國深造?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出國深造的理由,本科畢業後出國深造並不是唯一一條路,比如你還可以選擇就業再出國深造。不同的方案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選擇。
而我選擇本科畢業後直接出國讀master則是受兩大原因驅使:
第一,本科的學習並不能使我具有競爭力地進入想要發展的職業領域;
第二,想換個大環境,體驗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氛圍,出國的想法其實從入學開始就有萌生。
另外,因爲本身學科背景並不構成申請劣勢,所以選擇了畢業後直接深造。
2.確定你的方向
我認爲,這是申請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最好不要看著哪個方向競爭少就去申請哪個方向。
?一方面,如果你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那麽你在申請前期找實習、做項目的過程中也會更有針對性,進而更加match項目的要求。
?另一方面,這樣,申請時呈現出來的所有經曆都能爲就讀這個項目做鋪墊。
在這裏鼓勵大家多去參加比賽、項目、社團、實習等等,一方面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一方面也是積累前置經曆的過程。
♒需要強調的是,你就讀的項目的方向必須能夠服務于“你以後想從事的職業”,幫助你達到你想要進入的職業領域。
不妨問問自己,以後想在哪個領域發展,再來確定自己申請的方向。
我在申請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其實心向finance的同學,只是順帶申請一下BA,也沒有搞清楚兩者間的關系。
有些很幸運的有錄取,有些則在面試的時候被Prof不停追問career path等問題。
總而言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可以謹慎選擇。
3.地區
我屬于比較特殊的,申請了英美港新四個地區(大家不要學習我)。
因爲我沒有強烈的地區偏好,所以是從我申請的專業出發來選擇的,後續又因爲三維成績調整了一下目標。
建議師弟師妹們專一一點,特別是申請美國的(學校太多),畢竟研究學校也是要花不少精力。關于新加坡的話,因爲我的dream school是NUS,所以我也只申請了一間學校。
二、申請准備
1.找中介嗎?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case by case來看。
我之所以選擇中介的原因:
第一,我當時前置背景提升還差一大截,比如沒有高度相關的big name實習以及還沒考GMAT;
第二,我申請的方向比較熱門,對自己DIY還是不夠自信;
第三,我沒有特別確定的某個學校的某個項目(意味著我需要很多信息和向導)。
那麽回頭來看,我並不後悔自己簽了中介。
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很專業很用心的顧問老師,除了基本的申請信息和常規操作,他還給我梳理申請master programme的內在邏輯、幫助我找實習、跟我一起討論文書的邏輯等。
因爲他本身是LSE畢業加top咨詢公司出身,所以還會經常給我灌輸各種business insight。
但是畢竟不是每一個顧問老師都是這樣,大家也要根據自身情況來考量自己找中介機構的核心訴求是什麽,以及你選的中介機構是否能在這方面幫到你。
簽中介另一個收益就是可以有人幫助完成文書。如果單從文書材料來看的話,我個人覺得,在自己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沒必要隨便簽一個中介。
如果有學長學姐推薦的話,可以指定要求和中介機構的某位文書老師合作。
另外,我身邊有朋友有很明確的目標項目,同時競爭不會特別激烈,簽了一些網絡上的半DIY服務,據反饋很不錯。
最後,中介只是顧問和助手的角色,並不能包辦一切,除非你選擇把你以後讀什麽項目交由他人決定。
該查的信息、該跟的進度、該改的稿子……一樣都不能偷懶!
2.三維的准備
三維:績點(GPA)、語言考試(雅思or托福)、標化考試(GRE or GMAT)
學校&學科背景和三維決定了你能去的項目的大致層次,你會發現一個項目裏大家的三維都處在一個range裏(工作經曆的情況除外)。
三維的准備,嚴謹地講,應該貫穿了整個大學。光是績點一項,就應該從大一開始准備了。
GPA和標化考試從某種程度來說可以相互彌補一下,如果你的GPA平平,那麽一個較高的標化考試成績可以讓你從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往寬的說,本科四年的學習當中,每一門課,每一個大作業,每一場比賽都是自身能力的積累,這也是爲什麽我希望大家都能come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challenge yourself.
整理個人經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某一個出于興趣選的院選課上做的期末作業竟成爲了你向招生官展現能力的其中一個例子;
葛老師的計量經濟學上的大作業成了你的文書面試必備經曆;
面試官居然對你大一暑假參加的志願者項目感興趣並微笑地聽完你全部的絮絮叨叨……
最理想的情況下,語言考試和標化考試在申請季時都應該考出分數,這樣不會耽誤後續的文書和申請。
當然了,這是最理想的情況,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在別人投完申請了還沒考完的(比如我),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大三結束了我還沒考出來就完蛋了,完全不是這樣的~
把握好自己的節奏,申請季是一個長跑。
但是話說回來,真的奉勸各位能早考的千萬不要拖拉!拖拉的後果,小則申請季日常心態崩,大則…
最後,不同的項目對于三維的要求都不一樣,需要大家去學校官網、上留學論壇或者詢問中介搜尋信息。
一般來說,商科項目中大熱的商業分析和金融這一類,想要申請到比較top的項目,3.7+,7+,700+的分數不會構成申請者的短板。(如果各方面背景比較match或者學校ranking比較高,3.5+和680+也是有機會的)
3.實習
對于申請商科的授課型研究生的同學們來說,實習可以說是除了三維以外最重要的評估標准,與申請專業高度相關的實習可以爲你的profile加分不少。
在招生官眼裏,實習經曆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證明你對于這一領域的興趣和深造的motivation;
另一方面,通過實習經曆可以檢驗目前你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對行業的了解有否達到他們的要求。
對于我們來說,實習是一個認識自己、不斷調整的過程。
我從大二的寒假開始實習,前兩份實習是銀行和基金公司。在確定了申請方向之後,我放棄了本來准備入職的某top地産公司的財務崗,而是重新找了一份在瑪氏的與BA相關的實習。
其次,實習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次找實習or找一個跟之前不一樣領域的實習,在開始總是不那麽容易。
但只要成功了,後面順著這個方向就會簡單些。我離開瑪氏之後,便進入了尼爾森相關的項目團隊開始了爲期半年的實習。可以說,這兩份高含金量的實習爲我的申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提到了高含金量的問題,這並不完全取決于是否是big name企業,招生官更看中的是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麽,你的輸出是什麽。
因此,在實習過程中多點主動,多去反思,把握機會顯得十分重要。
比如在尼爾森,正職們時常會跟我們一起開會,跟我們培訓分析邏輯(一份deck的flow)等等,多去參與討論和思考,吸收的同時看能否提出更好的建議;
又或者我們有時會去各個零售商巡店並回來做巡店報告,多去觀察和詢問,在巡店報告中提出一些自己的insight和疑問,正職們都會很樂意與你深入討論。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行業認知就不會僅僅停留在一個實習生(幫忙幹活)的層面,而是向真正的行內人靠攏;
同時,情況允許的話你也會被認可並負責更重要的工作。
一般來說,在工作內容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去多接觸和深入,才能收獲更多,不管是更核心的任務還是更深入的技能知識。
4.選校&文書材料&網申
這幾個部分合在一起說,主要是提醒一下簽了中介的同學們自己還應該做些什麽。
千萬不要兩腳一蹬交給中介包辦(除非你真的特別滿意他的産出)。
?首先,選校方面,中介一般會給你一份選校list並給出他的建議。一定要自己上學校官網看項目簡介比如培養目標、課程設置、coursework等等。(這個經驗僅限于申請BA,因爲各個項目側重點都不太一樣,不太清楚其他方向是不是也這樣hh)
再者,對于自己心儀的學校or項目,多點上官網和論壇逛逛,多點了解新動態,比如網申DDL有無變動,心儀的學校是否開設了新項目(其實這些應該是中介的工作,但身邊出現有情況是中介並沒有很好地把關)。
?其次,文書材料的情況因人而異,我的經驗僅供參考~關于personal statement,我個人是先根據我的素材,和顧問老師敲定了通篇邏輯,文書老師才著手寫的。
我有一位朋友是文書老師直接根據交上去的素材寫出來,可能會因爲不夠了解你的經曆,所以存在有素材之間沒什麽邏輯,給人有堆砌的感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文書材料我還蠻認真對待的,每一份材料都前前後後改了五六版以上(加班回到家之後休息一下就開始改,第二天早起繼續奮鬥……)。
可以找小夥伴互改,或者讓有類似申請經驗的學長學姐幫忙給點建議,我當時還就一些表達請教了同傳翻譯的朋友。
?最後,網申唯一需要強調的就是時間。簽了中介的同學們要格外注意網申DDL。
到了申請季最繁忙的時候,基本上中介都會踩著DDL來幫你遞交申請(反正我身邊的都是這樣)……
本來這個問題不是特別大,但是保險起見真的建議大家嚴格把關網申時間,能提早的盡量提早,避免出現各種意外情況。
我就出現過DDL前一晚發現少了一份視頻,于是極限操作。甚至還有一位朋友踩著DDL遞交的時候發現學校的DDL悄然無息地提前了……
5.申請時間線
這個說出來真是一把辛酸淚,我的timeline剛好是反面教材。
像我一直想再把G考高一些再申請,于是港美學校都是round2甚至是round3才遞交,很多學校已經沒有坑位了,只能進入wl,而類似bg的早申請就已經拿到offer。
所以在這裏強烈建議目標院校開放申請比較早的同學們,在已經准備好的情況下,盡量早些申請!
6.面試
面試的個體差異太大了,在這裏就分享一下我面試准備的一些經驗。
?第一,把自己的CV和PS從頭到尾過一遍,盡可能拓展每一個重要的點。想象自己是面試官的話會對哪些內容感興趣。
?第二,論壇或申請群可能會有面經,可以直接按照面經的脈絡先准備自己的答案,有時間的話建議可以多發散思維,自己設置一些新問題來准備;
沒有面經的就找同個學校學院的項目或者其他學校類似專業的面經。
?第三,Mock很重要,面試前可以找人(最好就是中介老師)幫你模擬一兩次,同時修改一下答案。
三、關于NUS
總覺得是不是該講點什麽NUS特色的tips,但畢竟是從個體角度出發,很難有客觀的感受,因此僅供參考噢~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NUS Business School開放網申時間比較晚(不清楚今年怎麽樣),所以作爲dream programme的話要權衡一下其他地區的申請輪次的問題。
關于NUS Business School青睐什麽樣的學生,我只能說,就我所感受,學院篩選申請者是非常認真的。
首先三維會卡在一個range,然後會關注你的綜合背景和申請動機,從面試中可以看出他們很看重申請者的申請動機和項目是否match。
同時,面試一般都會持續得比較久,問題或深入或專業,看具體面試官的特色。
其實,寫到這裏的時候,我已經抵達新加坡好幾天了。跟programme裏的同學們接觸後最大的感受就是——diversity,並不單指國籍,而是大家的前置經曆都非常不同。
因此,大家在申請的時候除了做到專業性,也應該注意凸顯自己的獨特之處。
(NUS BUSINESS SCHOOL的圖書館一角)
4. 申請感悟
在粗略講完申請的一些小重點後,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是申請過程中的心態把握。
就像我前面說的,申請季是一場長跑,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節奏,而不是身邊人的進度。
我就是跟身邊的人進度很不同,在別人已經拿到offer的時候我還沒有開始投遞,在2020申請季開始的時候我還沒拿到offer。
這個過程中,經曆了很多個自我懷疑的日日夜夜,但是也無比珍視每一次面試的機會。
我這麽說絕對不是要大家學習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氣,相信自己,把握好每一次機會。
最後,未來有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機會和選擇,我們做下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會是句號。
Just reach up
Don’t give up
Until you’ve realized
That we were all meant to fly
Avril Lavigne《Fly》
Hard work pays off.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最後都能得償所願。
– end –
你可能還想看
本文原創 喜歡請「星標置頂」和點「在看」噢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贊賞
(老板說每多一次轉發
小編的工資加五毛錢)
The more we share,the more we have.
© Copyright
僅代表作者觀點 | 盡情轉發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