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智富
如果你在年輕時便已做好規劃,可以在55歲這個重要的裏程碑“盤點”檢查清單,若有不足之處,至少在未來10年還能快馬加鞭趕上進度。
步入55歲時,除了考慮是否要提出公積金儲蓄、提出款項後要做些什麽的問題外,也應該爲自己的財務狀況把把脈,因爲退休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當然,退休規劃不能等到55歲才開始,到了這個年紀才來煩惱儲蓄是否足以應付退休所需顯然已經太晚。如果你在年輕時便已做好規劃,可以在55歲這個重要的裏程碑“盤點”檢查清單,若有不足之處,至少在未來10年還能快馬加鞭趕上進度。
一、我的儲蓄
足夠應付退休所需嗎?
想知道已經准備好的退休儲蓄是否足夠,應該先問問自己退休後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退休後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選擇,豐儉由人。如果預算太少,到後期捉襟見肘就不好;若准備多了,沒能在有生之年把錢用完,也是一種遺憾。但是,准備多些總比准備少些來得好吧?
財務規劃師在幫人們進行退休規劃時,一般以退休前生活開支的七成到八成作爲依據,也就是說,如果退休前每月開銷是3000元,退休後預算大約2100元到2400元就應足夠。這是假設退休後的生活比較簡單,不必每天上下班可省去交通費、置裝費,應酬方面也可節省不少。
但現實並非一定如此,尤其是退休後的頭幾年。上班其實有助遏制消費,退休後的休閑時間多了,消閑開支也會跟著增加,而且隨著老同學舊朋友也紛紛退休,聚會自然也多了起來。
或許要等到退休多年以後,每月開支才會開始減少。然而,到了退休後期,開支又會增加,因爲這個時候可能需要經常看醫生,出門搭巴士或地鐵又不方便,只好依賴德士。
二、退休前無債一身輕?
債務負擔不僅影響我們的實際消費能力,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如果能在退休前清還所有債務,退休後的生活也會過得更開心。
華僑銀行財富咨詢部總經理徐永源指出,生活費不會一直保持不變,退休後沒有任何雇用收入,如果一方面要應付不斷上升的生活費,另一方面還得應付債務問題,那將是額外的壓力。因此在退休前清理所有債務,避免將債務帶入退休階段是明智之舉,“畢竟,退休是進入享福階段,而不是還要爲債務操心。”
假設目前你已步入55歲,且還負著15年的房屋貸款,或許可以考慮通過再融資將它縮短至10年或更短。
然而,是否應該在退休前償還所有債務,也是一個具爭議的課題。理論上,我們應該設法做到退休後無債一身輕,但是要避免爲了做到“零負債”,最終陷入“零現金”的窘境。
再說,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適當的負債或許可以當做應對通貨膨脹的對沖,如果負債的利率極低,而你的投資能帶來更高回報率,似乎沒有必要零負債。
三、我的保險保障是否足夠?
退休後子女已經長大,自己還需要保險保障嗎?答案是:要。
保誠保險新加坡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銷總監安琪拉·亨特(Angela Hunter)指出,醫療保險是規劃個人財務時的首要考慮,當健康出現問題時,人們可能得應付一筆意想不到的龐大賬單,重症的醫療費用可能耗盡一些人一輩子的積蓄。
她提醒,退休後就不再享有公司的醫藥福利包括醫療保險,因此在退休前確保有足夠醫療保險,可避免把不必要的財務負擔加諸于自己或家人身上。
“此外,人們還應該考慮嚴重疾病保單、個人意外保單,以及長期護理保單。至于投保額,就要考量其他因素,包括個人的財務責任。”
安琪拉·亨特也建議,不妨在退休前投保適當的終身壽險,這有保存財富的作用,還可留給至親一筆金錢。
徐永源則提醒,除了住院保單、嚴重疾病保單、壽險保單之外,退休前還應准備好年金計劃,而如果還有未償還的抵押貸款,也應該購買抵押貸款保險。
如何估算退休後入息夠不夠?
退休後的入息包括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下的派發、股息收入、年金收入、租金收入等,而我們的壽險保單期滿後的現金價值,以及存放在銀行的儲蓄,在退休後每年提出約4%到5%,也形成部分的“退休後入息”。例如保單到期後的現金價值是10萬元,若每年提取5%,便可每月貢獻417元。估算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估算退休後所需的每月支出(A)
第二步:考慮退休時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出退休時所需的每月支出數字,即(A)× 通貨膨脹系數——(B)
假設(A)是3000元、通脹率爲每年2%,那麽現在的3000元將等于10年後(65歲)退休時的3657元——【B = 3000 x (1 + 0.02)10】,因此你得確保退休後每月有3657元的入息。
要留意的是,這個數字不是不變的,因爲65歲過後還是要面對通脹,因此這個數字實際上每年都在增加;3657元同樣按2%的通脹率計算,到75歲的時候就是4458元了。
如果退休入息加來加去都得不到(B),無需太過擔心,因爲從現在到65歲,還有10年的時間改變狀況;雖然有點遲,但總好過什麽都不做。若只是很小的差距,也可考慮到退休後期時,脫售那些用來賺取股息或票息的股票和債券投資套現,便可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