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梅達順昨天主持第一場新律師宣誓儀式時,敦促年輕律師必須對法律和法律以外的世界抱持熱忱,並勇于嘗試新事物。(陳來福攝)
大法官梅達順宣布2023年實行的改革計劃時指出,專業考試爲畢業生開啓成爲律師的大門,因此考試水平必須設在恰當的程度,目前我國專業考試及格率將近百分之百,比許多國家高。而更長的培訓期則有助他們爲將來執業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律政部計劃從2023年開始對律師專業培訓制度進行大幅度調整,提高成爲執業律師的門檻。到時律師專業考試更嚴苛,實習期也從現有的半年延長至一年。
大法官梅達順昨天爲新晉律師主持第一場集體宣誓儀式時,宣布上述改革計劃。今年共有456人分三批宣誓成爲律師。
大法官兩年前下令成立律師專業培訓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Lawyers),以全面檢討本地律師培訓機制,進而提升整體水平。
以高庭法官羅賜安領導的15人委員會今年3月完成報告。律政部昨天發文告說,原則上接受委員會的建議,接下來會跟利益相關者如律師公會合作推行這些建議。
報告強調,委員會成立時正逢法律界培訓合約供不應求,但是委員會的目的和檢討範疇不包括律師供需問題,這應交由市場力量決定。雖然如此,通過提高門檻相信仍有助解決法律畢業生過剩的問題,讓有意修讀法律的學生更慎重考慮。
根據過去報道,在2006年至2011年,宣誓的新律師一般每年不超過250人,人數在2012年後逐年攀升。2015年高峰達535人,當時媒體時有報道一些法律畢業生爭取不到培訓合約,尤其是海外留學生。
影響明年入學法律系學生
目前法律畢業生必須先通過稱爲“Part B”的專業考試,再到律師事務所接受半年培訓,之後才能取得律師資格(called to the bar)成爲執業律師。
委員會的三大主要建議將直接影響這個程序:
一、把培訓合約和考取律師資格的機制脫鈎;
二、提高專業考試難度;
三、把培訓期從半年延長至一年。
這項改革會影響那些在2023年或之後通過專業考試的人,也就是明年起入學的法律系學生。
換言之,自2023年起畢業生通過較嚴苛的專業考試後就能先獲得律師資格,要是他們之後打算執業才需要進行一年的培訓。那些想成爲公司內部法務顧問、公務員、加入學術界的人則無需那麽做。
大法官說:“完成培訓合約不再是取得律師資格的先決條件……修讀法律的人即使不執業,也能爲社會做出貢獻。選擇其他道路的人,不需要先完成實踐訓練才開始工作。”
大法官也認爲,往後專業考試爲畢業生開啓成爲律師的大門,因此考試水平必須設在恰當的程度。更長的培訓期則有助他們爲將來執業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報告同時指出,過去我國律師專業考試水平一般,是多年來及格率都逼近百分之百的原因之一。這比起英國六七成及格率、美國紐約的四至六成,高出許多。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畢業生必須經過一年培訓,英國、法國、德國及香港則長達兩年。
委員會成員之一的律師公會會長維賈延德蘭受訪時說,不應單以培訓合約長短來衡量培訓質量,除了量外也應讓畢業生有更豐富的培訓體驗。
“現在很多新晉律師第一年裏邊做邊學,我們希望他們學成後才開始工作。”
另外兩場集體宣誓今天舉行,分別由最高法院上訴庭法官潘文龍和朱迪柏拉卡斯主持。
不執業無須接受強制培訓減輕學生負擔刊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