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爲有“股王”立合斯頓撐場,追蹤29只相關類股的“新交所全醫療保健指數”,全年猛漲超過7%。今年以來它的漲勢雖較溫和,但也起了超過1%,過去12個月則取得5.18%的增幅,表現優于海峽時報指數。
陳愛薇 報道
本地醫療保健股今年繼續逆市而上,接下來還有望迎來生力軍在新加坡交易所首次公開售股(IPO),分析師相信醫療保健股仍是閃亮明星。
去年因爲有“股王”立合斯頓(Riverstone)撐場,追蹤29只相關類股的“新交所全醫療保健指數”(SGX All Healthcare Index),全年猛漲超過7%。今年以來它的漲勢雖較溫和,但也起了超過1%,過去12個月則取得5.18%的增幅,表現優于海峽時報指數。
KGI Fraser證劵分析師黃感恩指出,東南亞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提高,但和發達國家比較,這些地區的醫療保健滲透率相對低。新加坡具備推動醫療保健發展的多重動力,包括人口老齡化的結構性變化、區域收入增加推動醫療旅遊、政府醫療開銷提高等。雖然面對來自本區域其他國家的競爭,但新加坡以高素質占據特定市場。
黃感恩也留意到一些業者的增長有放緩迹象,但她指出那是因爲擴充計劃需要時間來取得回報。然而,長遠來說,這些業者的基本面還是穩固的。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沈利勤指出,目前本地大型醫療保健提供者的預測企業價值倍數(forward EV/EBITDA)爲24倍,處于曆史高點。和全球同行比較,亞細安醫療保健類股的估值比美國和澳大利亞來得高,不過亞細安大型業者的增長速度較高,對估值起支撐作用。
興業證券(RHB)主管王健龍也認爲這個領域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他說:“醫療保健股的流通性相當高,我相信它們可維持高本益比(P/E)。IHH醫療保健集團(IHH Healthcare)的本益比已超過40倍,一些本益比在20倍至35倍的同行,相對來說顯得便宜。”
目前分析師看好的醫療保健股,大都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如IHH醫療保健集團、萊佛士醫療集團(Raffles Medical Group)和全民牙醫(Q&M Dental)。新加坡婦産科醫療集團(Singapore O&G)和新加坡醫療集團(Singapore Medical Group)則在本地朝多元化發展,涉足更多專科領域。
今年或有兩支股票上市
王健龍表示,如果康生醫院(Thomson Medical Centre)和富樂醫療集團(Fullerton Healthcare Group)真的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挂牌上市,本地醫療保健領域肯定會更生氣蓬勃。
黃感恩提出,目前同行的高估值具有吸引力,如果能夠迎來更多業者,有意在宏觀經濟疲弱之際投資具增長力防禦類股的投資者,可有更多選擇。
康生醫院主席郭豐盛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有意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挂牌上市,但市值從早前的50億元目標,縮減至20億到30億元。康生醫院從2010年起積極拓展業務,營收和息稅折攤前盈利(EBITDA)至今已翻倍,營收從5000萬至1億元增長到目前的1億5000萬至2億元。
去年富樂醫療集團也傳出在本地上市的消息,但至今未見進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