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東南亞面積最小的國家,新加坡國小而兵強,擁有該地區最爲強大的空軍力量。三十多年前,在周邊多數國家還在裝備二代老式戰機的時候,新加坡就已經從美國引進了F-16戰機,在2000年以後又引進了F-15SG重型戰鬥機。
當下新加坡空軍擁有60架F-16C/D戰鬥機、40架F-15SG重型戰鬥機、4架G550AEW預警機、4架E-2C鷹眼、4架KC-135R空中加油機、5架KC-130B/H空中加油機等,綜合實力在東南亞鶴立雞群,無出其右。但耐人尋味的是,新加坡卻把空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常年部署在海外並接受訓練。以至于出現了四大洲都有新加坡空軍駐紮的奇特現象。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俗話說:螺蛳殼裏做道場。但是新加坡這個“螺絲殼”實在太小,幾十年的填海造陸,國家面積才勉強突破七百平方公裏,飛機剛升空就已經飛出了國界,狹小的國土實在不足以支撐其龐大的空軍隊伍開展日常訓練。而且新加坡靠近赤道,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豐富、空氣濕度大、含鹽量高,顯然是不利于飛機的維護與保養,因此把目光投向海外自然是基于現實情況的考量。
目前,承接新加坡空軍訓練合作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印度及周邊東南亞國家等。美國是新加坡空軍海外訓練的主要基地,其合作主要通過“和平卡爾文”與“和平牧場”兩項計劃實現,前者培訓戰鬥機飛行員,後者培訓運輸直升機飛行員,就重要程度而言,當屬前者。
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新加坡從美國購買F-16戰機就已開始在其本土的空軍訓練。澳大利亞是新加坡空軍在海外第二大訓練合作方。早在1971年新加坡就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簽訂了聯防協議。澳大利亞地域遼闊、氣候適宜,基礎設施完善,是新加坡空軍眼中理想的訓練場所。
法國也是新加坡空軍海外練兵的重要承訓國之一,具體地點設在波爾多港附近的卡佐空軍基地。在這裏,法國開設了高級訓練課程,專門爲新家坡空軍培養駕馭新式戰鬥機的精英飛行員。除上述三個國家外,新加坡還與印度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新加坡將本國部分訓練用軍事裝備長期放在印度。
如前所言,新加坡在別國訓練,將三分之一的空軍力量放在第三國,除了因自身領土狹窄外,也有狡兔三窟的考量。避免了在戰爭中被敵方一鍋端的厄運,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此舉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都意義非凡。
其次,新加坡將訓練基地放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未嘗沒有拉歐美列強做靠山,震懾潛在對手的想法。一旦新加坡面臨滅頂之災,也能寄希望于西方施以援手,拉自己一把。
應該說,新加坡空軍的舉措謀劃,遠近結合,主次有序,不可謂不明智,這也是小國生存發展不得不采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