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世界銀行發布了新版“人力資本指數”(Human Capital Index)報告。
其中,在亞洲衆多國家裏,“人力資本指數”排名第一的是,人口數量只有560萬的新加坡。
人力資本指數,不是一個新概念,從上世紀90年代,就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對于一家公司,人力資本指數的意義在于,如果人力資本管理的好,股東回報也會相應較高;而放眼世界各國,人力資本指數則是對教育投入、下一代競爭力和創造力、年輕人在未來世界話語權等等,多方面的橫向比較。
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在有限人口和空間內,取得亞洲第一的成績,新加坡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那我們來看看新加坡這20年來,在教育方面,到底堅持做了哪幾件事?
1、教得更少,會得更多
從1997年開始,新加坡就把國家教育理念,定義爲“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Thinking School,Learning Nation)”。
不過,這個學習和思考不是停留在書本上,而是發展能力導向。新加坡教育部和學校系統內,要求老師盡量少“教書”,而是把時間用來引導孩子主動學,引導孩子如何把應用知識方面。
2010年,新加坡再推出“21世紀技能”教育方針,要求用“知識應用和創造力”去面對未來的世界,這就要求學生放更多的精力,在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與人溝通合作社交類的技能上。
2、教師不但有成績,更要有業績
新加坡的學校,三年一小評、六年一總評。這種評比並非走走過場,而是非常嚴格。
學生個人成績,是評比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于教師也要進行“業績”評比。
這裏的“業績”,指的就是教育方面的競爭力。
這個評比,不但普通教師要參加,校長、校董都要加入進來。
3、寓教于樂,樂趣先行
在推廣教育新方針的同時,新加坡教育部也給老師們提供更清晰明確的教育目標,讓老師授課時方向更明確。
而無論是目標是什麽,教育部給出的基本要求就是“讓學習變好玩”,要求老師把心思放在“怎麽教更好玩”上。通過學習和生活的連接,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引擎。
4、學生要上課,老師更要上課
新加坡教育的特點,不但是要培養好學生,還要讓老師隨時處于學習狀態。
比如學校經常會制訂“應用學習計劃”,讓老師和學生來共同完成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課題。
老師不但要教授知識,還要從“應用學習計劃”中,得出經驗和教訓,與學生一起分享。
這種方式的目的,就是促使老師成爲比學生還用功的“學習者”。
5、比起“學知識”,更重視“如何學”
科學,不是拿來背誦或考試,而是培養孩子成爲解決問題、甚至問對問題的人。
——這是新加坡各個學校的共識。
在課堂上,老師要不斷問學生“爲什麽”,通過“應用式”和“主動式”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