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球最具傳奇色彩的幾間曆史地標酒店,都不約而同地投入到規模空前的新貌打造中。這其中包括了紐約卡萊爾、紐約華爾道夫、東京大倉(重建新翼)、以及上周四(2019年8月1日)剛剛大幕重啓的新加坡萊佛士酒店。
▲ 經曆翻修後,萊佛士精神抖擻的乳白色立面,以及透滿殖民時期氣息的門廊和木質高頂。
幾乎撐起半部新加坡史的新加坡萊佛士酒店,在經曆了時長2年半、由Alexandra Champalimaud主持的翻修工程後,既還原了舊世界的優雅風華,也帶來了一系列振奮人心的新風尚。
▲ 僅供住客進出的大堂中,原先如星辰般綴滿空間各處的小吊燈,被一盞懸于核心位置的大吊燈取代,室內也輕簡了家具的樣式和配飾的色澤,凸顯出自然光和空間本身的動人。
▲ 房間鑰匙成了裹著皮套的感應牌,牌子上還用伊麗莎白·泰勒、聶魯達、約瑟夫·康萊德等昔日住客的肖像炫耀其深受名人眷顧。
▲ 此番老店新開還帶來了一款充滿居家式場景的新房型——住宅套房,爲這間本就全套房格局的傳奇酒店注入了更濃的歸屬感。
盡管我無比留戀裝修前更古雅的博物館場景(上圖),但迎合時代潮流而新設的共享辦公空間還是值得我們的掌聲。
關于剛剛重新啓幕的新加坡萊佛士,我要說的還有很多。不過單說萊佛士曆史顯然不夠誠意,去年底的《原來,「摘金奇緣」是一部優秀的新馬奢華酒店宣傳片》一文說了夠多了。
▲ 象征亞洲豪華酒店全面崛起的香格裏拉(左)、爲奢華酒店引入革新思潮的嘉佩樂(右),無不是在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上孕育的酒店帝國。
▲ 新加坡也孕育了世間造價最高的酒店項目之一——濱海灣金沙,建築頂部的高空無邊泳池恍若擱淺在現代巨石陣上的諾亞方舟。
于是,我決定借新加坡老萊佛士重開、聖淘沙萊佛士開建之際,奉上「酒店進化史系列」之新加坡篇。探究這片彈丸之地如何孕育了香格裏拉、嘉佩樂、萊佛士等傳奇酒店帝國,以及這個孕育了新加坡航空、樟宜機場、孫燕姿這些翹楚的城市國度如何演繹旅居藝術。
· 第一幕 ·
1839-1929
Colonial, Sarkies, Raffles
18個月的閉門翻修並未讓新加坡萊佛士就此沉寂。2018年,一部意外爆紅的影片《摘金奇緣》令曆史悠久、氣韻古雅的萊佛士迷倒了一衆銀幕觀衆。影片近結尾處有這樣一個場景,楊紫瓊飾演的母上跑去萊佛士找兒子Nick Young談心,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帶到了Nick房門口的金屬門牌,上面赫然刻著“Sarkies Suite”的字樣。
全萊佛士酒店有兩間總統套房。第一間“萊佛士套房”和酒店的命名套路一致——致敬新加坡之父萊佛士爵士。
而Nick Young下榻的套房名——Sarkies,源自萊佛士酒店的締造者——Sarkies四兄弟。這個來自伊朗伊斯法罕的亞美尼亞四兄弟見證了絲綢之路的衰弱,並窺見了遠洋貿易的發展,于是從馬來西亞槟城的開始,在各大港口布局他們設施精良、體驗穩妥舒適的酒店項目。
巧合的是,Sarkies兄弟的酒店首秀——槟城Eastern & Oriental Hotel(Sarkies將Eastern和Oriental兩家酒店合二爲一,組成後來俗稱的E&O酒店)也是《摘金奇緣》開場戲的取景地。這一巧合許是劇組暗中致敬Sarkies而成。
▲ 《摘金奇緣》開場,年輕的楊夫人攜小Nick和Astrid在雨夜中投宿卻慘遭冷落的俱樂部酒店其實不在倫敦,而是馬來西亞槟城的E&O酒店。和劇中強勢出鏡的新加坡萊佛士酒店,同屬亞洲連鎖酒店奠基人——Sarkies兄弟的力作。
E&O酒店後,Sarkies租下了新加坡一座濱海而居的小樓,並將其改造成擁有10間客房的萊佛士酒店(1887年開張),開業後不久又通過用新翼銜接小樓擴充,仍供不應求,1894年,他們又爲酒店新添了一座2層L型翼樓——即如今的棕榈閣翼,在增添了大批華美套房的同時,也將酒店規模擴容至75間客房。
▲ 圖左側是因環抱一片棕榈庭院而得名的Palm Court Wing,右側是1899年新添的文藝複興式主樓。萊佛士原先坐擁一線海景,後因填海而降格爲城景。
不過,真正奠定萊佛士地標酒店地位和形象的,是1899年新添的文藝複興式3層主樓,也就是我們如今最常見的萊佛士標志立面。這座建築的核心位置配置了一座滿鋪克拉拉大理石、可供500位賓客同時就餐的恢弘餐室,令萊佛士具備了奢華酒店所需的儀式感及社交場景。這個由當年先進的電力照明系統的宴會廳見證了盛會無數,包括1900年的迎新晚宴。
除此之外,每間套房還配置了順應當地氣候的家具陳設、當時先進的電燈照明、以及起到擋雨和隔熱功效的環繞式門廊。
▲ 一個多世紀後,充當客房和花園分界線的門廊依然是時尚先鋒們爭相同框的寵兒。
萊佛士的空前成功促使Sarkies兄弟將權力之手伸向了其競爭對手。1903年,Sarkies一舉拿下了同城的Adelphi酒店、1904年更是越戰越勇,成爲新加坡歐洲大飯店的新主人。自此,新加坡殖民時期最頂尖的三間酒店全都榮登Sarkies酒店帝國的編制。不過,任何盛筵都有謝幕的一刻。1931年,新加坡商人的一紙訴狀(告Sarkies拖欠食品供應商巨額貨款)將Sarkies拖入了破産的漩渦,加速了Sarkies王國的垮台。不幸中的萬幸是,萊佛士成了唯二幸存至今的新加坡殖民時期酒店。
另一位幸存至今的殖民時期酒店産物是良木園(Goodwood Park Hotel),這座1929年開業的酒店坐擁楚楚動人的維多利亞式主樓和安妮女王複興風格鍾樓,由1900年落成的德國僑民俱樂部(Tentonia Club)改造而來,是新加坡第一間配備遊泳池的酒店,甚至早早配備了由空調加持的酒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曾在此下榻並大秀舞技。
本段收尾處,謹以一份新加坡殖民時期酒店名單(其中很多都起了和歐洲名酒店慣用的名字)致敬這一消逝但優雅的歲月。
1839-不明 London Hotel-新加坡第一間酒店
1850s-1973 Adelphi Hotel
1857-1932 Grand Hotel de l’Europe
1865-1914 Hotel de la Paix
1887 Raffles Hotel
1901-1951 Bellevue Hotel
1904-1910s Caledonian Hotel
1905-1931 Hotel van Wijk
1906-1964 Sea View Hotel
1929 Goodwood Park Hotel
· 第二幕 ·
1968-1996
烏節路、濱海灣、波特曼
▲ 下榻新加坡萊佛士的Ava Gardner。
進入上世紀60年代,僅憑殖民時期出品的萊佛士接待明星名流的新加坡決心新掀一輪築店潮。最先響應此輪號召的是1968年揭幕的馬來西亞飯店(後改名馬可波羅飯店)和1970年登場的希爾頓。
兩間酒店無不以高大挺拔的樓身和幹脆摩登的線條,完成了對獅城的現代化啓蒙、和萊佛士展開了對金字塔尖客群的爭奪、也激發了新酒店對烏節路(Orchard Road,本如其名,曾密布茂盛的種植園)的偏愛。
就在烏節路沿線的馬來西亞飯店和希爾頓成爲明星名流的新加坡新晉行宮的同時,一位土地經紀人詢問亞洲糖王郭鶴年,是否對烏節路支路——柑林路一代的6公頃土地感興趣。這一問讓對住好酒店頗有心得的郭鶴年頗爲心動,在他的指揮下,一座俊秀的25層塔樓加入了“烏節路酒店俱樂部”,香格裏拉酒店的曆史就此開始書寫。
▲ 新加坡香格裏拉的很多營造理念,由每年平均有100晚待在歐洲頂級酒店、深谙好酒店運作美學的郭鶴年自己提出。
不過,香格裏拉最初的篇章是由Western International Hotels(威斯汀前身)代爲書寫的。
酒店高區的客房視野絕佳,底部大堂布滿了挺拔的金色立柱、綿延的落地窗把戶外濃密的綠意攬入室內,讓賓客恍若置身詹姆斯·希爾頓筆下的仙境之中。香格裏拉項目報批時,審核的官員還規勸郭鶴年——“新加坡年入境人數才40萬,哪有必要建這麽高級的酒店,還是降級成中檔酒店得了。“
▲ 上 | 塔樓翼和花園翼;下左 | 花園翼設計圖稿;下右 | 1978年8月19日花園翼落成典禮。
不過,開業後的盛況立馬證明了郭先生的遠見卓識和造店才情。最終,香格裏拉分別于1978年和1984年,新添了更似都市度假村風格的花園翼、以及更注重住客隱私和尊崇感的峽谷翼。
▲ 和19世紀末誕生的新加坡萊佛士一樣,新加坡香格裏拉二期的花園翼也有著充當花園和客房分界線的門廊,但香格裏拉顯然采用了更摩登的手法,每一道門廊邊緣都滿栽植物,仿佛垂直花園,這一手法在80年代新加坡被屢試不爽。
▲ WATG爲香格裏拉花園翼打造了161間更寬敞也更具避世感的客房,每間客房都有半月形漂浮式露台守護,加上戶外的熱帶園林和不規則泳池的掩映,令其更似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作爲酒店三期工程的峽谷翼落成之時,酒店也就此告別了Western酒店集團的統治,自立“香格裏拉酒店集團”,一個讓西方世界刮目相待的亞洲豪華酒店帝國就此崛起。
和香格裏拉同期登陸的還有凱悅(現君悅)和文華大酒店(君華酒店集團出品,與MO無關,但和上海昔日的錦滄文華系出同門)。他們的登場無不提升了烏節路一代的豪華酒店密度,爲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烏節路高級酒店興建潮新添了亮色。
就在香格裏拉結束與威斯汀(Western于1981年1月5日起正式更名爲Westin)的合作自立門戶後不久,一組由貝聿銘操刀的摩天樓群在萊佛士酒店隔壁矗立,棲身其中的兩間酒店(The Westin Stanford和The Westin Plaza Hotel)不約而同地挂上了威斯汀的招牌,延續了威斯汀品牌與獅城的友誼。
▲ 電子屏上的威斯汀的Logo與貝聿銘操刀的玻璃天橋相映成趣。
這兩間威斯汀的聯袂出場,不僅爲新加坡啓蒙了綜合體酒店概念、也摘得了當時全球最高酒店的桂冠(高72層的The Westin Stanford)、更以其強勁的攻勢促使隔壁倚老賣老慣了的萊佛士酒店,展開了耗時2年、耗資百萬的閉門翻修與擴建。
待萊佛士于1991年9月16日重新啓幕時,其對19世紀末風華的演繹更具風采、對新一代旅行者更具吸引力,更妙的是,其延展的新翼不僅與老樓無縫貼合,還植入了時興的綜合體概念。
▲ 1989-1991那場翻修後亮相的Sarkies套房,也就是《摘金奇緣》中,Nick Young攜Rachel Chu下榻的套間。
就在萊佛士用一場空前翻修應對新威斯汀的強勢登場的同時,一波來勢更爲猛烈的酒店族群在不遠處的濱海灣一帶崛起。
爲濱海灣風潮打頭陣的是雄心勃勃的濱海灣廣場綜合體,棲身其中的泛太平洋(Pan Pacific)、濱華(Marina Mandarin)、東方(後更名文華東方)3間高水准酒店,無不坐擁無敵海景,還一律有著簡潔別致的外形、貫穿數十層的中庭、在巨型溫室中悠然升降的觀光電梯。
▲ 濱華(Marina Mandarin)的中庭。
▲ 東方飯店(2004年更名文華東方)的扇形中庭。
▲ 架在泛太平洋酒店中庭上空的天橋。
這三位由波特曼創作的仙女現身濱海灣的同時,烏節路延伸段出現了又一座帶有動人溫室中庭的酒店——The Pavilion InterContinental(後換牌麗晶,如今兜兜轉轉還是回歸了IHG的懷抱),從天而降的自然光和就著樓層欄杆生長的綠植,將中庭裝點得恍若峽谷,搭觀光電梯穿梭其間仿佛一場叢林冒險,而滿鋪地面的上等大理石和高級地毯又讓奢華與野性交織得天衣無縫。
1994後,新加坡富豪王明星(COMO酒店掌門人Christina Ong的老公,他還擁有馬爾代夫、毛裏求斯、越南和巴厘島的全數四季)在距離麗晶僅幾步之遙處,打造了一座格調更私密內斂的四季酒店,並用一條空調連廊與自家的希爾頓酒店(烏節路上高級酒店鼻祖)銜接,以此爲烏節路的首輪酒店潮畫上了休止符,頗有“善始善終”的寓意。
▲ 上左 | 新加坡四季低調的門臉;上右 | 位于3層平台的泳池;下 | 總套原貌
對于烏節路的長期布陣,後起之秀濱海灣也不甘示弱。1996年,濱海灣矗立起了由普利茲克獎得主Kevin Roche操刀的麗思卡爾頓酒店,酷似萬花筒的玻璃構造直插建築底部,貫穿起到達大廳和花園泳池平台;包括安迪·沃霍、Frank Stella、Dale Chihuly在內的頂尖藝術家創作的4200件散落各處,令酒店俨然一座頂尖水准的當代藝術館;客房的14:7寬屏窗和浴室中大膽的八角窗將海灣的動人景致盡收眼底。
▲ 緊貼景觀窗的浴缸設計在90年代是極盡先鋒且大膽的筆觸。
這座登峰造極的酒店在將新加坡的旅居美學推向高潮的同時,也將獅城的酒店史引向長達數年的休整期。
· 第三幕 ·
2001-2010s
活化、潮牌、奇觀
想以新千年啓幕者身份登場的好酒店不在少數,安缦就是其中之一。安缦曾打算在新加坡首發其城市度假村概念,甚至還請出老搭檔Kerry Hill打造了這派都市隱居盛筵的設計方案。每層都配備了雙泡池平台。只可惜,這項計劃最終以流産告終。
最終領跑千禧年的是魚尾獅身後、由上世紀20年代的郵政大廈改造的的浮爾頓(Fullerton)酒店。
2010年,Fullerton又借用昔日的登船碼頭打造了一間兼具曆史感和時髦感的精品酒店之作——Fullerton Bay。整間酒店完全建于水上,讓住客仿佛置身剛剛靠港的豪華郵輪。
在2007年的新加坡瑞吉新聞稿中,有這麽一段有力的描述“新加坡11年來首間國際品牌奢華酒店”。這句話顯然是沖著11年前在濱海灣登場的麗思卡爾頓而來的。而瑞吉的選址也頗有深意——位于上一輪交鋒的熱點——烏節路的末梢,也正是烏節路上一輪風潮的收尾處,足見其創造烏節路新傳奇的決心。
酒店的呈現最終也不負衆望,其平衡古典與當代、俏皮與端莊的功力如有神助,對空間的舒展和營造更是遊刃有余,叫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又能觸及瑞吉的深厚底蘊。
這一時期也不乏建築大師締造的奇觀式酒店:
諾曼·福斯特爵士及其事務所曆史上接過的第二個酒店項目——新加坡嘉佩樂(福斯特的第一個酒店項目是早嘉佩樂一年接下的蘇黎世Dolder Grand)絕對不得不提——兩座U型新翼和一道镂空連廊和兩座殖民時期老樓打成了一個蝴蝶結,讓我們懂得,曆史和當下的交融原來可以如此親密無間。
而緊隨嘉佩樂登場、由Moshe Safdie操刀、創下最高酒店造價紀錄的濱海灣金沙,更是將奇觀式酒店推向極致。
三座大廈托舉起巨輪般的空中泳池花園的創意,是因爲建築師Moshe有一次把一根木條放在了3個塔樓模型之上,隨即將計就計,上演了大廈托舉泳池的戲碼。盡管其施工難度巨大、造價極盡高昂,但當住客遊到泳池邊緣憑欄遠眺,發出啧啧贊歎、舉機自拍時,一切心血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倉庫改造的Warehouse Hotel、用金色泳池寓意滿池香槟的Sofitel So、爲度假而生的六善品牌的都市首秀Six Senses Duxton,無不令巧思、頑皮、設計和試驗推進著新加坡精品酒店的發展。
而隨著130多年前在新加坡誕生的傳奇品牌萊佛士宣布在故裏梅開二度(聖淘沙萊佛士),新加坡的酒店發展也將進入全新篇章。我們期待這座城市國度關于旅居的更多創舉。
新加坡 | 酒店編年史
1887
新加坡萊佛士
擁趸 | 陳沖、張曼玉、邁克爾·傑克遜、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
毫無疑問,萊佛士之于新加坡,和麗茲之于巴黎、Claridge’s之于倫敦、Carlyle之于紐約一樣,承載著半部當地史,是一座城最有力的見證者和訴說者。
我或許還沒完全適應Alexandra Champalimaud賦予其的新風貌,但吊扇和老式開關的保留,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殖民時期的旅居精髓。
此次翻新最深得我心的莫過于Anne-Sophie Pic領銜的食府La Dame de Pic。昔日古韻被小心收放于調皮俏麗的家俬和配件末梢,令人忍俊不禁又回味無窮。
萊佛士的精品店向來完勝新加坡任何旅遊品店,從老海報、文具到瓷器,任何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心水的新加坡手信。不過,有一件萊佛士聯名手信想必標價有點嚇人,且應該早已售罄,那是積家爲慶祝萊佛士125歲生日而發行的萊佛士特款Reverso腕表。
1929
良木園
擁趸 | 溫莎公爵
良木園和萊佛士出自同一位建築師R.A.J. Bidwell,但房價絕不似萊佛士那般貴上天,是一處極爲親民、曆史感純正的旅居之所。
▲ 1970年代和當下的良木園泳池花園對比
1971
新加坡香格裏拉
“象征亞洲式殷勤待客之道”的香格裏拉酒店的誕生地。
先對比下大堂的今夕,昔日內部還是雍容華貴的主場,如今室內也全然被綠意占據,連壁畫也都成了綠植牆。
我們始終覺得香格裏拉是傳統和舊世界的典範,其實,大具創新已經在這間旗艦中悄然展開。例如花樣百出的客房親子工程。
而香格裏拉的第一間開在酒店外的餐廳也已在樟宜機場亮相,酒店大舉進軍社會餐飲或將成爲酒店的下一股風潮。
1971
新加坡君悅
這間酒店的餐飲據點Mezza 9對酒店餐廳空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同花式的餐廳間的壁壘被打破、開放式廚房開始成爲一種風潮,而其幕後的設計事務所SUPER POTATO也就此大紅大紫。
1987
文華東方
如上圖所示,這間MO最早的名字和曼谷一樣,叫東方飯店,2004年前後更名爲文華東方。波特曼事務所除了演繹自己的各項符號,還不忘按MO的折扇Logo定制了一款扇形中庭,可謂波特曼和MO的一場美妙聯姻。
1987
新加坡麗晶
麗晶曾是奢華酒店界當之無愧的先鋒主義者,而很多早期麗晶最引以爲傲、也最具IP的元素都能在這家麗晶中找到。
1993
聖淘沙香格裏拉
郭鶴年向來極具前瞻性,這座香格裏拉當屬聖淘沙五星級度假村的鼻祖。相比新加坡香花園翼對度假風的淺嘗即止,這家對度假場景的演繹顯然舒展了不少,而且還早早引入了很多環保理念,例如,當陽台落地窗打開,屋內空調即靜止的理念很早就在此啓用。
1994
新加坡四季
這間酒店的擁有者是富可敵國的王明星,其太太正是COMO酒店掌門人Christina Ong。馬代、毛球、巴厘島、越南的四季全是王先生的囊中之物。這間四季繼承了四季一貫的低調作風,沒有直面烏節路,而是用一道玻璃天橋和烏節路上的希爾頓銜接,讓繁華和幽谧處得更若即若離。
兩座氛圍、景致迥異的泳池分別位于3層露台和20層(親子池)屋頂花園。一些套房用“假門廊”設計致敬殖民時期的旅居哲思。
1996
麗思卡爾頓
擁趸 | Taylor Swift
這是濱海灣一帶景觀極爲優秀的酒店之一,麗思卡爾頓紮實的空間營造功底和海量大師級當代藝術珍藏,令其運作20余年依然驚豔如初,設計師自己應該也沒想到,八角窗前安裝浴缸的筆觸會被網紅拍爆曬爆。
2001
The Fullerton Hotel
據說這座酒店所占據的新加坡原郵政大樓,和上海四川北路郵政大樓是姐妹樓,我頭一次知道這座建築,是小時候集郵時集到的一組中新聯合發行的郵票。
除了恢弘華美的建築和精妙的改造,這間酒店最值得一說的莫過于其發行的玩具熊,以郵差熊最具標志性。這個我在六一節盤點的酒店公仔中都說過了,Fullerton的熊絕對在酒店全球公仔中排名Top3的。回讀《六一節,我們來評選哪家酒店的公仔最萌最美》。
2007
新加坡瑞吉
翻看當年瑞吉開業新聞稿的措辭“新加坡11年來首間國際奢華酒店……”,顯然爲了跟11年前那個勢不可擋的麗思別苗頭而來,誰知,他們後來又成了一家人。與麗思的巨型當代藝術館作派不同(盡管這間瑞吉也滿堂當代藝術品),這間瑞吉秉承了“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私邸”的營造宗旨,在氣派與私密間平衡得恰到好處。
2009
新加坡嘉佩樂
擁趸 | 孫燕姿
這間酒店由福斯特事務所操刀的摩登新翼和殖民時期老樓環抱而成,室內大多由設計大師Jaya Ibrahim操刀、不過也有傅厚民設計的餐廳。這間酒店還是新加坡超受歡迎的大婚地點,當年孫燕姿的婚禮就在此舉行。
這裏的客房極盡治愈之能事,早餐能嘗到很不錯的Laksa且有孔雀前來助興。三座氛圍迥異的泳池呈階梯之勢朝海灘鋪展。另外發自肺腑地推薦酒店周末供應的點心下午茶,用材之考究、口味之出衆讓人拍案。
2010
Fullerton Bay
這間酒店的公區是傅厚民操刀的,充分展現了其柔美的質感,和平衡曆史與當代的高超技法,俨然老Fullerton酒店時髦、性感又會玩的妹妹。
所有客房位于一座完全建于水上、寓意燈籠的玻璃建築中。客房翼三面環水、加之剔透的玻璃外殼,令每間客房都似漂浮的水晶宮。
2010
Marina Bay Sands
入住濱海灣金沙的代價著實不低,但爲了泳池也值得去朝聖式地入住一回。其泳池也是《摘金奇緣》收尾鏡頭的上演地。
2012
W Singapore Sentosa
這是一座開在豪宅群中的潮牌酒店,這個選題本身似乎就很有趣。
2014
Sofitel So Singapore
Sofitel So向來愛用俏皮的手法描繪法式生活,這間酒店的客房也會有俏皮演繹的拿破侖肖像或老佛爺屋頂,但最精彩的莫過于頂部寓意滿池香槟的金泳池,和曼谷Sofitel So一樣,其泳池是很多熱門派對的舉辦地。
2014
Lloyd’s Inn
這裏本是一間經濟型酒店,在設計師的巧手下,這裏變身爲一座設計輕簡、氛圍幽谧、僅34間房的時髦旅館。
2015
JW Marriott
別看這間酒店體量驚人,但實際是走精品路線來著的,是根正苗紅的Philippe Starck出品。這位頑童的招牌筆觸在裏邊隨處可見——涉水而置的桌椅、不樂意靠牆的睡床、裝滿鏡子的浴室等幾乎全數出場。
酒店15年開業時是South Beach Hotel,後換牌JW萬豪。這間JW和威尼斯等地的JW一樣,對JW風格轉型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2017
Warehouse Hotel
這座由19世紀老倉庫改造而來、僅設37間客房、空間營造極盡通透巧妙的精品酒店是新加坡精品酒店中的翹楚。
2017
新加坡安達仕
這間酒店有著歐雷·舍人操刀的建築和傅厚民打造的室內空間。傅厚民的很多招牌元素都在這座歐雷·舍人建築中得到了更自由的舒展。包括自然光傾灑的中庭和每個客房層標配的天橋,曾在奕居中庭牆體抽象展現的維港波光,在新加坡安達仕成了獅城街頭印象。
這是一間格調極爲輕松隨意的酒店作品,傅厚民對安達仕的自我主義、中島式前台、社區風情都予以了俏皮到位的表達。空中大堂的唯美燈光、婆娑樹影和缤紛座榻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客房裏的檸檬黃門板(致敬本地建築元素)、屋頂酷似遊樂場的空中酒吧(有酷似旋轉木馬的吧台、露營帳篷式包廂)、堪比美食集市的超大餐飲空間,無不將安達仕主打的親和鄰裏牌和自我風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2018
Six Senses Duxton
之前我在女性酒店設計師專題《這8位設計女神的出場,顛覆了酒店的營造方式》中寫過,全世界第一間精品酒店其實是Anouska Hempel創作並締造的,而六善的城市首秀也拜她所賜,順便說下,Anouska可是已故設計大師Jaya Ibrahim的伯樂+師傅。
2018
Six Senses Maxwell
六善的首間都市酒店Six Senses Duxton登陸新加坡不到一年,第二間六善都市酒店也在新加坡登場了,設計師是享譽歐洲、擅長制造戲劇沖突的Jacques Garcia。
2018
The Capitol Kempinski
原先的The Patina, Capitol酒店宣布了多年卻始終難産,最終在凱賓斯基的帶領下順利出爐。這座酒店就藏身萊佛士酒店背後一組上世紀30年代古董建築頂部。
2022
新加坡聖淘沙萊佛士
▲ 擁有135年曆史的萊佛士品牌也剛剛宣布,將由Yabu Pushelberg主持其新加坡第二間酒店的設計,這間選址聖淘沙島、由61間私人泳池別墅構成的酒店,將成爲YP少有的度假村作品。
于1887年誕生于新加坡的萊佛士酒店品牌,剛剛宣布將在其誕生地梅開二度。61個自帶泳池、涼亭和庭院的獨立別墅將最大限度地守護住客隱私。酒店獨享的10萬平方米的熱帶花園將升華其私密性、清靜度和自然感。
酒店還將附設深入自然場景的宴會廳和餐飲空間。不過我更好奇的是,這間回歸自然的萊佛士將如何打造起“作家酒廊”。
書寫完新加坡酒店進化史,
我也想聽到關于你的新加坡酒店故事。
樊森 「酒店進化史」系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