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
最近,家住中國武漢、90歲的老奶奶何運金,每天傍晚都會想起自己的姐姐。
想起小時候姐妹倆一起嬉戲的時光,想起在新加坡,姐姐像母親一樣照顧自己的日子,想起姐姐去世之前從新加坡打給自己的電話。
想起,自己最終沒能成行去新加坡見姐姐最後一面,一輩子的後悔。
▵何運金老奶奶與女兒王冬
何奶奶的女兒王冬說,希望能夠找到大姨何運珍的後人,看一看他們過的好不好,敘一敘親情,解一解母親的相思之苦。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Chat or another browser. 我願意 王菲 – 終身伴侶
姐妹相依偎的成長時光
是老人最甜美的記憶
何運珍和何運金姐妹倆,是在印度尼西亞一個鄉村出生長大的。
父親是村裏的醫生,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她們還有一個哥哥叫何維烈。
姐妹倆盡管相差10歲,一起玩耍一起長大,感情卻特別的好。姐姐長大了,要去新加坡讀書,妹妹舍不得,就常常寫信給姐姐。
▵何運金珍藏的兄妹三人的合照
後來,姐姐在新加坡成家、工作了,也把小妹妹何運金接到了身邊讀書。姐代母職,照顧妹妹的生活,教她功課,教她各種禮儀。
那些姐妹相處的細節,何運金一點一滴都記得清清楚楚。
人年紀大了,那些最想回到的幸福時光,就會拿出來一遍又一遍的咀嚼。仿佛這樣,那些美好,那些幸福的感覺就會又回來了。
何運金的女兒王冬說,媽媽一旦聊起來自己的姐姐,就一點都不像平常那麽內向了,話特別多。
一晃眼就是一輩子
姐妹的感情再好,幾年後還是分開了。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是熱血,總是輕易離別。以爲一生那麽長,總會再相見。
妹妹何運金在新加坡讀書時,結識了一幫同樣來自印尼的華僑熱血青年。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國危急,熱血華僑不僅出錢出物資助抗日,還有不少熱血青年回國參與抗戰,當時葉挺將軍領導的新四軍就有一批全部由華僑青年組成的華僑兵。
▵當年的華僑兵
一直到新中國建國,也不斷有不少東南亞的華僑回國投資,建設祖國。
女兒王冬說,“媽媽在新加坡待了幾年後,和這一班朋友輾轉到中國,最終在中國海南島定居,她在那裏認識我的父親後結婚生子。”
結婚生子,落地生根。誰也沒想到,當初匆匆的離別,就是一生。
姐姐,你寫給我的信
我還保留著
其實,姐妹倆有兩次差點就見到了。
第一次,是1980年。
那年1月30日,姐姐何運珍寫信給妹妹。她說自己自己情況並不是很好,已經退休三年,生活全靠兒子何俊豪,擔心以後兒子成家,經濟負擔重而無法養她。
何運珍信中也提到,自己的健康差,患有風濕,關節常酸痛。
盡管如此,她還是期盼著能夠見到自己的妹妹一面,她寫道:“1980年4月間,如果成行,我大概會和大學朋友到中國一遊,不知那時武漢是否天氣寒冷?希望到時我們能見面。如果咖啡粉可以收到,我將隨後寄上。”
▵姐姐寫給何運金的信,都被她好好的保留著。
言語間,透露濃濃思念之情。
然而,不知何故,姐姐的這次中國之旅並沒有成行。
對不起,姐姐
沒能見你最後一面
第二次機會,是一通電話的邀約。
1990年,何運金突然接到姐姐兒子何俊豪的電話,對方說何運珍希望在病重臨終前,見到妹妹。
▵何運珍與兒子何俊豪
王冬說:“媽媽和大姨當時有通了五分鍾的電話,沒想到這就是兩人的最後對話。”
當時何運金經濟拮據,而出國手續很難申請,最終,何運金沒有去成新加坡,見自己心心念念的姐姐一面。
“在那之後我母親就一直難過”。
有些難過與後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會越來越淡,而是越來越清晰。
90歲的何運金奶奶,近幾年來,每天晚上都會想起姐姐。“母親會莫名起身去開燈,然後不停喊著‘姐姐,姐姐’。
女兒王冬說:“我知道媽媽這些年來都放不下對姐姐和她家人的牽挂,我想讓他們相認團聚,希望爲母親圓夢。”
萬事通知道,爲這位家住中國武漢的老奶奶尋找在新加坡的姐姐後人,依舊是很難。就像我們上次報道的“全島擴散!98歲中國老奶奶新加坡尋夫:一別77年我依舊穿著嫁衣等你~”一樣。
但依舊像上次說的那樣,我們還是想要爲這些年逾古稀老人試一試,讓這些念念不忘的思念,有些回響。
萬一,找到了呢?
1 新元 = 5.10866 人民幣1 人民幣 = 0.195746 新元(*截稿前更新)
新加坡實時巴士上線啦~☟
猛戳下圖,獲得更多最新打折訊息!☟
加個“星標”,不錯過新加坡萬事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