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治理爲何有效?這個公理化系統給出答案
深圳大學管理系教授、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呂元禮
編者按 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學第六期“對話西浦”聚焦中新合作模式,邀請了深圳大學管理系教授、 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爲聽衆解讀了新加坡有效治理的經驗。今分享他演講的精彩觀點, 以飨讀者。
新加坡政府素以有效治理著稱于世。其治理之道包含著一套從原初概念和公設、公理出發推 演出一系列命題乃至定理的公理化系統。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是公理化系統的典範。其方法 “似至晦,實至明,故能以其明明他物之至晦;似至繁,實至簡,故能以其簡簡他物之至繁;似 至難,實至易,故能以其易易他物之至難”。由于公理化系統是從既明之理(即公設和公理)一 步一步、合乎邏輯地推導出未明之理(即命題或定理),其效力當可斬釘截鐵,其效用也複確鑿 無疑。
A、以原初概念爲依據的治理命題或定理
原初概念是最爲原本和初始的概念(如:圓是由一條線包圍著的平面圖形,其內有一點與這 條線上任何一個點所連成的線段都相等),也是公理化系統的概念基石。李光耀作爲現實主義大 師,其對“現實”的界定是無論承認與否,“它們是在那兒存在的”,並由此合乎邏輯地推導出治 理的命題或定理。比如,無論承認與否,“它們是在那兒存在的”,這是一個原初概念,由此可以 推導出“當以前曾被接受爲真理的東西,和真實情況或互相抵觸時,你必須准備重新檢討過去所 作的假設”,以及“制度不是好才可行,而是因爲可行才好”等命題或定理。
再如,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許多國家視外資爲發達國家剝削發展中國家的新的殖民主義形 式,反美和反跨國企業也被看成“政治上正確”。但是,認清“現實”的新加坡卻歡迎美國和跨 國公司的資金、科技、知識專長和市場,並借此贏得經濟高速增長。李光耀說:我不關心政治上 正確,我只關心事實上正確。這種務實的政治理念爲新加坡帶來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爲亞洲“四 小龍”之一。
B、以公設爲依據的治理命題或定理
公設是不證自明、公共認可的假設(如“過兩點能且僅能作一條直線”)。治理作爲人的活動 和對人的治理,必須對人性有一個正確假設。李光耀認爲人性包含善惡兩面,並由此形成了“以 德倡廉,使人不想貪;以薪養廉,使人不必貪;以規固廉,使人不能貪;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貪” 的廉政體系。對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可以更好認識上述廉政體系。馬斯洛這個理論大家都比較熟悉,在他的需要層次中,越往下,越屬于剛需,也越體現人性 惡一面;越往上,越屬于彈需,也越體現人性善一面。
就性惡一面看,“生物人”是說人是貪生 怕死的,以法保廉才能使人不敢貪;“經濟人”是說人是貪財好利的,以薪養廉才能使人不必貪。就性善一面看,“理性人”是說人是包含智慧的,以規固廉才能使人不能貪;“道德人”是說人是 向上好善的,以德倡廉才能使人不想貪。
C、以公理爲依據的治理命題或定理
公理是不證自明的道理(如“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李光耀曾說:“我是以這個爲基礎, 也就是所有人不分男女,首先爲自己和家人而工作,只有在滿足自己需求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和比較不幸的人分享部分成果。這是我的思考方式。”立足于上述作爲各種政策的“基礎”和成爲“思考方式”的公理,就可以合乎邏輯題推導出如下命題或定理。在新加坡的治理中,“所有人不分男女,首先把爲自己和家人而工作”看成是一條公理,由此推導出“爲報酬而工作”“別人不欠我們什麽”和“幫助那些願意付出努力的人”等命題或定理,形成了一整套服務國民就業的基本保障制度,爲經濟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
當然,從上述公理出發,新加坡政府強調不養懶漢,鼓勵人們勞動,其社會分配制度是讓人站在彈跳床上,如果你能蹦卻不蹦,彈跳床不會把你彈起來;你輕輕一蹦,它也輕輕一彈;你蹦得越帶勁,它把你彈得越高。換句話說,你不能不勞而獲,少勞則少得,多勞則多得。政府注重爲願意工作的人提供援助,不讓失業成爲方便的選擇。這些經驗對我們依舊具有啓示意義。
原載《蘇州日報》2019年3月12日,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