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出,去年參與派駐學生福利輔導員試驗的學校都表示,輔導員強化了學校與社區夥伴的合作,更好地照顧到學生的福利與學習,因此,教育部計劃通過征聘及調派內部合適的人員,在下來幾年安排多50名學生福利輔導員到更多有需要的學校。
教育部去年展開試驗,在10所中小學各派一名學生福利輔導員,爲經常缺席、有行爲問題,以及面對家庭困境的學生提供支援。試驗得到良好反饋,教育部也計劃派出多50名學生福利輔導員到更多學校。
學生福利輔導員(Student Welfare Officer,簡稱SWO)屬于教育協作人員(Allied Educator)。他們肩負的任務與目前中小學和初級學院的約400名學校輔導員(School Counsellor)不同,並不著重于提供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輔導,而多是與社會福利團體等援助組織接洽,爲身處逆境的學生與其家庭提供支援。
此外,學生福利輔導員也會和這些學生的家長合作與溝通,一同幫助孩子專注于學業。
教育部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參與上述試驗的學校都表示,學生福利輔導員強化了學校與社區夥伴的合作,更好地照顧到學生的福利與學習。
教育部也計劃通過征聘及調派內部合適的人員,在下來幾年安排多50名學生福利輔導員到更多有需要的學校。
顔永成小學是去年參與上述試驗的其中一所學校。
該校校長王來發受訪時指出,在未有學生福利輔導員前,若有學生面對棘手的家庭問題,教師會是主要著手處理的人。但由于教師得兼顧教學,也未必太了解向援助組織求助的程序,所以問題或許不能快速或高效地得以解決。
學生是否面對家庭問題 可通出席率探知
他說:“學生福利輔導員能以他們的專業知識與經驗,爲有需要的學生與家庭提供適當的幫助,包括聯系福利團體等,讓學生能盡量不爲家庭問題操心而安心學習。當然,學生福利輔導員的介入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讓教師能更專注于教學。”
在顔永成小學任職學生福利輔導員的是31歲的法蘭茜絲(Frances Charlotte Joseph),她在大學主修社會學,畢業後在新加坡複原技訓企業管理局(SCORE)上班,會時常接觸前罪犯並負責爲他們爭取福利。她後來回到大學修讀社會工作研究生文憑課程,之後再加入教育部成爲學生福利輔導員。
法蘭茜絲說,一般會通過學生的出席率來斷定他們是否面對家庭問題,教師或學校輔導員有時也會通知有哪些學生可能需要幫助。“教師、學校輔導員和學生福利輔導員三者會緊密地合作與協調,盡量從各方面爲學生提供所需的幫助。”
但她坦言,幫助學生與其家庭的過程不是每次都順利。“有些家長可能不合作,不肯與福利團體配合,或有時問題似乎已解決,但突然又會有狀況發生。重要的是我絕不能氣餒,要繼續幫助他們。”
法蘭茜絲透露,擔任學生福利輔導員這一年多來,已處理了約40個多種類型的學生個案,而就算學生面對的問題已得到解決,她仍會繼續觀察這些學生。
一個不願具名的顔永成小學四年級學生去年因家庭面對經濟困難,沒錢支付車費,因此缺席了好一段時間。法蘭茜絲得知後便與這名學生的母親接洽,並幫她聯系相關福利團體尋求支援。
該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因此得以改善,她也順利重返校園。她告訴記者:“我非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很有趣。去年不能上課的時候我很難過,還好有輔導員法蘭茜絲幫我媽媽,我現在才能來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