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說:
第一次認識PID是在2018年12月新加坡的 Great Asian Street Syposium (GASS) 的學術論壇上。作爲分享嘉賓,PID在論壇上介紹了他們在新加坡的公衆參與實踐經驗和案例。在分享中他們提到了一個詞 「empower」(賦權),當時聽到這個詞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因爲作爲大魚的老朋友,我一直在思考公衆參與的本質意義究竟是什麽,我想那一刻PID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新加坡和中國有很多類似之處,比如政府的高度話語權以及 TOP-DOWN (自上而下)的決策過程。這也使我非常好奇,在這種語境下,PID是如何完成公衆參與設計並且逐步推廣的。同時,我也希望這些好的想法和經驗可以被大魚和其他社造工作者所用,所以對PID進行了一個簡短的采訪。如果這篇文章可以給對社區營造,公衆參與式設計感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靈感,那麽就再好不過了。再次感謝PID對采訪的支持。
| PID是誰?
PID全稱爲 Participate In Design,是新加坡一個圍繞社區展開的設計實踐團隊,成立于2012年。他們致力于通過參與式設計的方法,與基層組織,教育機構,政府機構等共同完成項目設計,去建立有參與感且有自主權的的社區。他們一直堅信要 design with people(與人們一起),而不僅僅是簡單地 for people( 爲了人們 )。 ▲PID團隊成員 | PID做過什麽? PID在新加坡做了很多有趣的實踐,囊括各種不同的項目類型,包括社區鄰裏規劃,公共空間設計,室內空間設計,平面和裝置藝術,以及産品設計。我想跟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1 社區共享廚房:The Hour-Glass Kitchen 播放 第一個案例是 PID 2017 年在新加坡公共性住宅(HDB)中實踐的一個共享廚房的案例—— The Hour-Glass Kitchen 。 ▲社區共享廚房 新加坡的政府性公共住宅(HDB)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矚目的,而老年人也是HDB住戶的主要群體。當然,HDB 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少公共性空間,而老年人的需求也經常在設計過程中被忽略。也正是基于這些問題,PID 和其他公共機構合作,從一個社區開始,實踐創建共享廚房。 新加坡 HDB 的一個空間特點就是底層架空,這些空間通常被擱置棄用,共享廚房其實就是對底層架空的重塑。但是層高低,遮擋視線的柱子,裸露在外面的水管等等缺點都給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新加坡典型的HDB 底層架空空間
除此之外,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在一個社區裏往往住著講著不同語言,吃著不同食物的人。比如說很多人吃清真食物,而同時又有很多中國人喜歡吃豬肉,可是大家要在一個廚房中進行共享交流。 ▲社區老人參與設計過程 爲了解決以上問題,項目重點關注如何讓老年人參與的設計過程中來,在整個過程采用了一些實體模型,展示板,以及雙語的工作坊等的做法來減少溝通障礙,確保老年人的想法和需要最終都體現在項目成果中。
比如爲了解決大家飲食文化差異的問題,他們最終搭建了兩個料理台,同時又要確保這些料理台的位置的優缺點是一樣的,不能讓任何一方覺得自己在社區中是不受歡迎的。所有的櫃子都是帶輪子可移動的,這樣做不會讓共享廚房剝奪傳統的社區活動空間等等。 2 藝術活化社區:Arts@ McPhearson
播放 第二個分享的案例是今年在 McPhearson 社區開展的藝術社區活動的案例—— Arts@ McPhearson。
你能想象到的社區藝術活動是什麽樣的嗎?你覺得誰會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老人會來麽?孩子會來麽?他們在活動中充當什麽樣的角色? 在參與這次活動之前,我從未想過在社區裏的公衆參與的藝術活動會這麽豐富多彩。而且社區中的各個角色最終都參與進來變成了藝術的創造者。 在不到一天的藝術共創活動上,他們組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工作坊。 他們邀請當地食物商販和小孩子一起共同創作食物來分享給大家, 讓社區的老年人在盤子和鍋子上創作最終變成藝術品,
讓大家把整個街道的鋪地變成一個畫廊,去講述這個街區的故事…… 這些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民族,不同工作的人都積極參與到他們所在的社區生活中來,分享和傳承社區文化,也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社區中是有價值的。 | 對話PID
葡萄:請你們介紹一下新加坡的公衆參與的語境和現狀。
PID:2011年開始,新加坡的公衆參與進入到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從那以後,爲了政策決策可以獲取更多的支持,政府開始強調公衆參與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公共機構所引導的公衆參與往往是象征性的參與,並且由于這些公共項目的時間緊迫,政府通常會覺得公衆參與極具難度和挑戰性。但是這種趨勢正在發生變化,政府正在積極尋找公衆參與對公共項目的價值,比如說新加坡的總體規劃等一系列的公共項目。 葡萄:和其他的社造或者公衆參與的機構相比,PID的獨特之處在哪裏?提到「賦權」給社區,賦權最終的目標是什麽? PID:有很多非盈利的組織在從事公衆參與,但是關注的重點在建成環境的設計上的組織機構少之又少。發起 PID 的原因就是因爲我們關注到了過去設計和決策過程只局限于某些專家參與,而我們想要向公衆敞開大門,讓他們也參與到創造的過程。 「Empower」賦權對我們來說意味著社區可以在項目完成後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權並且可以自我造血。而且在以往的項目中我們看到公衆參與還可以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潛在的可能等待我們發現。目前爲止,我們所取得成果都是非常直觀而且積極的。 葡萄:在PID成立之初,有無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困難?如何解決的? PID:當然。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了解我們在做什麽,並且政府也不明白爲什麽我們要做參與式設計。不過,在與極具前瞻性思維的社區和基層一起合作開展我們的第一個項目之後,各個政府部門開始注意到了我們的工作成果,並且開始給予我們更多的機會在新加坡開展項目。當然,我認爲真心的服務以及贏得社區的信任也是確保項目可以獲得衆多社區合作夥伴支持的重要步驟。 葡萄:在PID的發展過程中,項目類型有無變化?在此過程中,居民關于公衆參與的意識和態度有無變化? PID:我們是從非常簡單的公共空間設計開始的,比如非常簡單的室內空間設計。但是今天,我們正在挑戰做社區項目,甚至最近我們還挑戰了國家級的項目。 我不得不說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新加坡人常常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政府機構引導的公衆參與,而這主要是因爲新加坡政府在過去40年裏所采用的「top-down」 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
一般來說,公衆仍然覺得「參與」二字和他們的關系不大,所以我們的挑戰通常是要告訴他們我們不是一個中立方。不僅如此,通過我們的工作坊和參與式工具,我們可以讓政府更坦誠的以及更有意義的方式向公衆展示他們想法以及和公衆交流。 葡萄:新加坡的社區非常的獨特,因爲它融合了不同的國籍,信仰和民族等等,那麽在這個語境下,PID是如何進行公衆參與式設計工作的? PID:我們需要更加的敏感。在工作過程中,爲了讓所有人都能有參與感,我們盡可能的使用各種語言與居民盡享交流。我們也需要有各種宗教以及種族的引導者,以確保所有人的意見和想法都能夠被采納。
葡萄:比較相似的是,上海的社區也面臨著人口的高流動性。面對這個問題,你們是如何激勵人們參與到公衆參與中呢? PID:去強迫社區做公衆參與是非常難的。所以爲了讓人們對公衆參與感興趣並且吸引他們參與進來,我們會采用一些有趣圖形或者宣傳材料。同時,擁有和PID同樣信念的志願者也非常重要,因爲他們可以成爲你的代言人去幫助你做宣傳。 葡萄:PID是如何實現自我造血的?你們有考慮過出售一些自己開發的參與式設計的工具麽? PID:我們會組織一些工作坊以及培訓學生,機構,乃至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去實現自我造血。目前,我們也這在開發一些課程以及工具。 葡萄:我們看到了PID的各種合作方,包括:機構,政府,社會組織,藝術家等等。你們的合作方包括地産商麽?面對這麽多不同的合作方和利益相關者,PID是如何處理公衆參與過程中出現的利益糾葛? PID:目前爲止,我們沒有和地産商合作過。對于我們而言,我們追求的是平衡,也就是說不僅要考慮公衆,也要考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意見。 拿我們曾經做過的一個項目舉例,當地居民不明白爲什麽這個空間是空的,沒有被利用的。但當我們把項目的利益相關者帶到工作坊的時候,居民就明白了,這個空間是消防車的通道。因此,爲了公共安全,就沒有建造任何東西。也就是說,當利益相關者和公衆彼此了解對方的難處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同情對方並且一起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葡萄:你們覺得公衆參與的社區設計,最有趣的部分以及最難的部分分別是什麽? PID:最有趣的部分當然是你會見到各行各業的人。有非常熱愛社區的人,也有相對來說沒那麽友善的人,但這恰巧也是參與式設計有趣之處。我們樂于見到每個社區都是獨特而且不同的,我們也願意接受每個社區特有的挑戰。 最困難的部分當然是如何能讓社區去分享。新加坡人是非常害羞的,所以讓他們分享他們的看法有時候會很難。 葡萄:PID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麽?你們對于社區公衆參與的工作者有什麽建議? PID:我們會繼續進行我們一直以來堅持的社區參與式設計!我們也會和更多新加坡的社區夥伴進行合作。我們希望讓每個人都知道公衆參與的美好之處,同時也去改變我們公共項目設計的現有方法。 對于建議,你們要大膽!要勇于去做夢!一定不要害怕錯誤和挑戰,因爲這些都是社區參與的一部分。跌倒了,就站起來再試一次!失敗了,就反省自己的錯誤然後再試一次! 葡萄:請用一個詞描述公衆參與。 PID:動態的。因爲它一直在改變。 | PID的參與式設計小課堂 經過多年的實踐,PID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成的方法論和體系。其中有趣的是他們爲參與式設計定下了11個原則。其中包括:
▲左右滑動,查看PID總結的參與式設計的11個原則,制圖/葡萄
1. 建立聯系: 從最小的單位開始,而不是從這個街區的大型組織開始。你可以這層樓的鄰居開始接觸,要知道在較小的群體中了解其他人通常更容易。 2. 利用現有的社交網絡:尋找那些已經融入當地社群並受其信任的本地合作夥伴。他可能是基層領導,也可能是在老年人活動中心做志願者的某位太太。 3. 去人們所在的地方:大多數人不習慣參加社區會議或研討會,甚至有些人會覺得這些會令人生畏。但他們可能願意在咖啡店提供他們的意見。 4. 要有順暢的信息傳達通道:讓更多人了解它。把複雜的信息分解成簡單的日常的話,利用模型或者展示板等視覺輔助的方法進行交流。 5. 引導,而不是規定:允許人們提出和創建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的讓他們把想法貼在牆上,要傾聽處理他們的想法和意見,也要給予他們想法回應。 6. 中立的協調引導者:引導者應該是客觀的,與活動的結果無關,同時他們要和參與者地位平等。
7. 測試和改進:先給大創意大項目做一些小的試驗版,找到測試和改進它的方法。同時要有一些及時和具體成果,盡量避免一些很抽象的對話。 8. 少說多做:讓人們更多地參與到建造的過程中,有時人們有一些想法是無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
9. 不直接提出完美的解決方案:相反地,創造一些可以讓人們自行填補的空白。一個看起來已經完成的産品通常給人們傳達的信息是這個版本已經是最終的且不可更改的了。 10. 觀察人們擅長什麽:鼓勵他們將這些技能和資源帶到參與式設計中來。每個人都可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而他們最了解自己想要或需要什麽。 11. 培養可持續運營的能力:提供培訓,去提升人們處理他們身邊的問題的技能和知識,同時也爲他們創造更多向前一步的機會。
葡萄說:
聽過 PID的分享,參觀過他們的項目,也參加過他們組織的各種活動。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 Branding(品牌和營銷)的重視性。他們的視頻拍攝記錄剪輯,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做得都非常優秀專業,我常感歎他們這麽小的一個團隊是如何高效完成這麽多項目的同時還能把其他一些瑣碎事情做的如此精致完美的。我覺得這也是國內社造工作者可以學習的一方面,因爲好的參與過程和項目是成功的一部分,而後續的宣傳和推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PID的主題顔色是一抹鮮豔的黃,仿佛是盛夏時節亮眼的光。大魚的顔色是溫暖而熱情的橘,是慢慢進入人心裏的那團火。我希望這團火一直燃燒,永不熄滅。
與君共勉。
* 圖片&視頻來源 | PID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PID 的實踐,可以登陸他們的官網 http://participateindesign.org。
如果你所生活或者工作的地方,也有有意思的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實踐,我們歡迎你成爲大魚的特約研究員,共享我們所知道的案例信息,詳情請聯系大魚營造 [email protected]。
城 事 設 計 節
城市更新中的街區創生
第三屆城事設計節即將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