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itution)
尊師重教,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但早期的中國移民,經濟條件極差,文盲占大多數,加上單身漢多,因此教育下一代的問題就無從談起。隨著人口的增多,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辦學校的問題就提到日程上來,于是興起了華僑教育事業。
大約在18世紀末,私塾在華僑社會裏出現了。1775年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辦的“明誠書院”和“南江書院”,是東南亞最早的私塾和義學,有人認爲它們是東南亞華僑學校的開山鼻祖。到了19世紀初,最有名的私塾是1854年在新加坡開辦的“萃英書院”。實際上,這類“書院”規模均很小,聘一兩位老學究教幾個孩子念念《四書》、《五經》而已,算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學校。
到了19世紀末,新式華僑學校才開始出現,20世紀上半期達到興盛。
開東南亞新式僑校先河的是菲律賓,1899年,“小呂宋華僑中西學校”成立。但東南亞華僑教育事業發展最好的不在菲律賓,而是在新馬和印尼。1901年,在印尼,新成立不久的巴城中華會館創建“巴城中華會館學校”,這是一間正規的僑校,以普通話教學。
緊隨其後,印尼的其他地方也紛紛建立中華學校,到1911年已達130所。1911年印尼成立了華僑教育的統一領導機構–荷印華僑學務總會。到1940年,全印尼的華僑學校約有650所,遍布城鄉,不僅有小學,也成立了如巴城中華中學這樣的著名中學,在校中小學生多達七萬多人。
在新馬,1904年槟榔嶼中華學校成立,它標志著馬來亞新式教育的開始。辛亥革命前後,由幼兒園、中小學、女校、師範組成的相對獨立的完整的基礎教育體系,在新馬地區基本形成。
1919年,在陳嘉庚的首創下,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建立,這是東南亞華僑創辦的第一所完全中學。隨後尊孔中學(吉隆坡)、鍾靈中學(槟榔嶼)、中正中學(新加坡)等中學紛紛成立,這些學校規模較大,設備較爲完善。到1941年,新馬地區共有僑校1300余所,學生約10萬人,是東南亞華僑教育最發達的地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東南亞各地相繼淪爲日本殖民地,華僑教育受到嚴重摧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華僑學校在戰爭的廢墟上恢複和發展。
在新馬,1946年成立了馬來亞華僑複校委員會,設立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嶼三個分會,統籌全馬來亞的華僑學校事務。老校紛紛複辦,新校相繼建立。英國殖民政府對戰後蓬勃發展的華僑教育事業采取控制、扼殺的政策,甚至出動武裝軍警迫害華校師生。
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新馬的華僑教育還是有了可喜的發展,1949年華僑學校有1680所,比1938年增加了900余所。1956年,新加坡還成立了一所正規中文綜合大學–南洋大學。
在印尼,以雅加達爲例,僑校也在迅速恢複和發展。老校如中華中學修建了規模很大的新校舍,新校也開辦了一些,最著名的是1945年成立的巴城中學,它後來發展成爲東南亞最有影響的華僑學校之一。1948年印尼華校總數是621所,學生有14萬余人,比1941年的學校總數增長24%,學生人數增加一倍以上。
在菲律賓,由于舊校複辦和新校開辦,戰後僑校曾達150所之多。1948年泰國注冊立案的僑校有426所,學生六萬余人,是泰國華僑教育史上,學校數量最多的年份。到1954年,海外華僑學校總數爲4376所(包括港澳地區),絕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出現的新式華僑教育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僑校培養華僑青少年的中華民族意識,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普及文化科學知識,加強華僑與祖國和華僑自身的團結,其作用是積極的。
摘自巫樂華著《南洋華僑史話》,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