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my everything 我的錢包”這是大多數生活在坡島上小夥伴們的真實寫照。爲什麽?錢包裏除了身份證還有出門必不可少的公交卡,銀行卡以及最最重要的“現金”。而中國實現的移動支付即無現金交易模式的大獲成功,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紛紛表示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進步。出門帶個手機就能搞定你的一切衣食住行,這樣的生活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然而在新加坡想要實現這一模式,小編只能說沒那麽簡單。四大戳心的理由告訴你,新加坡“無現金”交易之路爲何這麽難。
發展措施
-
政府
爲了讓新加坡早日發展爲智慧國,陸路交通管理局和通聯公司11日宣布一系列措施,包括巴士將逐步停止接受現金買票,乘客不能用現金填補車資卡,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內的自動售票機也會停止接受現金添值等。目標是在2020年讓公共交通系統全面邁向無現金交易。據了解,從下個月起將有11個地鐵站作爲試驗地點取消現金充值。這十一個試點地鐵站分別是海軍部,勿洛,武吉班讓, 波娜維斯達,花拉公園,港灣,後港,湖畔,巴西立,實龍崗,油池。然而網友對此做法褒貶不一。
-
商家
相信大家都有發現,在餐廳,超市或者商場要買單的時候在收銀台都有非常矚目的“CASH BACK”消費回扣的字眼,不可否認這是銀行的營銷手段,但是這也是一種鼓勵大家使用銀行卡取代現金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方出現了“CASHLESS PROMOTION”無現金促銷。比如口福飲食集團。只要你使用銀行卡消費就可以享用5%的折扣。
然而即便如此,無現金交易的發展還是屢屢受阻。根據金融管理局去年的報告,在2015年本地消費者有60%是使用現金付款,本地超市昇菘在上個月也指出,有一半顧客還是使用現金付款。
四大阻力
在此小編爲大家整理出新加坡想要全面發展“無現金”交易模式的四大阻力,相信只要解決這四大難題,那麽實現它也是指日可待了。
-
缺乏第三方平台
中國能發展起來“無現金”交易與微信,支付寶的廣泛應用密不可分。要知道,微信日平均用戶高達七億,而支付寶則爲4.5億。這些平台都不是主流金融體系的銀行從業者,算是第三方平台,因此更積極推動使用智能手機支付的服務。然而新加坡的無現金付款,主要是由傳統金融體系的從業者比如銀行進行推動,在大型的購物商城,信用卡或NETS支付都做的很好,可是在中小型的商城和小販中心就很少用了。
-
成本高
在中國,移動支付向商家收取的費用大多少過1%甚至爲0。可是在新加坡的無現金的支付,商家一般會被征收超過2%的費用。例如對于小本經營的小販和小商家來說,若要繳付手續費就不劃算了,可若收取太低的手續費,銀行業可能就不大願意了。對于這筆看似賠本的買賣,沒有人願意參與。除非政府規定爲了推動無現金,免費提供服務不賺錢。
-
現金流動
現金交易沒有延遲結算的困擾,比如支付結算需要三天,那麽對于小商小販來說就很不方便了,盈利到賬也就意味著需要三天,而現金就可以立即周轉,拿去買第二天的材料。據一位網友反映,現金交易其實對于他來說更加方便,因爲如果移動支付,那麽他們取錢還需要自己跑去ATM去取錢,還是錢拿在自己手機更踏實。
-
消費者的習慣
國民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要知道一件事情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去改變了,尤其對于老一輩來說,這更是不易的事情。
不過對于新加坡政府的一系列爲發展移動支付的舉措,網友們的評論出現的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網友覺得做得好,這將讓生活更方便,而其他的網友卻覺得這是“東施效颦”“拔苗助長”。
小編最後相信在新加坡實現移動支付是遲早的事,只是時間的問題。期待以後出門的時候,帶個手機就夠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