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主任有話說
雖然文中並沒有明確表示哪種教育更好。但是兩種教育結果顯然已經非常清楚:芬蘭的快樂教育同樣教育出大批的優秀人才。一點都不遜色嚴厲教育下的新加坡。
其實快樂教育常常被人誤解爲不教育,任由孩子自己發展的望天收。是不負責任的盲目樂觀的瞎胡鬧。其實這是完全不理解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本質是順應人性,順應人的自然發展規律。順水推舟,四兩撥千斤。
我們看到很多崇尚快樂教育的家庭裏成長的孩子同樣可以上名校同樣能取得世俗的成功。比如尹建莉老師比如陳美齡。
嚴厲教育的因果邏輯是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付出越多回報越大。這個邏輯似乎無可厚非。但是事實證明,嚴厲教育有各種副作用。比如文中提到的自殺率。
嚴厲教育常常忽略了教育對象是個活生生的人,而把對象當成一個任憑處置的物。
嚴厲教育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如果只拿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作爲結果來比較,嚴厲教育也並沒有明顯優勢。
孰優孰劣,顯而易見。
馬主任:家長們口中的“婦女主任”馬迪,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講師。
在你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是什麽樣子?有人可能會談及近年來大熱的芬蘭,孩子學得輕松快樂,在各類國際教育水准評比中的表現,也絲毫不落于人後。
有人可能會提到亞洲模式的典例如中國、韓國、新加坡,尤其是新加坡,這個資源匮乏的小國,早已在最新的PISA結果(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榮登冠軍寶座。
PISA每三年舉行一次
最近一次公布的成果是在2016年底
新加坡在數學、閱讀、科學三項中均拔得頭籌
(圖片截取自網絡)
其實,如果僅考慮PISA成績,芬蘭也好新加坡也罷,都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新加坡能輕而易舉地奪冠;而芬蘭也很少跌出過前幾名,更是歐美地區的“老大哥”。
有意思的是,分別作爲東西方教育模式的極致體現,新加坡與芬蘭卻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一個緊一個松,一個嚴肅一個自由,一個應試教育一個素質教育。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但這兩種“相克”的模式,卻偏偏催生出了不相上下的好結果。這也讓人難免迷茫:這到底咋回事?所以到底哪種路徑才更優秀?
爲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國台灣地區專門制作了一檔紀錄片《未來學校》,別出心裁地比較了這兩個在教育上都“很有兩把刷子”的國家,想看看哪種才更接近未來教育的模樣。
紀錄片《未來學校》
事實上,真的要讓它們一決高下也很難。但在比較與借鑒中,我們會發現,每個模式各有各的土壤與優劣,而最好的教育在核心與精神層面都彼此相通,“和而不同”。
新加坡:分流與補習
2016年5月的某個早晨,一個11歲的新加坡男孩,從自己17樓的家中墜落身亡。
死因,是自殺。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而就在事發一年以前,又有27名十幾歲的新加坡小學生,結伴在某個小島上自殺。這些讓人唏噓的悲慘事件,折射出的是新加坡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殺率——僅在2015年,自殺率就升高了50%。每年,還有三千名無助的孩子會撥通自殺防治專線SOS。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與此同時,新加坡學生卻因在PISA測試中一舉奪魁而獲得世界各國的關注。
拿到PISA冠軍並不難,難得的是,數學、閱讀、科學三項樣樣都卓越,甚至有國際教育組織測評,說新加坡孩子的學業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整整領先了兩個學年。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這個面積只有洛杉矶一半的島國,似乎擁有最強的教育體系和最精英的孩子,如果不考慮飙升的自殺率,相信它會是有志于教育改革的國度,尤其是東亞國家的效仿對象。
而新加坡的教育特色,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盛行半個世紀的嚴格分流制度。關于這個話題,我們曾經寫過窮人和富人的差距由小學就決定?領跑全球的教育強國新加坡迎來“大地震”,背後原因發人深省。
小學畢業後的考初中,基本上決定了未來二十年的人生走向,最牛的孩子一路進入精英中學,相當于半只腳踏進了最強高等學府的大門;最差的孩子則被安排至技校,以順利畢業、找到體力勞動工作爲目標。
圖片來源于央視紀錄片
《無聲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
小升初後的分流層層交疊,孩子們被按照學業成績分別被錄取進各自對應的位置。
在長達50年的時間裏,新加坡都奉行著這種制度,並堅持著分流的“不可逆”。
一位新加坡的教育學者表示,分流機制其實與整體國情有著莫大的關聯,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壞事。由于國家天然資源匮乏,因此唯有將最優質的資源傾斜至全國最優秀的人身上,才能保證效益的最大化。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學業成績差的學生會安然待在屬于自己的位置,雖然得不到體制的傾斜與照顧,但他們的“犧牲”恰恰促成了精英群體的鞏固。
紀錄片中,把這種一度盛行的小升初分流機制,總結爲新加坡教育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卓越的實用主義”。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它可以是全國最優秀的個體、最聰明的頭腦的搖籃,這撮人無論走到哪裏,都一定具有碾壓他人的絕對性優勢。
但另一方面,分流也在無形中強化了重視教育、彼此競爭的氛圍,僅僅是小學的孩子,都已具有要在考試中拼個你死我活的覺悟。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在一間補習教室裏,老師詢問孩子們,如果沒有小升初,大家會想好好學習嗎?
在一片微弱而猶疑的“不想”聲中,說“想”的孩子,還是占據了教室裏的大多數。
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給出了十分通透的答案:“現實就是,小升初會決定未來。”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孩子們異常的早慧對應著新加坡另一顯著的教育特色,那就是堪比我國衡水中學應對高考般的拼命與努力。緊張的課堂、課後的補習、繁重的作業…… 投胎在新加坡,從上小學以來就步入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旅程。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在鏡頭下,一個典型新加坡小學生的一天是這樣的——早晨七點半上學,晚上六點至七點放學後參加補習班,下課後回家寫雙份作業(學校一份,補習班一份),忙至深夜。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累,難以言喻的累”,是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的心聲。陪讀的家長也對此頗多怨言,但爲了在競爭中取勝,他們不得不竭盡全力。
新加坡補習班的數量在過去十年間翻了兩倍,就是家長們焦慮情緒的最好印證。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分流機制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催化了補習産業的繁榮,但事實上,它們的存在也反過來更加鞏固了分流。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由于補習現象的普遍,學校往往默認學生們自己課後已經上過補習班、做過作業,于是便進一步增加校內課業與考試的難度。
但問題是,無力參加補習的孩子,便愈發被難上加難的學業折磨得體無完膚,等到分流考試來臨,便自然而然地滑落至底層。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分流與補習,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
當它被抛擲空中,伴隨的是愈發固化的群體分流與日益焦灼的比拼情緒。硬幣落地那一刻,有人贏了,順利邁進夢寐以求的名校;也有人輸了,被迫接納低人一等的命運。
最慘的是被壓抑至自盡的孩子,再無機會。
芬蘭:難以複制的快樂學習
如果說新加坡孩子過得多緊張忙碌,芬蘭孩子可能就有多自由快樂;而新加坡一度盛行半個世紀的分流,在芬蘭恰恰被摒棄。這個僅有幾百萬人口的北歐小國,擁有著全球最短的上課時間——一周五天,每天最多六小時。作業也極少,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幾乎每個芬蘭老師都會告訴你,這樣做是爲了保證孩子們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因爲有研究表明,只有那些充分放松的孩子,才會在學業和認知上有更優秀的表現。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從出生起直到18歲成年,芬蘭人一生有且僅有一次的大考,就是在升入大學之際。
在此之前,芬蘭的學校裏不存在考分或名次,偶有小測驗,也只是爲了確認學生的學習進度,而不作互相比較、彼此競爭之用。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芬蘭的孩子,從小就在這樣一種異常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長大,學習並不等同于考試,而是爲了更好地了解與探索外部的世界。
如果真的要用考試來衡量,芬蘭人也無所畏懼——從2000年的第一次PISA評估開始,芬蘭就一直領先于歐美各國。在2003年的幾項測試中更是將全球第一第二收入囊中。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紀錄片中,一個芬蘭老師這樣告訴我們:
“對學習的興趣比學習結果本身更加重要。”
他們更希望下一代能夠在學習中享受人生,對于超高壓力卻同樣取得好成績的亞洲模式,芬蘭老師表以否定。但她表示,自己很難想象有人竟然妄圖在“足以毀滅人生”的環境中培養下一代的聰明才智,這不夠科學。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對于芬蘭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當然有對本國模式感到驕傲的理由。他們的“快樂學習”,完全貼合本國人口少、同質性高的國情,並在另一教育特色——公平中,發揚光大。
在芬蘭,不存在精英學校與普通學校之分,全國各地的孩子都能免費入讀最近的學校。
教學方面數年來的積累與進步,北歐高福利體系的“兜底”,已讓芬蘭學校有底氣說出,每所學校都是“名校”,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校中得到充分的重視與伸展,實現自我。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這大概是新加坡最難以想象並複刻的東西。
每周,多個國家的學習小組都會流連于芬蘭的校園之內,包括日本、新加坡、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在內的考察團來得格外勤快。
芬蘭師生笑稱其爲“學術觀光業”,他們對此也早已習慣,也不吝于分享芬蘭經驗。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快樂學習與公平教育、師生之間平等相處、課程設置實用又有趣、注重精神品質的傳授……這些都是芬蘭可以教給我們的東西。
但芬蘭教育的好,依舊很難完全移植。
好的教育,彼此相通
芬蘭和新加坡是如此不同,國情天差地別,教育方法上也是南轅北轍,但都作爲領跑PISA的教育強國,多次惹來熱議與關注。
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新加坡模式奮發向上,精益求精,卻不免帶有摧殘身心的風險;芬蘭模式強調快樂公平,卻難以複刻。
它們都分別在“效率”和“平等”層面上做到了極致,這也是紀錄片想要探討的核心——從理論上來說,那些最好的“未來學校”,一定能最大程度上平衡“效率”和“平等”要素。
那也會是未來教育工作者目光集中的焦點。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但在比較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教育模式再如何不同,只要出了成果,總有相通之處。
比如兩國都講求方法的創新,新加坡的“模式數學”,遵循“具體-半具體-抽象”的學習路徑,比亞洲國家傳統的解題刷題又高了一個層次,目前作爲高效率的數學學習方法,在60多個國家、5000多個課堂上應用。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芬蘭的創新在于將藝術與手工制作課程充分引入教學,鼓勵孩子通過感官途徑學習,讓他們鍛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技巧。
只要你能想到的在生活中出現的任何現象與話題,都可能成爲一門課,供孩子們自由選擇——喜劇表演、模特與攝影、烹饪、性教育乃至尋寶遊戲、給T恤噴繪,應有盡有。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再比如都對教育重視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每年,新加坡都會雷打不動地將國家預算的20%投入教學,今年更是破天荒地對施行50余年的小升初分流體系進行了改革。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而芬蘭,成爲教師需要以全國前5%的成績考入教育學院、修完碩士、完成相應的實習考核等重重“磨難”,最後錘煉出來的是優中選優的人才,享有的是最高的社會地位。
正式入職後,也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擁有極大的自由空間,不必受制于其他外力因素。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新加坡與芬蘭當然是不同的,但教育方法的創新、對教學和教師職業的重視,卻都存在于兩國教育體制的精神層面中。
這足以給想向PISA強國取經的人一定的反思:無論是“寒窗苦讀”的東方模式還是“快樂學習”的西方模式,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改進空間、能不能做到更好?
教育,永遠是一個最迷人的話題。沒有一個話題,能比它更引起沉重的思索;也沒有一個話題,能比它帶來更多的希冀。
圖片來源于紀錄片《未來學校》
在沉重與充滿了雀躍的期待之間,單純地去比較東西方、去比拼哪種教育模式更好好像又是沒有意義的。更重要,無非是“看見”,是“結構”,是借由看見別人,來結構自己。
思考越多,或許就能越貼近未來的模樣。
作者介紹
克裏斯,精英說90後小編,香港傳媒小碩,一個脫離高級趣味涉獵廣泛的嗷星人。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裏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爲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