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本地青年越依賴智能手機,就越害怕錯過周圍有趣的事情,從而産生焦慮情緒。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新詞彙在2013年被收錄進牛津詞典,詞意爲“害怕錯過”,指的是人們總是在擔心失去或錯過有趣事物,因而産生焦慮和煩惱。
新加坡理工學院傳播、文學與社會科技學系二年級生展開本地第一個針對FOMO現象進行的調查,訪問780名年齡介于15歲至35歲的青年,理解他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和FOMO指數。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青年的FOMO指數平均爲2.44(滿分爲5),但有將近半數的人FOMO指數高于平均。小組指出,隨著網絡更加便利,社交連接日益緊密,造成更多青年有不同程度“害怕錯過”的心理。
小組成員梁惟婷(19歲)指出,青年會擔心朋友擁有比他們更有趣的經驗,因此會不斷查看社交媒體,確保自己沒有錯過什麽。
她說:“我的朋友曾通過社交媒體發現自己沒被邀請參加派對,結果與朋友起爭執。”
在FOMO指數高于平均的青年當中,有66%表示日常生活中不能沒有智能手機。另外,有79%表示會依賴手機與家人朋友溝通,比FOMO指數低于平均的青年(62%)多了近三成。
此外,FOMO指數較高的青年也更依賴手機查看社交媒體最新動態。
小組指出,本地青年每天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間爲3.4小時,比國際平均(3.2小時)多。其中,77%介于15歲至19歲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間超過三小時,但只有67%年齡介于30歲至35歲的青年花費相同時間。
調查也發現,雖然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更長,但年紀較大的青年對手機的依賴性更高。只有61%的青少年表示日常生活中不能沒有手機,比年紀較大的青年(67%)少。
梁惟婷說:“青少年和朋友幾乎天天在學校碰面,但年紀較大的青年較忙,需要通過手機與朋友保持聯絡,工作時也需要使用手機查資料,對手機的依賴性才會因此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