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梨
最新消息,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100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過20萬例,高居世界第一。疫情已波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3月4日,澳洲悉尼沃爾沃斯超市裏兩名女顧客爲了爭搶一包衛生紙竟然大打出手,甚至拔出刀來……,太可怕了!
平日出門時刻保持紳士風度的英國人,也都顧不得形象,忍不住出手了!
上圖官方建議如何防止冠狀病毒:不要對著他人咳嗽;病了就不要出門;勤洗手。下圖人們實際在做:囤貨;慌。
而對于這種瘋狂搶購行爲,生産商和經濟學家也都表示迷之不解:
- 一家造紙公司的CEO坦言,完全無法理解人們爲什麽要囤衛生紙。“我真的無法解釋,這不像是我們突然間要使用更多……”
- 一位經濟學家說,“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確實費解,它既不是防疫必需物質,又不會出現短缺”。
而參與搶購的顧客們普遍反應則是“一紙難求、不得不搶”:
- 一名顧客說:“災難來臨時,衛生紙就像金子一樣珍貴。”
- 一名顧客拍下空空如也的貨架發到社交媒體上,並配上文字稱:“新冠肺炎把大家都逼瘋了。我從沒見過超市裏有這麽多人,比‘黑色星期五’購物節人都多,瓶裝水、衛生紙、肉,還有很多東西都被搶光了。”
- 還有男性顧客則表示:我也不知道啊!看到大家都買,好像衛生紙特別重要的樣子,于是我也買咯……
a、FOMO社群恐慌症
新南威爾士大學消費者行爲研究專家Nitika Garg稱,人們搶購衛生紙還出于“害怕錯過”心理,這種心理英文簡稱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叫社群恐慌症,是指一種由患得患失所産生的持續性的焦慮。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裏面必有其原因。因此,深怕自己錯過。
b、“零風險偏誤”理論
至于爲什麽囤積衛生紙,而不是面包、牛奶和雞蛋甚至水等其他生活物資?
對此,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Jay L. Zagorsky指出,這跟“零風險偏誤” (Zero-Risk Bias)這一心理學現象有著深刻的聯系:當人們面臨選擇解決問題時,他們總是會做某件容易但是風險小的事情,而不會去做一件困難而能降低更大風險的事情(比如,風險從1%降到0%就比風險從10%降到1%更吸引人)。
顯然,危機之下,衛生紙就是相對便宜而又最能給人安全感的一種完美産品:它們價錢不貴,而且不會過期,是一個風險最小的投資。另外,盡管現代衛生紙早在1857年就由美國人蓋迪(Joseph Gayetty)發明出來,但卻一直等到美國和歐洲絕大部分城市具有公共和私家廁所後才被廣泛應用。衛生紙,也成爲現代生活幹淨、舒適和文明的象征。甚至,在防護物質極端缺乏的情況下,說不定還能作爲口罩的代替品呢。
原來,一卷小小的衛生紙,背後竟然隱藏著這麽大的玄機。難怪,就連一向嚴肅呆板的德國媒體都被逼瘋了,變得活潑幽默起來,甚至發出了“瘟疫連三月 廁紙抵萬金?”的感歎。
實際上,廁紙一點也不緊缺,哪怕天真的塌下來,估計廁紙也能管夠。僅拿澳大利亞舉例,他們的廁紙有40%來自中國,其他都是自己生産的。而且,澳洲自己還是廁紙的原料出口國。
新晉廁紙女王,誤買了48箱衛生紙的澳洲大媽Haidee,一臉幸福滿足感。
美國消費心理學家吉特·亞羅(Kit Yarrow)則指出,人們想爲危機做好充分准備,這是合情合理的。從情緒角度來說,積極准備也確實令人愉快。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恐慌性購物也是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危險時、想獲得一定“控制感”所做出的行爲。但一旦人們准備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就需要換種方式尋求“控制感”了。比如:
1、 讓自己冷靜下來,回歸正常。
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裏,你可以通過制定日程表來控制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通過打掃和整理來控制周圍的環境。
2、 在隔離期,掌控好適度的人際交往。
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盡可能與他人保持聯系,比如視頻聊天、去公園散步、或者打電話等等。
3、 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有網友開玩笑說,屁股決定腦袋,沒有廁紙擦幹淨屁股,腦袋也跟著不靈光了。
趁隔離期,剛好安安靜靜在家惡補知識,不過這裏說的知識,不是網上泛濫的各種爆炸新聞,而是經過思考和判斷後的信息。只有對事物具有准確和完整的認知才能讓我們做出准確的決定。我們通過不斷獲得知識,從而培養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