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新加坡近幾年在世界上聲名如潮,經濟、治安、環境、教育等各方面排名均位居全球前列,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心目中的移民聖地。不過也正因如此,新加坡政府的移民政策日益緊縮,新加坡已經成爲移民門檻高的國家之一。
但是,每年申請移民新加坡的人依然前赴後繼,那麽,移民新加坡到底有哪些優勢?拿了PR之後,在新加坡生活有什麽便利呢?
子女教育
做爲亞洲第一的教育聖地,新加坡優異的教育成果也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激烈競爭。而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各種資源對公民和PR的傾斜很明顯。
在新加坡接受教育,從小學入學就要開始爭搶名額,在這種爭搶中,公民和PR的優勢遠大于國際生!
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小一入學報名時,只有公民和PR才能報名政府小學,國際生等到可以參與報名的3c階段時,連國際小學的名額都需要抽簽才有機會獲得,更別提政府小學了。
不僅如此,在新加坡上學,公民和PR的學費也遠低于國際生。
最後,國際生在新加坡接受的教育是有專業保護的,即是,新加坡比較著名的(醫、法、牙科等專業僅對公民和PR開放,國際生是無法選擇的。
醫療保障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體系以優質高效著稱,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私人診所遍布全國,隨處可見,能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爲全新加坡的公民,永久居民,外籍工作人士提供服務,同時周邊國家的高端人群, 包括東南亞、亞洲、歐洲、中東阿拉伯等國家的病患都會將新加坡的國際醫療服務作爲他們的首選。
但是,根據衆多求醫者的反應來看,雖然新加坡醫療技術確實夠先進,看在新加坡醫療的費用也令人咋舌!
公立醫院平均手術費(新幣)
公立醫院平均住院費(新幣)
但是作爲新加坡公民和PR,可以享受新加坡高額的醫療保健和津貼,完全沒有就醫難的壓力。
1.保健儲蓄計劃。
該計劃是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的組成部分,1984年由政府設立,覆蓋所有在職人員,雇主、雇員雙方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6%——8%)供款,建立保健儲蓄基金,用于支付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員的住院及部分門診費用。保健儲蓄計劃的款項,可用以支付公營或私營醫院的收費,目前規定的限額是:住院費每日400新元,手術費則設有固定限額,從150新元至5000新元不等。
2.健保雙全計劃。
該計劃也被稱爲大病保險計劃,1990年7月設立,目的是幫助公積金存戶支付頑疾或重病所帶來的住院費和醫藥費。每人每年繳納的保費從12新元至249新元不等,看病時可用保健儲蓄支付,最高受保年齡是75歲。健保雙全計劃屬于社會保險性質,采用自願參加原則,按照付錢和共付比例制,對投保者住院及部分門診費用給予償付。目前,已有超過50%的新加坡人加入了這一計劃。
3.保健基金計劃。
作爲保健儲蓄計劃的補充,該計劃是1993年由政府設立的保健信托基金。根據財政收入和國家經濟狀況,政府每年撥1億——2億新元,並隨預算盈余而逐漸增加到20億新元,目的主要是資助保健儲蓄仍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的貧困國民,使這一部分人群也能看得起病。每間公營醫院均設有《醫院保健基金委員會》,成員由政府委任,負責審核申請及撥款。基金自1993年成立以來,向基金申請補助的人99%獲得財政資助。
此外,還有樂齡健保計劃。這是一項老年嚴重殘疾保險計劃,目的是提供終生保障。按照這項計劃,身體殘疾、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年投保者,每月可以得到300新元的生活費。
低稅天堂
新加坡對居民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累進的。這意味著高收入者要繳納相應的更高的稅,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2%之間。
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納稅居民必須就其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納稅。由于受雇于新加坡企業而在新加坡收到的來源于新加坡境外的收入也必須依法納稅。
而且,新加坡無遺産稅,居民個人取得的海外收入也無須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