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9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出爐,新加坡再次蟬聯世界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也是亞洲最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評爲世界一線城市前五名。
這個赤道附近的彈丸小國,怎麽能有如此顯赫的國際地位呢?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開埠200周年紀念活動上就說,萊佛士這個人功不可沒:他在1819年的登陸,是將新加坡定位成國際大都會的關鍵曆史轉折點,讓新加坡從一個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港之一。當然,新加坡的曆史可不只這200年,在它更久遠的過去,先輩們不屈不撓的奮鬥與付出同樣值得感念。
這個星期,我們就去“深挖”它從古至今的曆史,再把這個東南亞小島國放在一個更大的語境中去思考,看看新加坡有哪些值得尊敬、值得學習的東西。
這些工藝品從地下冒出來了!
太神奇了,它竟然挺過了這麽多年!
尤索夫伊薩克東南亞研究所
室利佛逝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亞倫
在萊佛士登岸200年後的今天,考古學家重塑著我們對新加坡的認知。
從發現新加坡拉王朝的物證,
它已經在這裏呆了700年了。無論我們在這裏發現什麽,它們都將是全新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
東南亞研究學教授
約翰·米西克
到新加坡殖民地時代那些鮮爲人知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殖民地時代的文物殘片。
尤索夫伊薩克東南亞研究所
室利佛逝研究中心 考古隊副研究員
林陳森
再到“二戰”謎團,
這片混亂、騷亂,簡直就是災難現場啊。
海洋考古學家
邁克爾·弗萊克
新的文物,
新的理論,
新的可能性。
的確,它不僅重寫了新加坡的曆史,也重寫了整個東南亞的曆史。
米西克
這個星期,我們將一起探索交織著現實與虛構的古老王國。
它的傳說背後有著怎樣的真相?
縱觀新加坡700年的曆史,你會有個很不一樣的看法。
南洋理工大學曆史系副教授
吳玉燕
福康甯這座青山位于新加坡的市中心,在它腳下,或許就埋藏著新加坡最古老的曆史秘密。
爲了紀念萊佛士登岸200周年,考古隊獲得了難能可貴的機會去挖掘多處遺址。
從表面散落的情況來看,這裏可能有考古沉積。
高亞倫
他們的發現有助于證實關于島上最早定居點的理論。
我們希望能發現過去的物質文化。
一想到可能出土的文物,我就很興奮。
因爲這個地方實在太神秘了。
高亞倫
從萊佛士1819年登岸到二戰時期,福康甯山處處透露著曆史氣息。
然而,考古學家認爲,這裏的曆史或許能夠追溯到更久之前。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本書,英文版的《馬來紀年》和馬來語版的《馬來紀年》。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文學作品,寫于1612年。
米西克
《馬來紀年》
在大多數新加坡人看來,《馬來紀年》只是一本寓言集,它講述了古代新加坡的偉大戰士和英勇帝王的故事。
它講述了1299至1396年間新加坡5位國王的完整故事。這裏講到,隨著第一位國王桑尼拉·烏他馬的到來,新加坡開啓了它的建國史。
他看見了一座小島,島上一片白沙。
我們一道去那兒吧!
于是桑尼拉·烏他馬乘船駛向了……
他駛向了淡馬錫。
相傳國王在狩獵時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動物,它身軀鮮紅,胸前雪白,動作敏捷有力。
這非常符合曆史上對singa,也就是馬來語“獅子”的描述。
巴鄰旁的王子桑尼拉·烏他馬,就此在小島上定居了,並給它起名“新加坡拉”。
我們知道,福康甯山是14世紀很重要的一個地方。
但一些日常的小事兒,比如那時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都做些什麽?
這些是我們試圖揭秘的。
林陳森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藏在他們腳下。
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現什麽,對吧?這有點像刮刮樂,類似幸運抽獎之類的。
在山的更高處,另外一支考古小分隊由約翰·米西克教授和吳玉燕博士帶領,他們獲准在過去17年間一直都被封閉的禁區,再深入挖掘進行研究。
繼而,他們要“深挖”新加坡的殖民地時代。
我想這有點兒諷刺,不是嗎?我們對前現代的新加坡很熟悉,但目前還從未深入研究過新加坡的殖民地時代。
林陳森
關于“現代”新加坡的早期階段,有哪些東西被丟失或遺忘了呢?
整個新加坡的考古學家都在調查這個國家的殖民地曆史。
邁克爾·吳和陳韋鵬希望揭開那些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建造了這座城市的人的故事。
于是,他們動身前往烏敏島。
烏敏島
對于考古學家而言,這個位于新加坡東北海岸的小島基本還屬于一個無人涉足的領域。
這裏的生活節奏很慢,但卻曾是工業重地。
曾在這裏工作過的人們,他們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祖先。事實是,他們努力奮鬥過,一塊磚一塊磚地建造了我們的國家。
我認爲,這些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這種場所不該被遺忘。
這意味著,這裏有人居住過,他們在這座花崗岩小山上工作過。
是的,至少我們現在知道,從那邊到這裏的證據來看,有人在這裏采過石。
這是鍋的殘片。
尤索夫伊薩克東南亞研究所
室利佛逝研究中心 考古隊研究員
邁克爾·吳
考古學家林陳森和露西亞·比安奇已經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中心——巴東獲得了考古挖掘的機會。這塊綠地見證了新加坡所有的曆史。在一個長2米寬1米的坑內,他們深挖了兩天。開始發現殖民地時代之前的文物了。
巴東
我們看到一些前現代的陶瓷制品殘片突然從地下冒出來了。
盡管不是他們要找的殖民地時代物件,但這些來自14世紀的遺物依然十分寶貴。
它們能夠進一步證明,早在萊佛士爵士登岸之前,新加坡就已經是個繁榮的古老王國了。
從考古發掘文物的密度和數量來看,新加坡的前現代時期是充滿生機的。
但是發現屬于那個時代的文物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挖掘可以結束了。
哦,差不多了。沒錯,地層變白了,不會發現什麽東西了。
變白了嗎?
白色是原始濱沙的顔色。
巴東挖掘接近尾聲了,陳森開始整理打包他的文物發現。
有所發現總是令人興奮的。我們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文物:金屬、硬幣、貝殼、珊瑚和玻璃。我們還發現了衛生管道的巨大陶瓷碎片。我們竟然發現了這麽多東西,真的很神奇!
陳森還會留下考古隊的挖掘工作記錄。
考古學家高亞倫來到了位于鴉片山的“二戰”紀念館。
這裏的整片區域曾是個慘烈的戰場,當地的馬來軍團曾在這裏抵抗日軍,堅守陣地。
馬來軍團是英軍在馬來亞招募的第一支本土武裝力量。他們組織了一支本土軍事力量來對抗日本人,這很重要。
高亞倫
由阿南德中尉率領的42人野戰排負責守衛這座山頭。
爲了守護通往英軍醫院及主要彈藥庫的關鍵路線,他們向日軍發起了全面進攻。
盡管兵力遠不及日軍,但他們依然戰鬥到了最後一兵一卒。
這座紀念館就是爲了紀念在戰役中犧牲的人。
但考古學家還希望能找到相關的物證。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新加坡以及整個大英帝國在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的火炮發射陣地之一。
陳森
英國人爲新加坡著手建造了強大的防禦工事,並且在島嶼周圍設置了軍事碉堡。
其中包括使新加坡免受海上侵略的5枚15英寸大炮。
這鞏固了新加坡“攻不破堡壘”的名望。
然而新加坡最終沒能守住它“攻不破堡壘”的美譽。
英國人成了自身輿論宣傳的受害者。不幸的是,由于各種原因,包括裝備不足等,戰爭沒有按照他們的計劃發展下去。他們就這樣輸掉了。
陳森
日軍登島後,僅用了7天便結束了新加坡戰役。
1941年年中在日本全面侵華四年後,日軍糧倉總管急眼了!他們只剩下三個月的余糧,戰略物資火速告急!此時,日本希圖攘奪西方國家那片富庶的東南亞殖民地。英國首相丘吉爾聽聞當即下了“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新加坡”的死命令!而駐守新加坡的英軍,實際在人數和裝備上也都遠勝日軍,但一支8萬人的精良部隊,怎麽就草草輸給了日軍3萬余人呢?在戰爭的熱土上,士兵們又是怎麽攻怎麽守的?
麥裏芝水庫是新加坡城的最後一個供水系統。因此,英軍保住這個地方是很關鍵的。如果切斷了一個城市的供水,那麽不出幾天,它就會舉手投降了。
考古學家
馬丁·弗萊爾
麥裏芝山就是英軍和日軍曾殊死搏鬥的地方。
麥裏芝山
你這個小美人。這是一顆子彈,看起來像是日軍的子彈。我能想象,山上的這些小夥子還都是大男孩,他們肯定被嚇壞了。他們對抗的是強大的日本帝國衛隊,這些人十分凶殘,而且訓練有素。我是說,這很感人,因爲這麽多小夥子在這座山上喪生,誰知道呢,可能就是這顆子彈殺死了他們其中一個。
馬丁
這些物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埋葬、被遺忘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英國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在短短11分鍾之內便被擊沉了,船上500名船員遇難。
反擊號
這艘龐大的軍艦爲何沉沒得如此之快?到現在還是個謎團。
弗萊克博士希望找到致使艦船沉沒的所有魚雷穿孔,目前還沒人能做到這一點。
2007年曾有過一次調查,在那次調查中,他們證實一枚魚雷擊中了船體中部的右舷,就是這裏。還沒有找到的兩個命中位置在左舷上,一個在這兒,一個在這兒。
弗萊克
在二戰遺址之外,大量尚未觸及的空間還有待探索。
隨著挖掘的深入,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新加坡的考古學剛剛起步,但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重要發現。我認爲,很多東西尚待挖掘,它們會爲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和答案。
高亞倫
新的故事還待人們去發現、去重述、去改寫。
敬請收看
鳳凰大視野
昨夜星辰——新加坡開埠200年的秘密
編輯:蘇珍妮、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