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落亞逸Telok Ayer,馬來語意爲“水灣” (網上查得該詞拼法應爲Teluk Air,不知爲何有出入),用閩語音譯爲“直落亞逸[ tit loʔ a ik ] ”。曾經這條並不寬敞的道路向東直面大海,填海造陸後仍保留了“水灣”這個名字。要前往直落亞逸,可以從現在駁船碼頭旁UOB銀行大廈對面出發,再穿過不長的菲利普街(Phillip St)便是。這條街恰好與通往牛車水的克羅士街(Cross St)交叉,前往牛車水時不妨順道去看看。
直落亞逸周邊地圖
1
天時地利人和
18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在英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開展,東南亞殖民主義發展史進入了工業資本和自由貿易的殖民主義時期。
當時,英國在與荷蘭進行的貿易競爭中逐漸取得優勢,奪得了馬六甲的管轄權(1795),並在槟城(1786)和新加坡(1819)建立了自由貿易港。現如今新加坡的Raffles Place就是當年萊佛士在新加坡規劃的貿易港口所在。
駁船碼頭,沿岸都是有著上百年曆史的商鋪貨倉
可以說新加坡能取得如今這樣矚目成就,都可以追溯到1819年開埠之後的“天時地利人和”。盡管談及殖民往往給人以屈辱的印象,但新加坡人至今仍十分感激萊佛士給新加坡帶來的現代化建設。
其實,從地名就能對這種心態略窺一二,例如萊佛士廣場、萊佛士書院、萊佛士醫院等等,且能夠以“萊佛士”命名的機構都是比較受民衆認可的。
依照萊佛士的規劃,最靠近駁船碼頭的沿岸是白人的“領地”:北岸是殖民地行政區,曾經的高等法院、政府大廈、歐洲大酒店,如今成爲了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和新高等法院;南岸碼頭附近的建築則都是舊時的商鋪和貨倉,如今政府將這些古迹出租給商戶,延續它們百年前的生命力。
萊佛士大理石像(另一尊黑色的銅像在維多利亞紀念堂前)
現在,萊佛士石像靜靜伫立在他的登陸遺址,看著當年他一手規劃建設的新加坡現在何等繁榮。
2
華人的生存境遇
華人在這裏則有著與現代新加坡社會完全不一樣的境遇。與直落亞逸街平行的廈門街,新加坡畫家葉耀宗用長達40米的壁畫展現了當年的閩南華人在這裏的生活風貌。
衆所周知,自唐宋以來福建就有著出海經商的曆史淵源,尤其在鄭和下西洋時期又有大批的福建人留在了馬來亞槟城和馬六甲。
如今新加坡本地的福建方言群體,有很多是祖祖輩輩生活在南洋的華僑群體,而另一些則是18、19世紀新加坡開埠後直接從中國出海的新人(Fresh)。前者由于在當地發展了較長的時間,他們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較高,而後者初到南洋,大多只能做苦力。
(左圖)槟城的土生華人峇峇娘惹;(右圖)華人苦力
壁畫上展示的是清代福建人過番(出海討生活)的場景。年輕已婚男性告別父母妻兒,背負家族的希望踏上征途;未婚男性又叫羅漢腳,獨自一人懷揣夢想無牽無挂。
廈門街壁畫“過番”
苦力被稱爲“豬仔”,新加坡當時成爲豬仔貿易中心,苦力們則住在被稱爲“豬仔館”的監獄式宿舍中,生活極其艱苦。離海岸很近的廈門街也有諸多供勞工住宿的客棧,從畫上看與香港的一些籠屋類似,非常狹小逼仄。
廈門街壁畫:廈門街客棧
或許是生活的困苦帶來了節儉的生活風格。從新加坡的飲食文化上也能略窺一二。如今新加坡人的平均收入雖然較高,但日常飲食非常節儉,例如新加坡著名的肉骨茶、海南雞飯,其實都是看起來非常簡樸的菜式。
實際在新加坡吃到的肉骨茶,只有辣醬作爲下飯配菜
新加坡華人群體按照方言群劃分,大致可分爲五個方言群:福建、潮汕、廣州、客家、海南。除了海南群體,另外四個方言群的人都聚集在直落亞逸。
和現在出門在外團結一心的華人不同,當時在直落亞逸,不同的方言群(幫派)爲了爭奪各自的生存空間,械鬥事件頻發。其中福建人是四個方言群中勢力最大的,也是整個華人群體中勢力最強的。
其實,只要走上直落亞逸街,看一看這些群體爲他們的神明所建立的廟宇,就能夠體會到那種暗潮湧動。
3
離開故土的神明
人們只對自己不可控的、未知的事物恐懼,並在這些事情上對神有所求。遠航出海,到一個完全陌生之地尋找生計,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這種離開熟悉環境的極大不安感只有靠求神拜佛聊以慰藉。
當時離開故土的華人有的是自願出國,爲了離開窮苦的家鄉,渴望尋找新的致富之路,也有的則是被同鄉人騙來做苦力的人。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遠離家鄉,他們通常都會隨身攜帶神主牌,一路祈求神的庇佑;上岸後則與同姓氏或同村落一起來的老鄉團結一心,一起在異國他鄉闖出一片天地。而他們團結在一起的一個象征,便是擁有共同的信仰。
可以想像一下,遠渡重洋的華人隨身帶著來自他們家鄉的小小神主牌來到這座小島,定居下來的第一件事便是給神安一個家。最開始,這些苦力們沒有經濟能力給神建一座很好的廟,只能用椰樹葉搭建亞答屋。他們將小小的神像放置在內,求神明保佑並起誓,將來在此地發迹之後,一定要爲神建一座華美的金身和華麗的廟宇。
亞答屋(茅草屋)
左滑看圖
粵海清廟東側殿(玄天上帝)
左滑看圖
海唇福德祠模型(現爲博物館)
左滑看圖
天福宮正門
勤勞勇敢的華人很快就將其變成了現實:潮州人的粵海清廟中供奉著媽祖和玄天上帝,廣客人的海唇福德祠供奉著大伯公,福建人的天福宮規模最大,除了主神媽祖,還有釋迦摩尼、孔子、關公等等。直到今天,這些廟宇和社群仍承載著一定的社會職能。
4
其他族裔與信仰
伊斯蘭教
除了華人,還有印度人也在這裏做工,信仰伊斯蘭教的南印度教徒在這條街上建立了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清真寺和神殿:阿爾阿布拉回教堂和納哥德卡殿。
阿爾阿布拉回教堂
阿爾阿布拉回教堂同前文提到的華人寺廟一樣,至今仍然承擔著接納信徒的功能。早期它是泰米爾回教徒抵達新加坡上岸後必經的禱告場所。
納哥德卡殿
而納歌德卡殿是爲了紀念16世紀印度納哥的一位回教聖人而建,現在它已成爲新加坡當地印度回教文化遺産中心。
基督教
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
1889年衛理公會傳教士Dr. Benjamin West來到新加坡行醫宣教,主要向住在直落亞逸一帶的閩南人布道。之後在直落亞逸興建了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被人們稱爲“福建教會”。牧師爲了更好地傳教,從19世紀末直到現在一直保持閩南語傳教,如今新加坡的基督教信仰已是蒸蒸日上。
上一次看到這樣融合多種不同宗教信仰的場景,還是在許多年前去泉州旅行的時候。來到直落亞逸,就像是處在一個濃縮了新加坡多元種族氣質的小社會。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我幾次到直落亞逸都會再走進華人廟宇參觀一番,而每次去天福宮,總會遇到一些來拜媽祖的印度人,這其中有一些超越信仰的東西感動著我。
每年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
從過去的勢不兩立到如今的和諧相處,靜靜站在街道上的建築也安撫了漂泊到這座小島上不同族裔敵對的內心。
第二篇來談談屬于潮汕人和廣客幫的地盤。不出意外的話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