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康強調,教育制度要落實巨變,不能一味投入更多資源或建設更多基礎設施,而是需要突破辦事的方法,轉而發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淋漓盡致地發揮才華。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做好充分准備,長大後應付世界格局的轉變。
何惜薇 報道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正經曆“勢不可擋”的巨大改變,以協助我國未來的主人翁適應世界格局的轉變。
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昨天以嘉賓身份出席“坎貝拉日”社區慶祝活動受訪時強調,要落實這樣的巨變,不能一味投入更多資源或建設更多基礎設施,“不能只是額外投入10億元”或“建立另一所理工學院或大學”,而是需要突破辦事的方法,轉而發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淋漓盡致地發揮才華。
他比喻說:“這有如電腦的外觀並沒有改變,但裏頭的操作系統、計算程序(algorithm)已經起變化。從教育部的角度出發,這些變化其實勢不可擋。”
王乙康舉例說明他和教育部長(學校)黃志明在這兩年循序漸進地推出多項教育改革,以鼓勵學生追求志向、發揮所長。
這些改變包括:調整小六會考制度;在理工學院推出“能力導向收生”(aptitude-based admission)方式,再把這個方式擴大到工藝教育學院;調整直接收生計劃,爲有特殊才藝的學生擴大升學途徑;推出科目編班(subject based banding)試點計劃,再把計劃擴大到所有125所提供普通源流課程的學校,以及調整中學的附屬學校優先權。
“綜合這些措施,我們正采取切實有效的步驟來改變教育對我們的孩子所應産生的作用。如此一來,才能爲他們長大後應付世界格局的轉變,做好充分准備。”
王乙康這席談話,延續他上星期二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發言時的基調。他當時說,我國的教育制度有效和廣受世界認可,但是這容易讓人固封自守,不去開展“更根本和必要的改變”。
他爲改革高等教育景觀定下五年時間表,除了希望協助每名學員發掘喜好,也要推動精專技能、推動終身學習和邊做邊學的精神,並協助國人適應資訊科技無遠弗屆的環境。
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與各部門開支預算辯論,也對未來經濟委員會的建議做出全面回應,八天的辯論上星期四結束。王乙康指出,經濟戰略委員會在2010年的一個主要建議是大幅度收緊引進外籍員工政策,從而提升生産力,但是未來經濟委員會沒有建議大規模調整財務或資源分配。新財年的預算案也延續同樣的精神,“只做出一些較小的調整,如使用水和能源等資源,以及控制排碳的方法”,這同樣是旨在“改變過往辦事的方法”。
王乙康是三巴旺集選區議員,他昨天與主管坎貝拉區的另一名三巴旺集選區議員林偉傑醫生,共同頒發教育優異獎給330名學生。另有185名學生獲頒坎貝拉教育獎。
王乙康說,不少社區透過自身籌集資金的方式,獎勵學業成績優異但家庭收入不符合教育部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Edusave Merit Bursary)條件的學生。
他說:“頒發額外獎項的重點不在于獎金的多寡,學生的年紀還小,很多時候不清楚自己的強項與弱點,頒獎給他們是一種肯定,讓他們知道自己正走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這對他們更具意義。”
這有如電腦的外觀並沒有改變,但裏頭的操作系統、計算程序已經起變化。從教育部的角度出發,這些變化其實勢不可擋。
——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
王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