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關愛弱勢年長者爲宗旨的華社自助理事會“關懷樂齡計劃”,今後將爲活動融入更多文化元素,讓年長者和義工了解本地文化。
關懷樂齡計劃今年步入第10個年頭。昨天是華助會連續第五年與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合作展開這項計劃。500名年長者在600名華助會和宗鄉總會義工陪同下走訪會館和社團,接著到胡姬鄉村俱樂部享用午餐。
以座落在莫哈默蘇丹路的南安會館爲例,年長者和義工一起聆聽講解,了解會館曆史後,參觀會館後側的水廊頭鳳山寺,碰上也以南安爲祖籍地的鵬峰宮慶祝保生大帝誕辰,在鳳山寺舉行的繞境遊神活動。
認識不同華族籍貫風俗及飲食文化
華助會幸福樂齡委員會主席任梓銘說,關懷樂齡計劃過去常帶年長者遊覽景點,今年特別安排參觀會館,是希望讓老人家和義工進一步認識不同華族籍貫的風俗及飲食文化。“促進文化傳承也是華助會的其中一項工作。華助會接下來會通過關懷樂齡計劃和其他活動推動類似文化項目,讓年長者和年輕人一起認識本土文化。”任梓銘也是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
五年前開始當華助會義工的林永豪(22歲,准大學生)昨天和65歲的郭影霞走訪晉江會館,一起聆聽懷舊金曲和中醫養生講座。“這是我第一次踏入一家會館。爲進一步了解會館曆史,我用手機上網查詢並和老人家分享,對我來說,這也是有趣的學習之旅。”
南安會館青年團成員姜鳳玲(26歲,行政執行員)則陪86歲的劉永光參觀鳳山寺。她說:“加入會館兩年,今天第一次碰上遊神活動,算是開了眼界。”
劉永光是廣東人,對具南安文化色彩的廟會活動很感興趣。“現場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昨天開放參觀的共有11家會館和社團,包括岡州會館、漳州總會、湘靈音樂社、海南會館、廈門公會、顔氏公會等。陳慶炎總統、衛生部長顔金勇和華助會信托局主席蔡天寶在午餐宴上頒發盾牌感謝參與活動的會館代表。
也是華助會董事會主席的顔金勇致詞時說,華助會和關懷樂齡計劃希望鼓勵年長者保持活躍,通過終身學習和積極參加志願服務,邁向多姿多彩的樂齡生活。
昨天活動受益年長者來自聖約翰養老院、獅子樂齡之友協會、瓊州樂善居、同敬善堂誠善社以及德教太和觀屬下的樂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