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狗子收到一個問題,原題目是《14.5毫米的機槍爲什麽不能取代12.7毫米機槍?》,但那只是個問答,而出于一貫的懶,我在當時的問題中並沒太詳細的回答。所以接著這個文章和大家捋捋這些大口徑們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大口徑的起源很難追溯,畢竟滑膛槍那會都是15mm以上的神經病,但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口徑步機彈起源于一戰,1916年,英國佬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動用坦克以後,慌的要死的德國人粗暴放大了毛瑟Gew98,制造了一杆13.2mm的“肩膀殺手”用以抵抗。這就是大口徑槍彈的起源,而且這批彈還考慮用于MG 18 Tuf這種機槍上,但隨著一戰的結束而不了了之。
同樣是一戰時期,美國人看著德國大口徑槍械的研發覺得真香,尤其是當時的裝甲車輛和飛機正在逐步成型。傳統中口徑槍彈對這些目標毀傷能力真不咋地,因此他們也開始了12.7x99mm口徑槍彈以及配套槍械的研發計劃,當然,一戰是沒趕上。
再之後,諸如英國的12.7x81mm維克斯,法國人的13.2x96mm哈奇開斯,意大利的12.7x81mm布瑞達、蘇聯人的12.7x108mm Dshk等等都在二戰前夕冒了出來。然而這批口徑的穿深基本也就20多mm,對付個裝甲車或者飛機還行,但到二戰期間坦克裝甲是要厚多啦。因此蘇聯人在1941設計了穿深高達40mm的14.5x114mm彈藥,專門用于PTRS和PTRD步槍用以反坦克。到戰後又將這種彈用于KPV機槍,專職防空和反輕裝甲(畢竟二戰中後期,坦克皮更厚,完全免疫機槍)
看圖做個對比吧,下圖最左邊是9x19mm帕彈,之後三枚12.7x99mmNATO,再是兩枚12.7x108mm俄彈,最右邊是14.5x114mm。
之所以14.5這個口徑現在很少見,遠比不上12.7流行的本質原因是,14.5能幹的事兒12.7大多也能幹,而12.7幹不了的事兒,14.5一般也都幹不了。就這麽說吧,當時這些大口徑的設計初衷是打坦克、打裝甲車、打飛機。
坦克之前就說過,二戰中後期的坦克就已經免疫大口徑機槍彈,所以不談。裝甲車的話簡單分爲APC(裝甲運兵車)和IFV(步兵戰鬥車),APC也分輕重。早期輕一點的鋁合金裝甲M113就只能防護7.62全威力步槍彈這個級別,遇上大口徑的就是涼涼。不過也可以在正面加裝甲以防護14.5mm級別。
而現代一點的斯崔克就有全面防護14.5的能力。
IFV也一樣,但作戰需求更高,一般都有全面防護14.5mm的能力,選裝更厚的裝甲附件時可以防護30mm機炮。
飛機就別說了,導彈當道。即便是低空的火力網組成部分也都是機炮擔當,機槍啥的還是歇著吧。
所以說,14.5mm雖然3萬焦出頭的動能比12.7的2萬不到焦要高出一大截,但是現代戰爭裏頭地位真的很尴尬,14.5能穿的12.7也能穿,12.7穿不了的硬茬14.5一樣頭疼,還是得用筒子解決。盲目增大口徑,增加裝藥反而只是平白增添攜彈重量和後勤補給的不便。
到現在,拿著14.5KPV當寶貝的也大多都是開著皮卡,重武器較缺的黑綠叔叔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