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康輝爆紅網絡,圈粉無數。
他是央視主持人,是言辭犀利、字字珠玑的康帥,是無數粉絲心中的男神,也是一位“不孝子”。
突然,姐姐打電話來告訴他:“媽媽不行了。”
而工作就在弦上,不得不出發,康輝只能忍痛登上飛機。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心中的痛楚堪比淩遲。
閉上眼睛,他腦海裏全是母親的浮光掠影,她的音容笑貌、愛子之心,皆變成灰色的過往。
我愛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康輝忍受不住時,只能暫時躲到廁所裏痛哭。
到達目的地後,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挺住,把工作做好。
在母親出殡的時刻,他朝著家鄉的方向長長地磕了三個頭,忍住悲痛,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幸運的人,能有父母陪著走過半生;不幸的人,只能用半生去回憶父母。
出發前,康輝曾去看望母親,對她說:“媽,一定要等我回來。”
誰知這相聚還是沒等到,一去竟是永別。
不久後,沒有父親的照顧,生活難以自理的母親也撒手人寰。
天人相隔,再怎麽悔不當初,父母也回不來了。
我們總以爲來日方長,可一不小心就是後會無期。
人間最大的悲劇,是痛失眼前人,虧欠父母的內疚,將會陪伴我們終生。
2
高亞麟說過: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道牆。
可是這道牆,會一點點衰老脫落,不可能守護我們一輩子。
張嘉譯在《少年派》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女兒林妙妙爲了遠離媽媽的“控制”,高考後跟爸媽說:“我報考的大學,能報多遠,就報多遠。”
林爸爸(張嘉譯)聽到後,沒有直接反對女兒的決定,而是跟她算了一個公式:
“人這一輩子,按平均壽命七十五來算,一生也就活九百個月。也就是900個格子。我和你媽今年四十六歲,已經活過了五百五十二個月。”
我們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即使生活人仰馬翻,也只對家裏報喜不報憂,在家裏的父母又何嘗不是。
當我們和父母身份互換,他們越是報喜,我們越是提心吊膽。
以前也以爲“你爸躺在地上,你躺在通訊錄裏”的事情離我很遠。
最近聽了一位朋友的故事,才驚醒,這事隨時會發生在自己爸媽身上。
他父親起夜時在廁所裏摔了一跤,呼喊一夜無人聽見,農村老房子的廁所建在外面,第二天母親起床才發現。
朋友和妻子在外工作,母親在鄰居的幫忙下把父親送到醫院。
萬幸的是老人家傷到的是盆骨和腿骨,醫生說要不是他父親身體硬朗,老人家受傷還耽擱一夜,後果不堪設想。
我根本沒辦法想象他父母的無助和絕望,老人家的一次“萬一”可能就是永別。
此後,他手機保持24小時不關機不靜音,遇到出差坐飛機,就和妻子商量留意電話,平時每個星期堅持打電話回家。
朋友還說,下次回家打算給父母帶個觸屏手機教他們用,有空就能視頻。
中年焦慮,除了失業,還有恐懼深夜收到父母離世的電話。
生活所迫,不是每位兒女都能時刻在父母身旁,一通電話就是我們微不足道的關心和孝順。
距離能阻斷我們與父母相見,但卻不能阻止我們和父母的血濃于水的親情。
3
我們總說害怕自己成長的速度,跟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的確,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就是孝順。
前段時間,一個暖心的視頻刷屏了。
一個46歲的中年人,被媽媽追著打卻開心不已。視頻中,來自重慶的杜先生年到中旬,母親已經86歲。
另一位大叔則沒那麽幸運。
喝醉酒後,他等來的不是母親的照顧,連一聲責罵都沒有,因爲母親已經不在世。
大叔只能借著酒醉,在四下無人的停車場裏大喊:“媽媽,你到底在哪裏?”
這種儀式感,不僅是留一張照片作紀念,也是在告訴父母:謝謝你陪我長大,你老去的余生裏,我也會繼續參與。
沒人逃得過生老病死,哪怕是一張合影,也能讓親子之間的紐帶變得更加結實。
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
別輕信了來日方長這個謊言,讓自己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