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心珍 (許元豪攝)
今年9月6日新加坡著名版畫家莊心珍因肺癌逝世的噩耗傳來,朋友們都深感悲恸惋惜,盡管近來好一陣子都知道她的情況,後來病情又有惡化的現象,大家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備。對她的離去,朋友們感歎她身世坎坷、遭遇諸多苦難的同時,對她藝術上始終執著追求,表現出勤勉、達觀、永不言棄的人生態度都欽佩不已。
就在今年5月間心珍在國家美術館本來有一項活動,與美術館策展人辛友仁以她的創作生涯爲題進行對談。我接到消息後便決定前往出席聆聽,可是當天心珍剛巧在醫院接受例常化療,出現了緊急狀況不能出席,對談依然照原定計劃進行,臨時請來許元豪代替心珍發言。元豪是新加坡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兼美術研究檔案專家,對本地許多藝術家的生平資料都了若指掌,由他來談勝任有余。
果然,對談進行得很順利,元豪用了一個觀察者兼研究者的視角,借助于手頭上豐富的資料與圖像來說明,形象地描繪出藝術家的心路曆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心珍1970年代到英國深造經曆中的一些片段。其中有一幅心珍所作裝置的攝影讓我感觸尤深,也勾起了許多我舊時的回憶,並且引發了一連串的思考。
莊心珍與其作品 (許元豪攝)
身在異鄉爲異客,人生地不熟又加上語言隔閡,爲追求理想唯有孜孜不倦的努力適應,有時隨意地將學習生活中的點滴信手拈來,竟也可當創作題材完成內容豐富的作品。大約是1978年,她將自己苦學英文的困難和掙紮很深刻地通過泥塑、紙皮箱、手印和字典構成一件裝置然後拍下照片。一只握著辭典粗壯的左手從紙皮箱當中力挺而出,猶如突破禁锢,周圍有好幾只手的影子作爭取狀,照片的畫面呈現力奪之後若有所得的掙紮狀態。
心珍所作裝置的攝影讓我感觸尤深
這幅圖像引起我這個老華校生極大的共鳴,令我想起學生時代學英文,很多同學必備一本英漢字典,爲了攜帶方便一般都用“袖珍英漢辭典”,可以隨時翻查。我小時候家裏有好幾本英漢字典,其中有一本是我父親每天都用的,已翻閱得破破爛爛。他是小學教師,愛利用課余之暇自修英文,閱讀時需要不停地翻字典,他辛勤努力的樣子至今還曆曆在目。
我與新加坡作曲家潘耀田談起心珍的這件作品時,他也感受良深,還特地在他今年6月10日的博客裏(http://phoonyewtien.blogspot.com)記上了。他這樣寫道:“根據夏帏兄說,這個畫面非常形象的道出了上世紀50-70年代到外國留學的華校生(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莊心珍以及一些同輩的本地藝術家)在語言方面艱難困苦的心路曆程。我本人出身華校,也到過英語國家留學,對這個說法感受極深。”
耀田兄1980年代初曾赴澳大利亞昆士蘭音樂學院深造,他回憶說:“離鄉背井到了一個遙遠陌生的國度,除了要適應文化差異以及解決種種日常生活方面的大小事,更要直接面對學習上語言溝通的問題!回想起當年每讀一頁課文都要查很多次字典的情境,真有點‘不堪回首’的感覺…… 莊心珍作品裏的這本小辭典看來很眼熟,我也有一本,是當年留學澳洲時陪伴了我四年不可或缺的寶書,直到今天它還在我的電腦旁隨時‘待命’。”
心珍作品中的“袖珍英漢辭典”也剛巧呼應了今年3月間因當代美術家李文的逝世而引起我求學時學習馬來文的記憶。這不是因爲李文本人跟馬來文有什麽關系,而是他父親李學敏是我學生時代不可或缺的《實用馬華英大辭典》Kamus Berguna Bahasa Melayu-Tionghoa-Inggeris 的編纂者。馬華文藝作家李學敏,筆名威北華、魯白野、華希定、樓文牧等,1923年生于馬來西亞怡保,1948年來新加坡定居之前曾在馬來亞、爪哇、蘇門答臘各地流浪。1950年後在新加坡曾任英文報法庭記者,兼任法庭通譯。1950年代擔任《星洲日報》國際版電訊翻譯,後來致力于編纂《實用馬華英大辭典》並爲世界書局創刊和編輯《馬來語月刊》,直至他1961年逝世爲止。
《實用馬華英大辭典》
我于今年3月17日出席了在阿裏哇街(Aliwal Street)李文生前主持的“獨立文檔及資料中心” 舉行的追思會,看到那裏擺了一疊張景雲編的《威北華文藝創作集》在出售,跟好幾位年輕的朋友談起,他們對這本書的作者以及他跟李文的關系都不甚了了。待我跟他們大略敘述一番後,才恍然若有所悟。李文曾說他因不谙華文,無法閱讀他父親的作品。其實也難怪,李文是李學敏的幼子,他父親去世時他僅4歲,求學時期進入萊佛士書院之後,就難得接觸到華文了。
李學敏(魯白野)
新加坡當代藝術家李文
想起自己從中學到大學都念馬來文,用的一直都是那本李學敏以“魯白野” 署名編纂的《實用馬華英大辭典》 。記得那年頭市面上沒有一本馬來文辭典比得上它,所以它一版再版,直到我1960年代念馬來亞大學時,還在用這本以華文、英文解說的馬來文辭典。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編纂的第一部馬來文辭典Kamus Dewan 遲至1970年才出版。之前最通用的馬來文/英文辭典是英國殖民地官員兼馬來文化學者Richard Winstedt編纂的。
李文的行爲藝術《黃人之旅》與莊心珍(坐著穿方格子上衣者)(許元豪攝)
原來魯白野這本辭典是因他的摯友安華建議而編輯的,1959年出版時安華已過世,而編者實現了十多年來的美夢。安華即印度尼西亞傑出詩人凱裏爾 . 安華(Khairil Anwar)(1922 – 1949),魯白野1960年曾上新加坡電台作專題講座《印尼人民詩人K安華》,介紹他這位才華洋溢的朋友的生平與詩作。
馬華文藝作家李學敏作品
這些有關學習英文與馬來文的經曆應是許多老華校生的共同記憶,是不同教育制度或源流和社會環境下成長的新生代新加坡人很難想像和理解的。那也很正常,時代不一樣,社會環境已改變。反過來說,老華校生會覺得無法理解的是,我們爲何需要繼續舉辦一個聲勢如此浩大的講華語運動來鼓勵華人學習華語?華校生當年努力學英文與馬來文的認真勤奮,絕非爲了響應什麽運動。也許,我們是否更需要問的是:盡管世界各地正掀起學中文的熱潮,並且這個由國家投入大量資源的全國性運動今年已經進入第40個年頭了,爲何“華文水平日趨低落”的怨言與議論至今還動辄見諸媒體呢?
(作者爲國家美術館顧問)
(本文首發于《源》142期,文章版權歸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源》雜志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歡迎朋友圈分享)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