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報道
一項最新調查指出,本地中産消費者若把一般存款用于低風險投資,在10年後賺取的回報可多出52%。
根據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昨天發表的《新貴報告》,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理財方式,本地中産國人對實現儲蓄目標的信心一年內下跌15個百分點。
這項調查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8000名中等收入者,涵蓋新加坡、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韓國等八個主要市場。調查把開始有余力進行儲蓄和投資的受訪者定義爲“新貴”(emerging affluent),本地共有1000名新貴受訪,家庭月入介于5000元至1萬6000元。
報告顯示,高達74%的本地受訪者有每月儲蓄的習慣,在八個市場中排名第三。其中53%只是把錢存入基本儲蓄戶頭,只有21%會通過定期儲蓄計劃(regular deposit savings plan)進行投資,另有20%選擇定期存款。
根據報告推算,與一般儲蓄計劃相比,受訪者若將存款用于低風險投資,10年後取得的回報可多出52%,高于42%的亞洲平均值。
由于沒有選擇正確的理財方式,47%本地新貴認爲他們離個人儲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只有22%認爲已接近個人目標。受訪者對實現儲蓄目標的信心,也從2015年的71%降至2016年的56%。
45%本地新貴將“爲退休做准備”列爲積累財富的首要原因,子女教育(42%)和不時之需(37%)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不過,僅有7%對實現退休儲蓄目標“很有信心”,不到兩成受訪者認爲他們很快就能積累足夠的資金,以應對子女教育開支。
只有15%本地新貴認爲他們積累財富主要是爲了擁屋。不過,在年齡介于25歲至34歲的千禧世代中,比率達到26%,高于22%的全球平均水平。
渣打新加坡零售銀行部總監謝仁義指出,本地生活費相對較高,隨著人均壽命不斷提高,國人需要一個包括儲蓄、投資和保險在內的全面財務規劃,讓個人財富增長並有保障。新貴可選擇符合個人需求的理財方案,幫助他們實現財務目標。
調查也顯示,僅有14%本地受訪者經常使用數碼工具理財,低于23%的全球平均值,在八個受調查市場中的排名僅高于肯尼亞和巴基斯坦。國人主要通過朋友和家人(38%)和金融機構(37%)獲取理財資訊,另有33%透過理財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