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南洋一個島國,總面積約635平方公裏,由主島及附近57個小島組成,主島地勢平緩,沒有高山屏障,加上海洋環繞,常年高溫多雨,屬調節性海洋氣候,是一個適宜生存和創業的好地方。
新加坡是一個在移民基礎上形成的多元民族國家。19世紀以前,新加坡居民還不足1000人。19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英國殖民主義者開發、掠奪新加坡的需要,開始從中國和印度源源輸入大量勞力,同時馬來人也先後向新加坡移動,因此新移住民(包括華、印、馬三大民族)的人數才逐漸增加,尤其是華人的人數一直出現跳越式增長。目前,華族人數已在新加坡占人口總數約338萬人的76%。在新加坡華人中,又曆來以閩南人占多數,其次是潮汕人,其他依次爲廣州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還有少數浙江人和廣西人。潮人在新加坡的人數,發展至目前已約達50萬人,成爲華族中第二大方言群體。
潮人在新加坡人口的增長及變化情況,大體上可分爲初現規模、快速增長、發展變化三個主要時期。
一、初見規模時期的人口情況。這時期從新加坡1819年開埠之前,持續到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時期很長。
宋代,潮州人生産的陶瓷器皿,已源源遠銷海內外,包括印尼、新加坡等地。元朝統一中國後,元世祖忽必烈于潮州、閩南征抽壯丁,組成海戰隊遠征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因師勞無功,數千傷痛士卒分別流落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後也有的輾轉而入新加坡,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饒平人張琏率領的海上貿易武裝集團,因遭朝廷圍剿敗潰,余部逃竄到印尼、馬六甲海、新加坡等地,另謀生計。入清以後,明朝遺民創洪門天地會等秘密會社,“反清複明”,一些成員因起義失敗後逃遁南洋,有的也先後進入新加坡。迄今新加坡公廟五虎祠還保留著73名“複明義士”的牌位。18世紀中後期,一些原在印尼的潮人,爲擺脫荷蘭殖民當局的苛政,或者想到新地方尋找發財機會,也先後湧進新加坡。到1818年底,在新加坡的潮人總數已超過1000人。
清雍正年間,廣東的“紅頭船”開往新加坡進行商貿活動增多,一些潮人紛紛搭船到新加坡尋求出路,到1845年,移居新加坡的潮人已增加到近1萬人。早期移居新加坡的潮人,普遍都是出于謀生的目的而自發依靠宗親關系互助牽引。他們在新加坡主要從事種植業,或經營土特産、大米、罐頭、船具等生意。
二、快速增長時期的新加坡潮人人口構成。這個時期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一直持續到1941年初大平洋戰爭前夕,前後達80年。
此期間,英國殖民者把新加坡當成入侵東南亞腹部,從事殖民地領土擴張、掠奪自然資源的重要基地,從19世紀中葉開始便再加緊在新加坡辟建海港、改良交通、興建房屋,增設商行,擴張農工業,從而造成對勞動力的更大需求。而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巨額戰爭賠款全部轉嫁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外國資本入侵還造成農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嚴重破産,這些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況兼1860年至1940年間潮汕地區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農田連年失收,災民無以爲生,苦不堪言,于是紛紛舍家出洋,湧入新加坡尋找生路。至1939年,中國往新加坡的移民人數達到5627多人,其中潮人也猛增到8萬多人,1940年達到11萬多人。這期間,不少人是被“客頭”、“豬仔販”誘騙、拐掠和販運到新加坡的“豬仔”。“豬仔”作爲一種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在運往新加坡的過程,所受的折磨令人驚駭。到新加坡,“豬仔”被轉手賣給他人,在工地、山場勞動,生活待遇極差,“吃的是豬食,住的是茅屋”,他們經受的磨難,令人“聞之酸鼻,言之落淚”。·
三、發展變化時期的潮人人口特點。20世紀40年代末,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此期間潮人與所有華僑一樣,他們在新加坡的人口仍繼續大幅度增長。1947年新加坡的華僑華裔人數爲72萬多人,到1990年增至225萬多人。潮人此期間也從15萬多人增至4627多人,占華僑華裔總數22%。這期間,華僑在新加坡人口的急速增長,主要不是來自外地的移民,而是當地華僑華裔人口自然增長率迅速提高。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向新加坡的移民是基本停止的。這期間,潮人在新加坡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
由中國僑民變爲新加坡國民。中國政府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改變以往僑務政策,公開鼓勵華僑華人加入居留國國籍。他們許多人爲取得當地合法的公民權,以利于更好生存和發展,先後作出就地紮根、入籍歸化的選擇。目前潮人已有95%以上加入新加坡國籍,由中國僑民變爲新加坡國民。
二是從“葉落歸根”向“落地生根”轉變。新加坡獨立前,多數潮人把出洋謀生看作是作客他鄉,思想上總希望有朝一日葉落歸根,重返故土。新加坡獨立後,政府推行工業化計劃,使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日益安定和繁榮,人民物質生活越來越充裕,這使當地潮人對新加坡加深了感情、從而促使他們融入當地社會,在觀念形態上迅速出現由“葉落歸根”向“落地生根”轉變。
三是多數潮人經濟從屬地位轉變後,他們以“主人”而非“客人”姿態,緊密配合當地政府推行工業化計劃和“新的生活、新的起點”的社會發展規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當地經濟文化建設,不斷爲當地的社會進步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四是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由于政府不斷推進城市的建設步伐,因此潮人原先的居住區域出現了重大的變動和變遷。上世紀80年代以後,潮人到新的工業區投資經營工業、科技業、服務業,因此與其相適應,許多潮人由原來的居住區遷往工業區周圍的新鎮,從而使潮人的居住地不斷向新的區域延伸。
潮人在新加坡獨立後所發生的這些變化,無不爲他們在當地謀生創業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近30年來,許多潮人繼承先輩的余蔭,同時憑借各人的勤勉和機智,在當地參與各行業活動,湧現出各種專業資格的精英分子。其中投身政界,在國家權力機構和高層行政部門擔任重要職務的有陳樹群(當選國會議長)等,當今在新加坡19名內閣部長中,有7位是潮汕人,國會有94名議員,其中接近30位是潮汕人。
潮汕人在新加坡經濟上擁有強大的實力,他們經營範圍十分廣泛,行業多種多樣,其中以種植業、商業最爲突出,工業、金融業、服務業等也具相當實力。以往潮人在新加坡創設的公司、商號、基本上是以家庭式、家族式經營爲其主要特點,它們不是夫妻店,便是父于公司,或兄弟公司。現在這些公司已逐步走上集團化、多元化、公衆化的發展道路。
從19世紀中期開始,隨著潮人移民新加坡人數的增多,經濟文化活動的日益頻繁多樣,先後湧現出大大小小的一批社團組織。潮人的社團組織,有些是依地緣、血緣關系而建立,有些則是以行業爲基礎,或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文化心態和需要而形成。目的主要是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睦鄉親情誼,謀團結互助,所以它們長期成爲潮人感情聯系交融的紐帶。現在新加坡最有影響的社團組織是“潮州八邑會館”,該館建于1928年,正式成立于1929年,會員包括潮安、澄海、潮陽、揭陽、饒平、普甯、惠來、南澳8個縣屬的潮籍鄉親,是代表潮屬人士的最高機構。2003年第12屆世界潮團年會就是由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負責組織召開的。
不同時期移居新加坡的潮人,他們身在海外,心系桑梓,時時刻刻懷念著故鄉,一直深懷愛國主義思想,並經常以實際行動,彙款接濟家鄉親人,同時爲祖國的獨立、富強貢獻力量。新加坡的潮人在支持孫中山先生等領導的辛亥革命運動,支援祖國人民的抗日救國運動,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新加坡潮人對祖國建設的投資越來越多。1984年,新加坡華人在中國內地的投資總額達6260萬美元,占同期東南亞各地華人在中國投資實際金額的69%。不久前,新加坡以23億美元在江蘇興建的“蘇州工業園”,潮商有的也在其中投資電子、機械、化工和服務業,爲促進中、新兩國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各個時期移居新加坡的潮人,普遍都繼承、發揚和延續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其中包括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語言文化、風俗文化、飲食文化、教育文化、戲劇文化、文學與美術文化等。其中華語學校從1946年的124所增加到1959年的287所,學生也由同期的46312人增加到140231人。同時,新加坡還先後出現了潮劇聯誼社、揭陽會館潮劇團、德義聯絡所潮劇團等一批潮劇表演團體。但是,隨著新加坡社會,經濟、教育、文化、思想日益現代化,當地政府不斷強調雙語教育政策,而執行中又偏重于英語教育而忽視中文教育,華族及其它各族的傳統文化受到冷落。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讀華語學校的學生不斷減少,潮劇在青年一代大大失寵,以致觀衆銳減,使當地職業劇團陷入進退維谷的艱難境地。當前,在新加坡的潮人社團正在積極從資金上大力扶植華語學校和潮劇團的發展。
(摘自〔潮汕文庫〕“海外潮人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