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論市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的一番話猶如“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家突然發現購買組屋竟是如此沒有經濟保障,並開始思考:如果非永久地契私人公寓的未來如此不明朗,新的永久地契公寓項目又寥寥無幾,本地房地産還值得投資嗎?是否值得花百萬元買個最終價值歸零的公寓?
最近大家熱議的“99年屋契到期後命運如何”話題,不僅讓許多組屋屋主睡得不安心,也引起那些擁有99年地契私宅屋主的關注。
大家之所以會突然對組屋的最終命運感擔憂,主要是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最近的一番話,觸動了大家的神經。部長說:大部分的組屋在99年屋契滿了以後,會歸還給建屋發展局,土地歸還政府。于是,屋主開始擔心自己的房子“到期”後價值歸零。
其實,不管組屋或私宅,99年屋契期限一滿,屋子就不屬于屋主或屋價最終歸零,並不是什麽新條例,相信許多人都清楚,我們的上一代長輩更是老早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上一輩的人都有“一鋪養三代,一屋住三代”的想法,不盼屋子生財,只求屋子旺子旺孫,代代相傳下去。因此,若負擔得起,他們買屋的首要條件都是永久地契,再不然就是999年地契,好讓子孫後代永久保值和繼承。對老一輩來說,99年地契的房子,只能算是長期租住,不是屬于自己擁有的房子。
時過境遷,這種守舊的傳統購屋考量已逐漸被遺忘、淘汰。畢竟新加坡土地有限,人口稠密,城市發展的步伐不斷加速,並且隨著地鐵站越建越多,周邊黃金地段相應發展的新住宅區,不是組屋就是99年地契私人公寓。因此,99年地契的地皮以及私人公寓項目就這樣在近幾年越來越常見,人們對99年地契的房子也不再有偏見。
事實上,政府大約從10年前開始,就不再推出永久地契的地皮供發展商招標,所以近年來市場上的新私宅都是以99年地契的公寓爲主,甚少永久地契項目,若有發展商推出新的永久地契項目,都是從少數集體出售後重新發展的公寓。
根據資料,2006年和2007年,市場上約有70%新推出的私宅還是永久地契項目,99年地契項目僅30%。
然而,從2008年開始,這個趨勢就有了逆轉,99年地契的新項目反而占了70%。市面上新推出的項目越來越多是99年地契,這和政府近幾年恢複政府售地計劃,推出大量99年土地供發展商競標的政策有關。特別是2011年以後,買家會發現市面上的99年地契項目占了80%以上。
當然,這和時代的改變也有關系。在現今的都市速食文化影響下,購屋及賣屋已成了生活時尚、投資理財的一部分,跟讓子孫後代繼承似乎已扯不上關系。
99年地契的房子,價格一般比永久地契的低。因爲負擔得起,所以屬于“入門”房地産,深受組屋提升者的歡迎。目前市面上的大衆化私宅,主要就是99年地契共管公寓。
在2007年的房地産市場高峰期就出現了買家一窩蜂進場搶購、大量投機或投資買賣房地産活動的熱潮。當時的買家買房如買菜,不管99年或永久地契,先買爲快。單單那一年總共就有接近1萬5000個新私宅單位售出,導致房價飙漲23.6%。
99年地契新項目熱賣
這麽驚人的交易量,說明了永久地契與否已不再是關鍵,反而租金收益率、銜接地鐵站效應、公寓設計概念與設施的齊全等,才是投資者買房的考慮因素。也因爲買家不介意購買非永久的房地産,導致當時的永久和99年地契房價的差距逐漸縮小。
在一些國家,屋子使用權最長是70年,新加坡的99年公寓仍然深受外國買家歡迎。這也就是外國買家紛紛湧進本地樓市搶購,推高房價的原因之一。在政府推出多輪降溫措施以抑制炒房後,房價才稍微穩定下來,但隨著政府最近稍微放寬降溫措施,房地産市場近期又熱起來,今年來推出的幾個99年新項目都熱賣,周末看房人潮重現。
正當大家沉醉在購房樂之際,部長的一番話頓時猶如“一語驚醒夢中人”,突然發現購買組屋竟是如此沒有經濟保障,並開始思考:如果非永久地契私人公寓的未來如此不明朗,新的永久地契公寓項目又寥寥無幾,本地房地産還值得投資嗎?未來的轉售市場又會是怎樣的走勢?是否值得花百萬元買個最終價值歸零的公寓?
也有些人爲過去瘋狂的購房行徑及不夠深思熟慮而後悔莫及。有個朋友幾年前購買了坐落于中峇魯的舊樓,他當時是被這富有懷舊感、四層樓高、附螺旋樓梯的三房式單位所吸引,就眼也不眨一下以70萬元買下地契僅剩50多年的老樓。當初他對這罕有的建築設計一見傾心,現在反而覺得自己是如此任性,因爲這樣的屋價可在同一帶買下一個新建的四房式組屋單位啊!
另一個朋友則是受到“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設計新穎”的新思想所影響,賣掉于2003年建成、位于紅山一帶的永久地契公寓,改而買下在同一帶但價格高出許多的99年新建公寓。
盡管大家都在熱議非永久地契房子期滿後的命運,但至今本地還沒有地契期滿公寓的例子可參考。位于第10郵區武吉知馬一帶的路德樓(Lutheran Towers)剩下的屋契少過60年,算是本地屋齡最高的99年地契私人公寓之一。這棟樓高20層的公寓建于1974年,意味著其地契還有56年就期滿,理應可住上一代人,但是這棟公寓的住戶已在爲它的未來擔憂。
屋主擔憂有其理由,99年地契房地産被集體出售的機會較小,集體出售也未必成功。看看另一個屋齡超過40年的珍珠苑(Pearl Bank Apartments),八年內嘗試幾次集體出售都不成功,申請保留計劃也受阻,屋子的“壽命”可否延長還是個未知數。繼續住下去好像跟一顆計時炸彈一起同居,屋契一年一年失去,總有點不安的感覺。有時候,未知數比什麽都還可怕,更加讓人擔心。
不妨研究兩全其美策略
政府或許還沒完善地考慮到這些屋契歸零的問題,畢竟這不是會發生在我們這一代的事,也沒有必要太早做決定,但既然部長已經把話題打開了,不妨研究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又可妥善地執行地契的回收,讓80%以上的國人睡得心安。
無可否認,坐擁永久地契私宅的屋主,就無須面對地契期滿的問題,如果能力負擔得起,誰不想擁有永久地契的房子?這10年來,99年地契的公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場,相信人們已經比過去更能接受購買非永久地契私宅了。
專家一再強調,投資房地産要量力而爲,如果你只能購買99年的屋子,那你就必須接受它在地契期滿後歸零的命運。只要事先做好投資安排,租金回報率一般比較高的99年地契公寓,還是值得投資。何況地契歸零的命運只有在下一代,甚至再下下一代才出現,這一代就不要庸人自擾。
況且,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已不再那麽執著于非永久地契房子不買的想法,未來也可能更傾向于只租不買的生活方式,房子是永久地契與否,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