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不享有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擡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這八個字感動了中國網友,也引發了大家對它背後故事的探究。
公元779年,《唐大和上東征傳》裏曾這樣記載:
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衆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衆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盛唐時期,日本來中國學習佛法,繡在贈送袈裟上的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正是這四句偈語,深深打動了鑒真法師,從而下定決心,六次東渡,到日本傳戒,弘揚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話。
這句詩大家都很熟悉,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全詩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忾的戰歌,戰場上,戰士們舍生忘死、互相鼓勵、英勇無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意思是,怎麽能說沒有衣服呢?來,我們同穿一件。
這句話用 在物資匮乏的當下異常貼切,寓意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怎麽能說沒有物資呢?來,我們給你送來了。
1984年,日本富山縣與遼甯省締結爲友好城市。
2月10日,富山縣向遼甯省捐贈了1萬枚口罩,包裝箱上寫著: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2月11日, 大連收到了 友好城市日本 舞鶴市馳援的物資,箱子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日本人不僅雪中送炭,還送來了中國的詩句,安慰著中國人。
文字的力量更能鼓舞人心,而詩詞,大概是最能言簡意赅地表達情感的媒介,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詩詞,我們的某種心情,就不可以被一語道破。
援引中國古詩,更能讓中國人獲得血脈共鳴,日本的這一做法,既溫暖又高明。
這些詩句寄托了日本對中國的深厚情誼,更體現了日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不少中國人既感動又慚愧。
盡管我們有詩詞大會,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卻很少有詩。
日本伸出的援手,除了表達感謝,似乎也給我們一些啓示。
日本學者遠藤光正所說,在外交場合下“詩文遣詞造句的好壞,接關系到國家的體面和個人的名譽”。
腹有詩書氣自華,沒事兒,多讀點書吧。
有句話形容得貼切:
我勸你多讀書,是在看見夕陽余晖的時候,你可以說: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說:臥槽,這夕陽!臥槽,還有鳥!臥槽,真好看!
作者:喻汀
責任編輯:華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