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場疫情災難,此時的麗江古城早已是人聲鼎沸,沿街商鋪已迎來了好幾批遊客,客棧的老板們悠閑地坐在陽台上喝早茶……但疫情爆發後,這座人氣最大的西南古城,好像被按住了暫停鍵,昔日喧鬧的古城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攝影:天邊的老馬,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
這曾是無數人心中麗江古城該有的模樣,幽靜的小城,藏著人們的詩和遠方。但當她成爲一座“空城”時,你又會開始懷念她喧囂繁榮的一面。
我們客觀來說,從古至今,每一座古城古鎮,都完全做不到人們心中想象的文藝、浪漫、幽靜的模樣。相反今天能夠保留下來的,曆史上都是繁華,商客雲來的地方。
研究我國城鎮曆史發源發現,大部分城鎮是因爲交通、地理環境、商業吸引人氣逐漸形成。比如古時許多小鎮因靠近碼頭,水運發達,依靠交通優勢,成爲一座商業發達的城鎮。也有的是陸地交通優勢,諸如驿站、關卡要塞都很容易吸引人氣建城。
而到了今天,古城小鎮,就更離不開旅遊商業。換句話說,商業化是這些古城古鎮存在的唯一價值。如果沒有經濟價值,最多給你一塊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然後看著它慢慢消失。
就如同你看到的一樣,疫情下的麗江“空城”,終于成爲了你想要的古城模樣,但毫無生機,街道空無一人一定就令人不適。
當然我們不能說,過度商業就一定得是對的。商業和古城文化,它一定得是合理的,互相搭配,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
但對于一個全年出行五六十億的人海大國而言,要在滿足遊客量和保護文化上權衡,其實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特別是對麗江這樣有著數千萬大體量的旅遊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