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就勢
論市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上周宣布以虧損的價格脫售瑞士銀行2.4%的股權,頓時在坊間掀起巨浪。參考過去十年有關GIC的媒體報道和新聞發布,這很可能是GIC首次主動公開一項蒙受虧損的投資。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上周宣布以虧損的價格脫售瑞士銀行(UBS)2.4%的股權,頓時在坊間掀起巨浪。
新聞室內外,大家最關心的是“GIC究竟虧損了多少”。
針對這個問題,GIC發布的新聞稿並沒有直接提供答案,僅說“股權的脫售出現虧損”,同時指出關于瑞銀和花旗集團(Citigroup)的兩項投資,整體仍取得正面的回報。
參考過去十年有關GIC的媒體報道和GIC網站所發布的新聞稿後,發現這很可能是GIC首次主動公開一項蒙受虧損的投資。2010年,它在答複路透社時確認了一項在美國的房地産投資蒙受虧損,但沒有公布投資和虧損數額。
GIC是新加坡政府的基金經理,負責管理我國的儲備基金。從國人的角度設想,GIC投資虧損多少錢理應有所交代。
針對媒體的詢問,GIC表示不披露個別投資交易的細節。
在信息觸手可及的數碼時代,要找出GIC投資瑞銀的一些曆史數據並不難。上網搜索便能知道,GIC于2007年末宣布以110億瑞士法郎(當時約140億新元)投資瑞銀,並于2010年轉換成2億3070萬股,轉換價相當于每股47.7瑞郎。
社交媒體上不少人利用這個數據,與有關消息宣布之前瑞銀的最後閉市價格16.61瑞郎,直接算出一個巨額虧損數字。我們也收到讀者來函詢問GIC的虧損數額。
隔天,路透社引述旗下刊物《國際金融評論》(IFR)報道說,GIC在瑞銀的投資面對超過40億瑞郎(約40億美元或56億新元)的實現和未實現虧損。它指出,保守估算包括股權脫售所得款項、當初投資強制轉換債券賺取的票息、持有股票獲得的股息,以及在瑞銀剩余的2.7%股權的價值。
交代與否GIC或有顧慮
與其讓各種猜測和估算的虧損數字漫天飛,由GIC或政府(政府是GIC的客戶,GIC能透露多少信息也是政府的決定)提供具體的數據、給個說法會不會更好?
GIC要不要給個說法,或許有它的顧慮——會不會影響到未來信息內容披露的程度。GIC此次若決定披露更多信息,未來的交易無論賺錢與否,它是否都得按照同樣的標准作出宣布?這意味著GIC在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將跨出一大步。
或許GIC可以根據個別投資的性質,決定是否要披露更多信息?這麽做會面對的問題是,要如何拿捏說與不說之間的尺度?
下次當國會複會時,GIC的這項投資可能會成爲議員關注的焦點,政府屆時是否能爲國人提供一個讓人滿意的說法,讓人拭目以待。
暫且撇開虧損的確實數據,GIC在瑞銀的投資蒙受虧損是不爭的事實。這項投資一開始就引起不少爭議,早在2010年,媒體已經報道,GIC投資瑞銀蒙受相當大的賬面虧損。
市場人士指出,回頭再看,GIC當年進場的時機不佳,隨著次貸危機進一步發酵,瑞銀和許多其他銀行的股價持續下跌。
之後,銀行業監管加強導致合規成本上揚,銀行也要滿足更高的資金要求,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投資銀行交易上的機會減少,加上發生一系列的金融醜聞,例如瑞銀因交易員的違規交易蒙受巨額虧損,以及因操縱全球利率行爲被監管機構罰款,都沖擊了瑞銀的盈利和股價表現。
GIC投資瑞銀的決定或許得反躬自省,但我們也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投資盈虧
須看長期整體回報率
聯昌國際私人銀行區域經濟師宋生文認爲,不論是哪個基金經理,即便是主權財富基金,也無法避免投資虧損,重要的是基金的長期整體回報率。
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爲“第一理財家”的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One Up on Wall Street”一書中寫道:“十項投資中若有六項表現和預期一致,就能讓華爾街羨慕你了。”
就在GIC宣布瑞銀投資虧損的隔天,GIC宣布了脫售在瑞士牙科産品制造商士卓曼控股(Straumann Holdings)持有的剩余3.4%股權。有媒體根據GIC在2012年時總額爲1億5000萬瑞士法郎的持股,估算它可能從士卓曼的投資中賺取超過6億瑞郎(8億5000萬新元)。
在GIC的一籃子投資當中,相信還有許多賺錢的項目,例如最近股價表現搶眼的普洛斯(GLP),過去一年股價上漲了69%。
GIC指出,它根據整體投資組合來衡量投資表現,並且看的是長期表現,而非一年的回報率。根據去年的年報,在1996年至2016年這20年期間,GIC取得平均每年4%的實際回報率,這期間包括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在瑞銀與花旗的投資。
如果想要避免損失,現金和短期債券投資當然是最安全的,不過具備投資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工具的回報率還抵不過通貨膨脹率,而這是不是我們想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