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抗疫”開打心理戰,稱心理危機幹預也成了抗疫工作的重要一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6日報道,自上月中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開始大量曝光以來,武漢市經曆了紛擾慌亂的一個月。一場史無前例的“封城”行動,加上醫學對疫情仍無法解答的各種未知,讓病患開始擔憂和恐慌,普通民衆也承受不斷加劇的心理重壓。對病毒的恐懼、對病逝者的哀思、被困在家的壓抑,疊加的負面情緒讓原本已嚴峻的抗疫工作再添難度。在全民焦慮的非常時期,社會心理尤其脆弱敏感,維持社會情緒的穩定與健康,是這場抗疫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報道稱,在全民焦慮的日子裏,心理危機幹預也成了抗疫工作的重要一環。近日,中國各地政府機構和民間心理協會與組織陸續設立輔導熱線,協助受疫情打擊的醫護人員、病患和普通民衆緩解情緒問題。
據《聯合早報》報道,心理咨詢師劉一凡過去兩周參與了輔導工作。劉一凡任職于北京一家心理咨詢工作室,現在擔任兩條熱線的志願咨詢師,他擱下平日工作,每天花7個小時投入疫情相關輔導工作。
他受訪時說,很多一線醫護人員連續多日沒休息,爲了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把頭發剃掉,以避免出汗影響衛生;或是穿紙尿褲工作,以免上廁所導致須更換十分稀缺的醫療防護設備。在高壓、緊張的工作日程之上,醫護人員還得克服自身對感染病毒的擔憂;轉身面對病人時,又得以平和、積極的方式鼓勵他們,種種疊加的工作與情感需求,讓醫護人員承受巨大壓力。
劉一凡說,更多時候,來電咨詢的醫護人員最希望得到的是理解與支持,哪怕只是宣泄情緒或學習一些情緒調節的方法。
劉一凡說,撥打心理熱線求助的不只醫護人員、病患或病患家屬,還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民衆。
劉一凡說,在正常情況下,人們背後都有社會支持系統,例如心情不好時能和同事聊天,或是下班後去喝酒,把負面情緒化解掉。但現在,社會行爲大量減少,人們更多是躺在床上和沙發上,大量空閑時間加深了焦慮感。
報道稱,疫情拐點何時到來目前仍難預測,但有調查顯示,隨著人們逐漸習慣並接受疫情下的新生活方式,普通民衆面對疫情的“情緒拐點”已經出現。華中師大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月8日完成的一項針對5600多名湖北民衆的調查顯示,相較于封城後的第一周,第二周感到“高度恐慌”的民衆占比從23%降至10%。該實驗室主任周宗奎稱,上述積極信號意味著普通民衆對一些具體疫情防控舉措和信息公開有了精確的感受。
接下來如何走出陰霾?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彭泗清認爲,一方面,社會情緒的穩定需要公開透明的信息傳遞、防控疫情取得明顯進展、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逐步恢複與及時有效的心理服務;另一方面,個人情緒的穩定,則需要社會支持和個人的心理與認知調適。
2月8日,抗疫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隊員通過電話解答市民的問題。2月7日,由共青團海口市委、海南(海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建的抗疫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入駐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服務隊將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爲人們提供心理支持、疏導和幹預。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