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上期我講述了360創始人周鴻祎大學畢業後,放棄讀研去創業,然而兩次創業在現實世界裏卻並不浪漫,很快無疾而終。
一次創業失敗或許是意外,然而第二次創業也絲毫沒有起色,不僅被投資人騙,還身負巨債。
身心俱疲後,周鴻祎開始反思,他又回學校老老實實的讀研去了,後來去了當時的知名公司北大方正,想學習大公司的運營方式。
去了北大方正,他又遭遇了哪些狀況呢?下面我繼續爲大家講述《顛覆者》吧!
01
周鴻祎天生活躍,剛進公司不久,就急于學習所有的東西,便常常流竄其他部門,對同事在做的東西指指點點,還常找部門領導聊想法,甚至找領導批一台本沒有資格擁有的筆記本電腦。
作爲新人,在公司裏是需要主動,但他的主動跨越了不該有的邊界。他的行爲留給同事狂妄自大的形象,還引起高層領導的強烈不滿,想讓他的直屬領導開除他。
聽到別人的閑言碎語,周鴻祎反省了自己。是啊,剛進公司沒幾天,還沒靜下心來做出點實事就指手劃腳,這樣怎麽能在公司待得下去呢?
于是他主動找到領導,要求去公司最艱苦的地方,驚訝的是領導也真的把他派遣到了最艱苦的地方——新疆,周鴻祎便去了新疆。
當時大家在做一套系統,主要任務是給銀行編系統,需要做人機交互的界面。因爲編程功底非常紮實,他僅僅一周就做出了菜單系統,令同事刮目相看。
接下來他又花了半年時間給銀行做可視化編程,包括所有的對話盒、按鈕、對話框,還把所有的查詢給自動化了。
這個系統主要是他一個人做,當産品完成後,引起了銀行內部和公司的轟動,老板也對他改變了看法。
新疆流放一年後,他終于又回北京了。
02
在方正,很多年輕的新員工喜歡聚在一起抱怨公司提供的住宿條件差,而周鴻祎清楚自己來方正的核心需求是如何創建一家軟件公司,不要太在意外在的東西。
1996年,全民互聯網浪潮已經悄然到來,有人說1996年是BBS狂歡年,中國互聯網的興起還頗具戲劇感。
這一年,有個叫胡泳的記者身負挑選外版書的重任,他不經意間抽了一本美國的暢銷書《數字化生存》,覺得很不錯,便和妻子20天後翻譯完此書,交由出版社出版。
但出版後一開始銷量並不好,于是編輯找到國務院信息辦進行推廣,意外的是不僅讓這本書成爲了當時的暢銷書,還推動了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
周鴻祎在這波浪潮中,也是從玩BBS開始的,很快他便沉迷其中。他發現互聯網的最大驚喜就是免費,曾經花6000元收集的盜版軟件,一夜間似乎都不要錢了。
此外,周鴻祎還通過BBS認識了如今的妻子胡歡,當時胡歡也在北大方正工作,家境不錯,父母都是大學教授。
在方正,周鴻祎覺得工作要踏實,即使別人不願意幹的邊角料的工作,也要認真去做。
有一次,公司派給他一個任務,教政府部門的人使用一個很難用的局域網郵件系統。于是他再次扮演講師的角色,可是驚訝的發現他認爲非常簡單的技術,對于小白來說卻很抓狂。
怎麽辦呢?
他意識到必須讓系統變得簡單好用,小白用戶易于掌握。自然而然地,他想到了曾經研究過的簡單的遊戲界面,沒有說明書也知道怎麽使用。
有了想法後,他立刻把這個郵件系統做成一個簡單的圖形界面,後來這個産品受到了用戶的一致贊歎,並且周鴻祎的名字再次在公司流傳開來。
03
大受鼓舞後,周鴻祎想做一套面向普通人的互聯網郵件系統,因爲那個年代國內的郵件系統並不好用。
他向老板周甯提出了想法,但是被拒絕納入公司總體規劃內,不過周甯支持他組個小團隊開發項目。周鴻祎給這個項目起名爲“飛揚”。
當時中國的互聯網正在蓬勃發展,出現了即時通訊ICQ和聊天室,然而周鴻祎身對新事物卻不敏感,眼界也不夠寬。
他甚至把開發的“飛揚”系統論壇上,類似聊天類的版塊給關了,而這些版塊給論壇帶來的流量又是很大的。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周鴻祎又犯了幾個技術員容易犯的毛病。一個是分不清哪個是用戶的需求,功能太多不專注,卻沒有把最該做好的事情做好。另一個是過于重視遊戲界面,忽略了功能性。
而導致這個項目最終無疾而終的最終原因是,公司的業務主流是傳統的出版印刷,領導們不懂互聯網。他們對周鴻祎想通過免費郵件,獲取企業用戶的互聯網戰略不認可。
看來,領導的眼界決定了公司的命運。他覺得和不懂互聯網的領導講戰略,簡直是雞同鴨講。
在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精髓在于獲取少量的用戶這種想法非常超前,一般人都很難理解。
再後來,周甯再次安排周鴻祎去新疆解決棘手的問題,“飛揚”項目被迫停了下來。
04
在新疆工作期間,他開始琢磨中文上網,就是做一個中文網址軟件,想去什麽網站就直接輸入中文名,不用再輸英文網址去訪問。
當他把這想法向公司提出後,不懂互聯網的領導卻很茫然。
此時,周鴻祎覺得公司不能與時俱進,自己的想法得不到重視,失望之下他辭去了月薪7000元的高層職位。
1998年7000元的工資可是高工資了,很多人覺得他太能折騰,放著高薪不要簡直自討苦吃。
離開方正後,周鴻祎帶著方正的兩位同事,在中關村的一間出租屋裏,開始了又一次的創業。
出租屋極其簡陋,沒有窗戶,白天辦公晚上搭床,吃住都在裏面。但是周鴻祎樂觀的覺得,這不正像他喜歡的喬布斯的“車庫式”創業嗎!
幸運的是新婚妻子胡歡非常支持他,把自己的工資拿來貼補他創業。
那年,他28歲。
05
隨著團隊人員的增加,爲了節省租金,周鴻祎把公司從中關村搬到了郊區馬連窪,後來注冊了因特國風公司,隨之而來又遇到所有創業面臨的資源匮乏問題——沒有資金,甚至連辦公電腦都不夠用。
這時方正的老上司周甯出現了,他建議周鴻祎去方正倉庫的廢舊物資裏找點需要的。于是周鴻祎去倉庫搜集了一堆設備,又去中關村買了CPU和主板,攢了幾台電腦。
解決了辦公電腦的問題,他又爲沒錢托管服務器和帶寬而發愁,幸運的是恰好這時,新華社讓他幫助寫一個郵件系統,並付了幾萬塊錢,還同意幫他解決帶寬托管問題。
這次有貴人相助還得益于他在方正時,做的無疾而終的“飛揚”郵件系統發揮的余熱。
有了公司名,接著就是給開發的網站起名了,這次起名頗具戲劇性。
當時有個叫8848的聯邦軟件,周鴻祎覺得連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都被當成名字了,幹脆把網站也起個數字名吧!
大家一番討論無果後,周鴻祎急了,脫口而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起個名字再說啊,于是靈光一現,叫3721也不錯。
于是,這個網站就真的起了3721的名。
06
作爲公司創始人,周鴻祎除了抓開發,還要到處推銷,然而他的項目並不被看好。
一位朋友告訴他,中文上網項目需要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實力,而他這個小公司做比登天還難,如果微軟和思科想做這塊的話,分分種秒殺他。
周鴻祎聽了非常擔心,但隨即一想,中文上網外國也不擅長呀,便寬了寬心。
此外,周鴻祎做免費的中文上網項目,在當時讓人難以理解,很多人覺得他在自娛自樂。
當時他的鄰居公司中有後來著名的聯衆遊戲公司,因爲經常有人去聯衆考察,周鴻祎就抓住機會邀請他們來自己的公司看看,有一次差點遊說成功263公司投資。
屢屢碰壁後,周鴻祎意識到公司不能再設在郊區了,尋找投資太不方便,于是他把公司搬到了中關村的黃金位置,房租還是用公司10%的股價抵的。
這和喬布斯創辦蘋果之初的經曆很相似。喬布斯曾向一家商店提出,拿蘋果公司的股權換取一些零部件,可是被拒絕了,後來那個商店的店主一定追悔莫及。
創業初期最大的尴尬就是沒錢,此時的周鴻祎已經彈盡糧絕,後續的推廣、發工資面臨的窘境刻不容緩,他只能硬著頭皮到處找錢。
1999年6月,3721客戶端發布,兩周之後類似的産品就出現在市場上。
互聯網這個行業,在中國創意似乎並不是最重要,如果不能建立高高的壁壘保護自己,創意會很快被人抄襲。而互聯網發展又要分秒必爭,最先有創意的公司,很可能淹沒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同質化的産品要想在市場上勝出,第一步就是誰先融資成功。
3721的競爭對手步行,找到聯想融資,正在洽淡合作,周鴻祎聽說後就急了,也趕緊去找了聯想。結果聯想既沒有投資3721,也沒有投資步行。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兒吧。
周鴻祎在大學創業失敗兩次後,來到了北大方正,本想著好好學習公司經營之道,沒想到滿腹才華的自負,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在他踩了很多新人剛剛踏入社會的坑後,迅速調整自己,踏踏實實的做實事,終于贏來了公司的尊重。
然而他想在公司平台上盡情發揮創意時,卻總不被高層領導接受和理解,于是他只好離開方正去創業。
沒有條件創業,他想盡辦法創造條件也要創業。沒有人天生懂管理、懂營銷,創業者必然會遇到各種舉步維艱的難題,而周鴻祎的創業之路異常艱難。
雖然他盡力抓住各種機會去找投資人,但是不懂方法的他卻屢屢碰壁。
創業者們就是在逆境中逐步自我成長,那周鴻祎後來怎樣融到資的呢?怎樣打敗強大的競爭對手,使3721勝出的呢?
敬請關注我的下一期解讀吧!
更多文章解讀請翻閱我前面文章。
來源|作者:十裏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