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東南亞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旅遊業發展得最成功的花園城市,早期很多中國人出國看世界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如今的新加坡依舊魅力四射,充滿現代感的摩天高樓和花園在這座城市湧現。對于大多數遊客來說,濱海灣花園、聖陶沙、金沙酒店、魚尾獅公園和牛車水都是必去的打卡點。其實,這座城市還有很多值得遊玩的地方,只不過大多數遊客來去匆匆,沒有來得及品味多元文化細節處的小衆之美。
新加坡鬧市裏隱藏著很多精美的教堂,它們風格各異,成爲獨特的風景線。這些教堂都不是熱門景點,只有有心人才會停下腳步欣賞。
Armenian Church,中文叫亞美尼亞教堂,位于新加坡于禧街,旁邊是美國大使館,這是一片以教堂爲主體的白色建築群,教堂前面是一個草地花園,各種熱帶草木一年四季蓬勃生長,一派綠意盎然。
亞美尼亞教堂始建于1835年,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亞美尼亞街就在教堂的後面。這座教堂是由居住在新加坡的十二個亞美尼亞家庭共同出資,專門爲第一位亞美尼亞修道士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建造的,設計這座教堂的建築師叫George Coleman,是位愛爾蘭人。
新加坡開埠之初,很多外國人前來尋找商機,來自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人也隨浪潮而來,成爲新加坡的少數族裔,亞美尼亞教堂從建成之日起就成爲它們的活動中心。
亞美尼亞教堂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基督教堂,雖然圍牆外是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這裏卻保留了不受凡塵俗世侵擾的意境。
教堂的大門向市民和遊人敞開著,沿著小徑前行,看不到行人和工作人員。這座花園式教堂細節搭配很別致,綠茵茵的草地適合舉辦婚禮,茂盛的熱帶樹木使這裏即使在夏天也不覺得悶熱。
教堂面積不大,內部沒有複雜的雕刻和裝飾,白色的牆體襯托黑色調和木色調诠釋簡單的幾何美學。
最初,這裏的牧師都是亞美尼亞人,進入二十世紀後,在新加坡居住的亞美尼亞人日益減少,最後一任亞美尼亞牧師也在三十年代離開了。現在,這座教堂成爲開放性景觀,用途變得廣泛。在這座教堂的門口有一句信約,表達了不分種族,團結一致建設美好新加坡的願望。
教堂花園的一側是墓碑群,過去,居住在新加坡的亞美尼亞人以死後能夠在此下葬爲榮。
值得一提的是,Miss Joaquim(卓錦女士)作爲新加坡國花的發現者就長眠在這裏。雖經曆過漫長年月的洗禮,墓碑群各座墓碑上的雕刻依然清晰、精致,無聲訴說著一百多年來的曆史。
贊美坊教堂,也叫贊美坊廣場,英文名CHIJMES,位于維多利亞街,起初我並不知道這個地方,有一天從居住的地方出發,打算前往地鐵站的時候路經這裏,被教堂純白色的色調和雄偉秀麗的外表深深吸引,遂決定進去觀光。
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建築,新古典式風格在周圍現代化摩天高樓的映襯下獨樹一幟。這座教堂原名叫聖嬰耶稣修道院,環教堂四周廣種草木,看起來不像教堂,倒像一座精致的花園。
教堂附近有很多高檔餐廳和娛樂場所,因此總是可以看到一些不同膚色的人從中間連接處的門洞穿過。
贊美坊教堂現爲新加坡的曆史古迹,不過並不是大衆化景點,因此很難得見到外國遊客。
這片建築群由新加坡舊國會大廈的設計師設計,最先建造的古德威爾屋(Caldwell House)曾經是新加坡市政秘書級官員居住的地方,後來一度成爲修道院和院長居住之處,孤兒院和教堂是後來擴建的。
時日變遷,建築群日益老化,展露滄桑面容,現在看到的白色外衣是2014年重新粉刷過的。凝望這片宏偉的建築,七彩斑斓的玻璃窗和細節處的雕刻讓人贊歎不已,這絕對是建築界的藝術精品。
海風徐來,綠意悠悠,庭院內的美景讓人忍不住按下相機快門。穿過花園,進入長廊,四周寂靜無聲,長廊的地板是複古的花團圖案,襯托白色建築既顯古典氣息,又彰顯小清新氣質。
這裏是個適合寫生的地方,也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樂遊新加坡,不走尋常路,細節處的雅致,讓旅程多了很多意外的收獲,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