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二戰結束後,伴隨著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興起,大量的民族國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使得世界版圖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某些民族國家在獨立後不久便走向消亡,以至于今天再難發現其蹤影。這樣驟興驟亡的國家並不鮮見,其中,在東南亞安汶島上建立的小國南馬魯古共和國,堪稱典型代表。
安汶島是印尼馬魯古群島南部重要的島嶼,以島上雨量充沛得名(安汶在當地語言中意爲“露水”),又稱安波那島,位于班達海北部、塞蘭島西南11千米處,地處班達海與太平洋之間的航路要沖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安汶島面積813平方千米。人口約82.6萬(1995年),居民大多數是安汶族,主要信仰基督教。
安汶島土壤肥沃,因盛産香料而聞名于世,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日漸成爲西方殖民者競相爭奪的目標。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擊敗特爾納特及蒂多雷蘇丹後,正式占據安汶島,並壟斷當地的香料生産和貿易,由此賺得盆滿缽滿。葡萄牙人的巨大成功引起其他殖民帝國,尤其是荷蘭的嫉妒,所以近百年的爭奪後,安汶島又落到荷蘭人的手中,時在明朝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
荷蘭占有安汶島後,接管葡萄牙先前開展的香料生意,同樣大賺了一筆橫財。爲了能壟斷這項獲利頗豐的貿易,荷蘭在占有整個印尼後,宣布除安汶島外,禁止其他地區再種植香料。荷蘭人的做法引起英國的敵視,在此後200余年的時間裏,兩國多次在當地交戰,導致安汶島數度易手。直到1814年,安汶島才徹底被荷蘭人掌控。
荷蘭人占有安汶島後,爲了能永久、安全地從事香料盛産和貿易,遂在島上推行有別于印尼其他地區的統治政策,給予原住民相當大的自由權和經濟權益,並在文化上實行同化政策。正是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安汶人不僅改信基督教,跟荷蘭人保持著相對融洽的關系,而且與普遍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尼其他地區隔閡越來越深,從而爲後來的沖突埋下伏筆。
二戰期間,荷蘭殖民帝國遭受重創,包括安汶島在內的整個印尼,一度淪爲日本的占領區。在此期間,日本占領軍首腦今村均積極扶植印尼民族運動領袖蘇加諾,不僅任命他爲首席顧問和宣傳家,而且還假意許諾幫助他實現獨立建國的夢想。所以,等到日本投降後,蘇加諾便在支持者的擁護下宣布印尼獨立,並對包括安汶島在內的原荷屬殖民地提出主權要求。
然而,將印尼視作“命根子”的荷蘭,並不甘心就此結束殖民統治,遂在英國的幫助下,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間,接連發動三次大規模的對印尼戰爭,意圖將新生的獨立政權扼殺在“搖籃”中。然而,由于印尼軍民的同仇敵忾,荷、英聯軍連戰連敗,最終只能默認事實,就此結束在當地的殖民統治。按照戰後簽署的協定,安汶島必須交由印尼政府管轄。
然而,安汶人跟荷蘭親密日久,早已認同自己是荷蘭國王臣民的身份,並不樂意接受一個異教徒政權的統治。更何況,在三次荷印戰爭中,大量的安汶人加入到荷蘭軍隊中攻擊印尼軍隊,事後難免會遭到清算。正因如此,在荷蘭人匆匆撤走後不久,安汶人的領袖便在1950年4月25日宣布建立南馬魯古共和國,並繼續承認荷蘭女王對該地的統治權。
對于安汶人的選擇,荷蘭雖然表示贊賞,但卻無力提供足夠的支援,而印尼則將其視作是反叛之舉。正因如此,在南馬魯古共和國成立3個月後,蘇加諾政權便派出大軍進行圍剿,並在當年11月初擊潰叛軍主力,占領安汶全島。至此,南馬魯古共和國成立僅半年時間,便被印尼政府軍消滅。
南馬魯古共和國覆滅後,政府官員們大都流亡到荷蘭組建流亡政府,並在此後多年一直呼籲國際社會制裁印尼的侵略行徑,幫助他們複國,但收效甚微。與此同時,部分殘軍出于對印尼政府的敵視,便流竄到群山密林當中打遊擊,除了繼續抵抗政府軍圍剿外,時不時還會下山劫掠財物、綁架壯丁入伍。由于叛軍藏身之地山高林密、地勢險峻,所以印尼政府軍用了整整12年時間才將他們剿滅。
資料來源:《印度尼西亞史》、《列國志: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