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檔日本的節目,確實讓我大跌眼鏡。裏面有一個“媽寶男”火了,簡直就是現實中《都挺好》蘇明成的升級版。
這個“媽寶男”今年33歲,畢業于日本名校東京大學,本是一個高材生,但他畢業後,沒有進行和社會接觸的工作,而是成爲了一個家教,通過網絡在自己家裏上課。每個月收入7萬日元(約人民幣4540元),顯然,這個收入在高物價的日本是不夠用的。
他的媽媽每個月都會接濟他2萬日元(約人民幣1296元),還承包了全部的生活起居費用,衣服都是媽媽先替他挑選好,他滿意的話,媽媽就去付款。
節目組問他對“啃老”的想法是什麽?
他的回答是:“啃老也沒什麽不好,這是一個團隊的關系。”
因爲經曆了一次海浪的沖擊,小鹬很害怕,不再敢出去覓食,而媽媽也拒絕繼續餵食。在媽媽的鼓勵下,小鹬最終還是勇敢地走了出去。
動物都知道要讓孩子去面對風浪,去獨立成長。有一句古話: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很重要,但是教育的方法更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親密”和“獨立”是矛盾嗎?並不是!
有個朋友說,我們這一代父母挺不容易的,接觸的育兒信息太多,正說的反說的都有,讓人無所適從。一種聲音是,孩子需要父母親密的陪伴,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發展健全的人格;另一種聲音是,孩子需要從小培養獨立性,不然長大了難以適應社會,會造成“公主病”“媽寶男”。
確實,“獨立”和“親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兩個關鍵要素。仿佛大家都覺得這是兩個對立的詞,常常疑惑到底要怎麽做才是對的?
實際上,“親密”和“獨立”並不矛盾,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心理上親密,生理上獨立。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搞反了,變成了父母和孩子“生理上親密無間”,但和孩子的心理反而是“孤立”的。
心理上親密,指的是情感上的鏈接,是一種牢固的安全感,是孩子心理知道“爸媽永遠會在那保護我”的踏實和笃定。這種情感的建立,並不是要每天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而是給孩子足夠的精神養分,包括理解、尊重、鼓勵等。
生理上獨立,想必不難理解,就是該孩子自己做的事由孩子自己去做,尤其是一些分內的家務事,我們可以鼓勵、幫助孩子獨立成長,但是不能代替孩子成長。
- 9-13歲:重點關注獨立思考能力
9歲的時候,是孩子獨立而執著的年齡。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我們在家要允許孩子獨立發表意見。即便孩子的有一些言論比較幼稚或者不理性,我們首先是要贊賞孩子能夠獨立思考,然後以成年人的經驗給孩子分析個中緣由,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打壓孩子的想法,搞家長一言堂。
- 青春期:重點關注獨立的價值觀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脫離父母,樹立自己的形象,獨立是孩子整個青春期一直在追尋的東西。一個孩子在整個青春期所做的一切,都在尋找自我、界定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宣告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獨立的價值觀。
獨立的價值觀是指,對生活、世界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底線。當然,獨立的價值觀不是靠父母壓給他的,而是跟孩子做朋友,用心地交流、溝通獲得的。
- 其次,及時敏銳地回應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心理營養
心理的親密關系是孩子願意走向獨立最重要的基石。那怎麽做到心理親密呢?我想就是要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這是孩子一生的底層代碼。
我們知道,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有5個。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地接納;第二個心理營養: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第四個心理營養:肯定、贊美、認同;第五個心理營養:學習、認知、模範。
在這5大心理營養中,安全感對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尤其重要,因爲孩子擁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在心理上真正獨立。當孩子從媽媽溫暖的子宮出來,新的環境、新的人、新的生存技能的學習,這一切都會讓他覺得非常無助。于是,他們會用自己的哭聲、肢體動作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來尋求幫助。
這個時候,父母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他慢慢就會明白,他的聲音是會被聽到的,他的交流是被重視的,他的需求是有價值的,他可以依賴他的父母來尋求安慰和幫助,他可以相信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這種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愛和信任的基礎,也是孩子邁向獨立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