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怡 倪浩 胡雨薇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雲怡 倪浩 胡雨薇】據甘肅省衛健委5日晚間發布消息,3月2日至3月5日,311人先後乘商業包機由伊朗到達蘭州,均已全部隔離。3月5日該省新增1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均在省級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甘肅省衛健委6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進一步確認稱,最新的11例境外輸入病例均來自4日和5日兩趟由伊朗飛抵蘭州的包機。不過,據多名親曆者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的描述,兩趟航班機上均采取極其嚴格的防疫措施,乘客從下機、入關到抵達集中隔離地點,整個過程與外界無任何接觸。
從德黑蘭登機口到蘭州隔離點,全方位無死角防疫隔離
在伊朗留學的女學生王倩是5日乘包機抵達蘭州的乘客之一。她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回憶稱,4日在德黑蘭機場時,所有人在登機梯口前都被要求更換戴上專業的口罩,且口罩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幫助乘客佩戴,乘客本人不得觸碰口罩。戴好口罩後,所有人還需要去消毒洗手。做完消毒處理後,每個人領取檢疫號碼、測量體溫,體溫沒問題才可以登機。“在這整個過程中,只要是排隊,人和人之間都必須間隔1.5米”。
“在飛機上也有至少七八名工作人員。因爲沒有名牌,所以不知道哪些是航司的服務人員,哪些是醫生,但所有人都穿了防護服,佩戴護目鏡。我們被告知飛機上有醫生,不過不知道具體有幾個。”王倩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介紹說,飛機上所有乘客都間隔而坐,中間留下空位。當自己入座後,有工作人員專程提示她,飛行期間不能用餐,最好不要摘下口罩,一般情況下也不要上衛生間,因爲這些都是可能導致感染的危險行爲,所以每人只發了兩瓶水。“整個過程都很細心、很專業,讓我非常感動。”
飛機5日下午抵達蘭州後,所有乘客被要求暫時不要下機,由防疫工作人員登機逐個用體溫槍測體溫,數名體溫異常者隨即被帶離飛機。同乘這一航班的李小姐告訴《環球時報》,測溫結束後,體溫正常者分兩三個人一組,攜帶健康申請表陸續下機,並再次與等候在機場的防疫工作人員確認個人信息,並再次測量體溫。入境後,每20人搭乘一輛早已等候在此的防疫大巴,前往集中隔離點。
據伊朗當地中國人介紹,商業包機報名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電話聯系使館報名,二是通過郵件發送申請表,三是直接通過微信公衆號登記報名。此外,中國駐伊朗使館還專門建立兩個微信群組,爲滯留在伊的中國公民解答關鍵問題並通報重要信息。據了解,由于時間短、信息多,整個協調和登記的工作十分龐大與複雜。
“我記得最終登上包機的那一刻,看到飛機上一面面小國旗,還有工作人員防護服上寫的‘中國加油’,我感到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來了,終于踏實了”,張明對記者這樣感慨道,“那種感受就好像是在外面的小孩子突然看到母親,一下子撲進她懷裏的感覺。”張明稱,第一批回國的中國人共有146名,基本上都是來自在德黑蘭和庫姆留學的中國學生。
還有五百余名滯留中國公民等待回國
據被留觀的伊朗包機乘客介紹,抵達蘭州的三百多人中有不少人並非蘭州本地人,隔離14天後他們該以何種方式返回居住地,目前尚不清楚。有乘客對記者稱,聽說屆時會有專人接回居住地,不乘坐公共交通,但現在尚不能證實。據甘肅衛健委告訴《環球時報》,留觀者隔離14天後,將會根據醫學檢測檢查情況做進一步安排。
而在德黑蘭,還有不少中國公民在等待更多商業包機帶他們返回祖國。已登記報名的伊朗中國公民老七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目前滯留在伊朗並已報名希望回國的中國公民還有大概540多人,但由于人員來自伊朗不同城市,在國內的居住地也十分分散,需要合理分類確定路線,使館和航司的工作量極大,“再加上伊朗又是被制裁的國家,所以包機事宜進展會比在其他國家慢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