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新加坡將投入超過600億擴充和更新地鐵網絡!
在本次國會關于預算案的辯論中,新加坡交通部(MOT)宣布了多項措施,爲新加坡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交通環境!
地鐵:未來十年將投入超過600億
新加坡交通部將在未來十年投入超過600億元,用來擴充、更新和維持本地地鐵網絡。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3月5日在新加坡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交通部開支預算時表示將致力于確保新加坡的公共運輸保持在世界前列水平。
新加坡交通部將在未來十年完成多項地鐵工程:
2023年完成湯申東海岸線(Thomson-East Coast Line)第四階段和東北線(North East Line)延長線;
2024年完成濱海市區線(Downtown Line)延長線;
2025年完成環線(Circle Line),讓它成爲完整的“一個環”;
2028年完成裕廊區域線(Jurong Region Line)和2029年完成跨島地鐵線(Cross Island Line)第一階段。
屆時,新加坡的地鐵網絡將從現有的230公裏增加到360公裏,地鐵網絡連通性將達到或超越香港、東京和紐約的水平。到了2030年,80%新加坡人的住所都將在地鐵站的步行距離以內。
許文遠也說,南北和東西地鐵線,以及武吉班讓輕軌列車的翻新工程也將在2023年完工,交通部也計劃下來翻新東北地鐵線和盛港榜鵝輕軌列車。
地鐵:東北地鐵線將試行“優先車廂”
此外新加坡交通部還將成立“新加坡關懷乘客委員會”(Caring SG Commuters Committee),協助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交通環境,並在東北地鐵線試行“優先車廂”(Priority Cabin)。在這項爲期一年的試驗中,列車中央的兩節車廂將進行改造,更適合年長者、孕婦、輪椅使用者、殘疾人士和有年幼孩童的父母使用。
而新成立的“新加坡關懷乘客委員會”由新加坡公共運輸理事會(Public Transport Council)主席馬格納斯領導,將以2017年8月開始的“新加坡關懷乘客運動”爲基礎,同通勤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一起,探索如何加強關懷通勤人士。委員會將在一年內向交通部提交報告,分享他們的發現並且提出建議。
此外,協助視聽障礙者和輪椅使用者的MAVIS手機應用程序試驗計劃也將延長三年,並擴大至所有139和141號巴士。
MAVIS手機應用程序由新加坡交通部管理下的陸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與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合作推出,2019年1月至7月展開首階段試驗,139號路線和141號路線的三輛巴士安裝了輔助科技。前者途經新加坡新協立綜合設施(Enabling Village),後者則經過新加坡視障人士協會(SAVH)。
電動摩托車:4月起大功率電動摩托車獲准行駛
今年4月起,1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電動摩托車可向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注冊獲准在公路上行駛。這能爲新加坡人提供更多綠色出行選項,摩托車主也能爲綠化環境盡一分力。
同時最高時速每小時50公裏的電動摩托車也將獲准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根據目前規定,10千瓦以下的電動摩托車才能在公路上使用,電動摩托車也不允許上高速公路。
此外新加坡還將調整路稅計算方式以反映車輛的效能。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早前在財政預算案宣布,電動摩托車每年需繳納200元的附加稅,以確保和等效內燃機摩托車所支付的燃油消費稅相等。
這項措施將從明年1月起,在三年內分階段實行。所有車主必須考獲2B、2A和2級駕照才能駕駛電動摩托車,交警也將探討現有的摩托車駕照考核內容,並在必要時加入針對電動摩托車的課程內容。
腳踏車:腳踏車道網絡2026年將擴大到1000公裏
而爲鼓勵公衆減少用車,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將加快腳踏車道的建設:2026年全島的腳踏車道網絡將擴大到1000公裏!同樣80%新加坡人的住所距離最近的腳踏車道步行時間不到5分鍾,初步預算將耗資超過十億元。
此前新加坡交通部計劃在2025年新加坡將擁有750公裏的腳踏車道。此後又將把這個目標提前兩年,在2023年底之前把腳踏車道擴大到800公裏。如此新加坡腳踏車道密度可媲美丹麥的哥本哈根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等綠色出行先驅城市。而到了2030年時,新加坡腳踏車道總長將達到1320公裏。由于一些工程可能需要縮窄道路或改造排水道設施等,交通部正同其他機構合作,探討解決方案。
作爲先期規劃,新加坡交通部將逐步在多個市鎮如後港(Hougang)、金文泰(Clementi)、武吉巴督(Bukit Batok)建設腳踏車道,加強連通性。大巴窯(Toa Payoh)的腳踏車道建設工程將于2021年啓動。芽籠(Geylang)和女皇鎮(Queenstown)連接現有公園連道,通往市中心的腳踏車道將在2021年完成。
新加坡交通部認爲腳踏車道網絡的擴大將讓新加坡人可以更常通過腳踏車道在市鎮間通行。活躍通勤設施使用者也能享有無縫的騎行體驗,減少行程中的幹擾。而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人必須養成良好的道路使用習慣,各種交通工具使用者都需要爲他人著想。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也坦承全島主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延誤。盡管如此,許文遠認爲應該善用這個特殊時期做好准備,幫助企業和員工發展,並繼續推進基礎建設計劃。同時政府將密切關注疫情情況,如有必要將考慮提供進一步援助。
而另一項備受關注的新柔地鐵項目,許文遠指出,新馬兩國原計劃在今年4月達成協議,而馬來西亞近期的政局變動,或將進一步拖慢工程進度。
新柔地鐵項目不能無限期暫停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在2018年簽署雙邊協定,興建新柔地鐵系統(Johor Bahru–Singapore Rapid Transit System)。兩個終站分別設在新加坡兀蘭(Woodlands)北部以及馬來西亞柔佛的武吉查卡(Bukit Chagar)。
新柔地鐵原定2019年動工,預計2024年12月啓用。不過,2018年5月馬來西亞大選後,執政的希望聯盟多次要求暫緩這項計劃,以便馬方有更多時間檢討計劃的範圍和成本。
許文遠和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陸兆福在2019年5月簽署補充協定,同意從2019年4月1日起暫停新柔地鐵計劃六個月,至2019年9月30日。
馬來西亞方面此後第三度要求展延這個項目,修改協定內容。許文遠2019年11月在新加坡國會答複詢問時指出,本著雙邊合作的精神,新加坡同意馬來西亞的要求,進一步延長暫停期限。但兩國須在今年4月30日前簽訂經修改的新柔地鐵雙邊協定,以及SMRT企業與馬來西亞國家基礎建設公司(Prasarana)關于成立合資公司的協定,和特許經營協定。
因此在3月5日,許文遠再次強調,盡管馬來西亞近期的政治局勢發展會影響新柔地鐵的建設,但項目不能無限期暫停。
雖然我們仍致力于與馬來西亞合作,設法推動項目,但項目不能無限期暫停。我們期待早日聽到馬來西亞方面的消息。
針對目前新柔關卡阻塞的問題,許文遠表示交通部雖然正擴大關卡設施,並改善兩個關卡在繁忙時期和非繁忙時期的交通分布,但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需要依靠建設新柔地鐵。
新柔地鐵,人民迫切需求
新馬邊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邊境之一,目前新加坡與柔佛之間有兩條跨越海峽的陸上通道:一是新柔長堤,二是新馬第二通道。其中新柔長堤承擔了兩地大部分的人流往來。而一旦新柔地鐵啓用後,往返新加坡兀蘭北站和馬來西亞新山武吉查卡站之間,僅需5分鍾車程。
兀蘭和新山關卡交通阻塞已是家常事,兩地上班族每天在邊境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新柔地鐵有望加快民衆往來,在某種程度上縮小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據悉,這條跨國地鐵落成後,在高峰時段可載運6萬人次往返,分擔新柔長堤約三分之二的人流。這對緩解新柔長堤的擁堵情況,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對于新柔地鐵建成後,對于馬方來說是否會大大加強“新加坡旁”的優勢,讓新山市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分析人士指,這是顯而易見的!對打算在新山投資置業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好消息。
同時新柔地鐵也將惠及新加坡,增加新加坡政府要把兀蘭打造成爲“北部之星”的吸引力。未來新加坡人去對岸消費、遊玩、工作,甚至求學和養老等,都將更加方便。這等于大大擴展了新加坡人的生活空間,同時可降低生活成本。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
關注南洋時訊離新加坡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