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外婆的一場大病觸發楊涴淩思考本地老年長期照護的需求缺口,更促使她放棄人人眼中的“鐵飯碗”,自行創業。
楊涴淩(41歲)原是經濟發展局(EDB)一名掌管區域業務的主管,負責招商引資及招攬人才。
在政府機構服務15年,楊涴淩返回新加坡前,被派駐美國芝加哥、香港和上海。
若不是三年前外婆一場與死神搏鬥的大病,楊涴淩不曾想過放棄穩定的工作。那一年,外婆因感冒感染肺炎被送入醫院加護病房,“當時我們都以爲阿嫲快不行了。所幸她很堅強,挺了過來。”
外婆在加護病房14天,出院以後,又是另一場搏鬥。
楊涴淩深刻記得,母親、阿姨與舅舅四處尋找符合資格的護士,以協助照顧休養中的外婆,前後花了三周。
“我每次回想都不禁自問,如果當時盡早找到幫手,阿嫲會不會康複得更好、更快?”
家人最終是透過一家私人護理機構找到兩名合格的護士。基于急迫需求,家人無法多花時間深入了解護士的資曆,無奈接受每個月高達五位數的費用。
當初家人透過私人護理機構雇用護士,該機構無法提供任何與護士有關的資料,“我付了錢,卻不知道自己將得到什麽樣的服務,我認爲這不合理。”
很巧的是,正當她思考如何解決這樣的社會需求時,父親的一個朋友是天使投資者,“他問我是否考慮過創業。我好奇問對方有何想法,他提出醫療照護。”
平台注重三大事
雙方一拍即合,于是有了亞洲博愛集團(Caregiver Asia)這個媒合看護人員和病人與家屬的網絡平台。
創立這個平台,楊涴淩首重三件事:資訊透明、及時回應與可負擔。
每一名願意提供醫療照護服務的看護人員可以上網免費登記,注明個人資曆、收費、時間等。“一名每小時收費80元的不見得比120元差,端看個人需求。”楊涴淩說,公司不介入制定收費,一切由市場供需決定,但公司確保所有資訊都是公開透明的,賦予病人與家屬選擇的權力。
爲了保障看護人員和病人與家屬,公司在每一次服務結束之後才結算款項。
創業初期,資金有限,楊涴淩原本打算讓病人與家屬直接付費給看護人員。她拜訪過大部分提供看護課程的學校和衛生部,最常聽到的一項建議卻是必須建立付費機制。
原來本地曾發生不少看護人員登門提供服務之後收不到錢的窘況。楊涴淩解釋,“病人與家屬不是惡意的,可能是子女忘了或老人家身上只有千元大鈔諸如此類的情況。”
除了在網絡平台搜尋,病人與家屬可透過電話預約,集團也設了一支24小時熱線,協助家屬應付緊急狀況。三個管道的行政收費分別是9%、15%和20%。
正式推出短短兩年,團隊由四人擴增至20人,楊涴淩透露,目前每周有400人在平台上登記,包括看護人員和病人與家屬。集團今年第一季的營收已是去年全年的紀錄,說明這個市場需求殷切。
業務開展初期,楊涴淩和團隊親自一一面試和核證在網絡上登記的看護人員。現在集團和專門提供背景與資曆篩查的服務業者合作,進行把關。
不向看護人員收取中介費
在創業的這兩年,楊涴淩發現具備合格證照的看護人員大部分是女性,不少在30歲前結婚成家之後因無法兼顧而放棄執業。“我們的平台不僅要賦予病人與家屬選擇的權力,也希望協助離開職場的看護人員有機會再貢獻所學。”她強調,集團不向看護人員收取中介費。
楊涴淩說,外婆在世時有一名夜間看護。爲了照顧患有腦性麻痹(cerebral palsy)的兒子,這名看護唯有等兒子睡著之後,才外出工作養家。“我最驚訝的是,這名夜間看護每個月還得繳數百元的中介費給護理機構。”
除了打破老人居家長期照護市場的一貫做法,楊涴淩指出,一般人對長期照護的理解偏向與醫療有關,事實上,不少是個人日常生活照料及陪伴。
她分享,在平台登記最年長的是82歲。由于缺乏合格證照,這名82歲的登記者不能提供專業護理服務。他定期陪伴一名91歲的老人家到醫院複診。“他受過高等教育,英語溝通無礙。每次複診之後,他回家轉告病人家屬有關醫生和護士的囑咐。”
市場存在各式需求,但護理機構能提供的有限。楊涴淩觀察,本地更是缺乏照護失智老人的一套標准。
楊涴淩坦言有家族病史,她說:“看著身邊最親的人漸漸發病卻愛莫能助是一個極度令人心痛的過程。”
爲此,集團自創業初期即投入資源與新加坡失智症協會(ADA)合作,需要時免費提供看護人員。“我們無法根治失智症,但可以透過一些療法減緩發病。”
爲了鼓勵有興趣者加入看護人員行列,集團和職總恒習中心(NTUC Learning Hub)合作開發了兩套學習方案,一套是與衛生有關的線上基礎課程,另一套是助理看護課程。
經由過去認識的合作夥伴牽線,創業短短半年,楊涴淩已跨入美國市場。她指出,我國市場小,競爭激烈;美國市場大,挑戰是必須符合當地醫療資訊保護法規。
除了美國,海外市場另有馬來西亞,楊涴淩透露今年內將跨足其他亞洲市場。
(五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