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論市
轉眼十年又過去,這個“十年一輪回、逢七有危機”的魔咒,會不會在2017年應驗、會在哪兒應驗的問題,邁入2017年之際已有人開始討論,如今又碰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讓人心存余悸。
海峽時報指數7月中重新站上3300點並扶搖直上,以爲能看到3400點,怎料未能一鼓作氣,更在上周五失守3300點,收3279.72點。
其實,海指傳統上在8月份的表現都不怎樣。過去十年裏,海指在8月都是高開低收,如果今年再度應驗,要重回3500點恐怕還需一段時日。
更何況金融市場或許存在著一個逢“七”便有危機、十年一輪回的魔咒。
魔咒1977年已開始
原本以爲逢七便有危機是始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上網找資料時才發現,早在1977年便已經開始。根據資料,當時因爲油價不斷上升、經濟增長乏力,導致美國對外貿易由順差滑入逆差,美元指數從1976年的高位下跌超過20%,在當年有“美元危機”之稱。
對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比較有印象,是因爲它拍成了電影《華爾街》。1987年10月19日,華爾街股市爆發史上最嚴重的崩盤事件,道瓊斯工商指數一天內暴跌22.6%,蒸發了5000億美元。這在30年前可是天文數字,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的八分之一,在全球金融市場引起連鎖反應。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比較貼近我們,加上筆者當時已經投入財經新聞工作,因此從泰铢崩盤的第一天便開始追蹤報道,是親身體驗。
當年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的雖然是固定彙率機制,但是讓索羅斯等狙擊者有機可乘的,是泰國的泡沫經濟。當時大量外資流向股票和房地産,導致價格飛漲,形成資産價格泡沫。泡沫破滅後金融體系出現巨額不良貸款,導致泰铢走貶,泰國央行爲了維護泰铢,唯有提高利率,這又進一步增加了債務負擔,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整個區域受到牽連。
然後就是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大海嘯。這場危機不知道應該把它歸納在2007年或2008年。多數人把雷曼兄弟在2008年破産作爲這場危機的標志,但次貸危機早在2007年便已發生,美國第二大次貸公司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産保護,包括貝爾斯登、雷曼兄弟、花旗、美林等多家大量持有次貸證券化産品的金融機構陷入流動資金危機,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嘯。
各場危機都跟“泡沫”有關
轉眼十年又過去,這個“十年一輪回、逢七有危機”的魔咒,會不會在2017年應驗、會在哪兒應驗的問題,在邁入2017年之際已有人開始討論,如今又碰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讓人心存余悸。
回顧過去40年各場危機都跟“泡沫”有關。簡單來說,泡沫就是沒有基礎經濟條件支持的價格水平,不論是油價、樓價、股價,一旦沒有基礎條件支持,隨時都可能倒下。沒有人知道泡沫會吹得多大,有些泡沫吹兩下就破了,有些泡沫一直吹都還沒破,一旦破了,便會濺得四處都是。
近期氣勢如虹的美國科技股是一個例子。標准普爾500科技股指數今年至今漲了21%,新加坡交易所的科技股也受到提攜,成爲今年至今表現最好的領域。
標普500科技股指數的漲幅遠超標普500指數,讓人聯想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都來自科技領域——蘋果公司(Apple)、Alphabet(也就是谷歌)、微軟(Microsoft)、面簿(Facebook)、亞馬遜(Amazon.com),它們加起來的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美國股市近期的表現,正是因爲投資者高度集中追捧這些大型科技股,這五家公司爲標普500指數的漲幅貢獻了近40%。
科技股價格飙升不一定就是泡沫,許多科技股有實在的基礎支撐著,例如蘋果公司,不僅抱擁豐裕現金,而且還很賺錢,根據預期盈利算出的本益比只是14倍,估值相當便宜,而微軟、Alphabet等也都低于25倍。
起步公司泡沫同樣可怕
然而,我們不能只著眼于上市的科技公司,未上市起步公司所形成的泡沫同樣可怕。一些起步公司的市值高得讓人咋舌,尤其是所謂的“獨角獸”公司。這些公司還未賺錢,卻吸引投資者不斷砸入資金。萬一這些公司到頭來沒能如預期般帶來實質回報,後果可以是相當嚴重。
就以優步(Uber)爲例子,投資者對它的估值超過600億美元,但它卻是一家醜聞纏身又虧錢的公司,營業八年不曾賺過錢,未來是不是真能賺錢還是個問號。
根據Techcrunch的統計,目前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有263家,名列第一的當然是優步,螞蟻金融、滴滴出行、小米、Airbnb分別排在第二到第五,總估值近2500億美元,與新加坡去年近3000億美元的國內生産總值僅一步之遙。當中,除了小米是生産硬件的之外,其他都是共享經濟、手機應用、網絡平台經營商,格局跟2000年互聯網泡沫形成有相似之處。
獨角獸只是一種傳說,它跟泡沫有個共同點,都是不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