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三兒(29歲,意大利中餐廳老板)
7年前,我從國內大學畢業來意大利博洛尼亞攻讀碩士,畢業後在都靈這個城市開起了餐廳。
受新冠病毒影響,餐廳目前歇業中。
截至當地時間3月6日18時,意大利累積確診4636例新冠肺炎,比24小時前新增了778例,新增49人死亡。
都靈位于意大利北部,北部是重災區。我們相鄰的幾個城市比如米蘭均已“淪陷”。
▲學校都已經停課
由于臨近新年,中國留學生很多回國了,有很多回國了還沒有回來,剩下的中國留學生只有零星來光顧的,而且他們一走進店裏,當地人就不進來了。
國內疫情暴發一周後,我跟合夥人召開緊急會議,商量怎麽辦。
大家都覺得前景不容樂觀,我們跟一些在這裏開餐廳的前輩聊,他們說,非典時意大利的華人餐廳就倒了一半,那時意大利還完全不是疫區。
本來開餐廳就是我們創業計劃的一個過渡階段。
像我們90一代的中國人大多數都沒有移民的計劃。
因爲相對歐洲,中國的社會以及經濟環境更年輕有活力。大家開會一商量,覺得轉行以及回國工作的進程可能要加快了。
生意越來越差,我們有100個餐位,每天沒幾個人來吃飯。
意大利疫情暴發後,員工也開始恐慌,尤其是巴基斯坦員工,一個巴基斯坦員工跟我說:“老板,不能再開了,那個病聽說好嚇人的。”
我說,好的,你別怕,我們明天就關門。
2月23日,餐廳正式歇業。庫存的肉啊菜都留著自己吃,內部消化了。也正好成了特殊時期的小糧倉。
我心裏想,這次是血虧了,但是還是有止損計劃的。
興許等這邊疫情控制住後還能先把外賣業務開啓呢?
爲了保住營業執照,稅費我還是照常繳納,加上租金等費用,在中國疫情開始至我們餐廳歇業,每月大約損失人民幣15萬元。
我們還不算餐廳裏最慘的,最慘的是那些剛開業不久的華人餐廳。比如說,從意大利回浙江確診的6人那批,他們其實就是剛開業不久的餐廳。
戴口罩終于合法了
疫情在意大利暴發後,華人現在都能家裏蹲就家裏蹲,街上幾乎看不到亞洲面孔。而當地人依舊上班,依舊吃喝玩樂,也不戴口罩。
華人有時必須出去,也不敢戴口罩,因爲當地政府不建議戴口罩,民衆也認爲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意大利人不戴口罩,我覺得是跟他們接收的信息很有關系。當地人關心政治和國家大事的並不多,他們有吃有喝、能旅行就覺得很好。
我們在這裏,經常會上國內的網站,跟家人也聯系緊密。
而意大利人很多並不愛看這些,而且他們的中老年階層更喜歡較爲傳統的信息攝取方式。電視等媒體上說的跟我們國內的信息差異相對較大。
當地人得到的概念是,覺得這病致死率低,連流感都不如,而且他們也更願意相信這些。
▲此前,意大利倫巴第大區政府一號人物阿蒂利奧·豐塔納(Attilio Fontana)主席在社交網站上發表了4分多鍾的講話,他的助理已經確診,他一面講話,一面戴上了口罩。
不管怎麽說,出行戴口罩總算是有理可依了。
意大利人說華人有病毒,歐洲人說意大利人有病毒
一些媒體曝出,華人在外的日子不好過,受到了另眼看待。
這不假,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遭遇過類似事情。
但其實現在,意大利人也開始有類似遭遇了。意大利人說我們華人有病毒,而其他歐洲人會說意大利人有病毒——真是個奇怪的鏈條。
我先說說華人的情況吧。
其實大多數意大利人都是友善、溫和,甚至可愛的,他們關注家庭,關注自己悠閑的小日子。同時大部分民衆對中國都有某種固化思想,刻板印象。
他們喜歡在華人乘坐公共交通時進行語言攻擊,特別是針對落單的亞裔女孩(他們無法分辨亞洲人的國籍,基本上一致認爲是中國人)。
我認識一個開咖啡廳的老板娘,前些天下午在都靈中心冰淇淋店門口,被一對意大利夫妻攻擊。那男的罵她“有病毒,快離開”,那女的則打了她。
▲歐洲人做的意大利病毒披薩
還有個視頻我印象特別深刻,兩個人熱情握手,一人問:“你好,你是哪裏人?”答,意大利人。對方就拿起鋸子,開始鋸握過手的那只手了。
意大利醫療資源稀缺
華人開始猶豫是否該回國,這不僅跟愈演愈烈的疫情,跟受到的冷遇有關,還跟對意大利醫療狀況的擔憂有關。
實際上意大利的醫療條件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說是世界頂級,一些疑難雜症都能攻克。 意大利的福利也好,只要繳納一點保險,看病去公立醫院都優先享受免費服務。比如我的保險是每年150歐元,公立醫院看病基本全免。
即便是路邊的流浪漢,沒有保險的,生了重病,政府知道了也會救護車派去,醫院治好後收不到錢就找政府報銷。
救護車的費用也都是全免的,所以意大利人如果要去公立醫院,沒什麽大問題也要叫個救護車,不像在美國,就算路都走不動了,爲了省錢也要自己爬去醫院。
意大利的問題,在于醫療資源太稀缺了。
都靈最大的中心醫院,規模沒有國內一個住院部大,收容量十分有限。
我們生了病,大多數人都不會直接去公立醫院,而是去找家庭醫生。辦理醫療保險後,政府會給每個人指派家庭醫生,有點像小診所,小毛病就去找家庭醫生開藥,大點的毛病家庭醫生會開條去公立醫院治療。
我身體不錯,基本沒去過醫院,但陪朋友去過。
一次朋友摔傷了,我們跑去急診。到了醫院永遠都要等,他們即便候診區只有10個人,可能也要花3個小時才能看完,醫生看病非常仔細,態度也是無比溫和有耐心。
當時我和朋友在等的時候,旁邊一個哥們兒一臉是血,他骨折了,已經等得臉上的血都幹了還沒輪到。
另一個朋友胸部長了個東西需要拍片,意大利醫院告知她三個月以後才能預約上,除非去價格昂貴的私人診所。朋友幹脆就回國看了。
疫情暴發初期,意大利也建了類似火神山的醫院,但是只有10個帳篷。
猶豫是否該回國
我和未婚妻都在都靈,現在吃的用的都有了,口罩也有幾十個,能不出門絕不出門。
我家在江西,父母非常擔憂,他們也很糾結,一會兒想叫我們快點回來,一會兒又怕回來轉機途中感染上,一會兒又擔心不被同胞理解。
我們這批留學生就自嘲,說我們是“雙重難民”,在意大利不被當地人理解,回國不被同胞理解。
一個朋友是武漢的,如果局勢惡化不得不回去,他都沒地方回,我們稱他“三重難民”。
但由于轉機的感染風險、國內的一些不歡迎聲音以及學業和事業等因素,同時我們所在城市暫時未出現物資短缺以及大規模感染,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決定暫時原地不動,但時刻都在爲撤離准備著。
其實我們留學生出國,大多數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開拓眼界,學習更前沿的知識和本領,出國前就已經想好,日後是要回來的。
因爲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骨子裏的民族性。
中國人都是戀家的。這就好像國內,江西人也有去浙江讀書、打工的,難道出去的江西人就代表著不愛自己的家鄉了嗎?
我們年輕人根基不深回國發展較爲容易,但這邊打拼多年的老華僑,他們已經在這邊成家立業,並適應了這邊的生活,但他們仍然深深地愛著祖國,爲中國的發展而自豪。
我畢業後開餐廳時也是,開的時候就想好了只是過渡,最終還是要回國發展自己深愛的本行。
目前,我跟未婚妻都暫時還不打算回國。畢竟這邊還要把收尾工作做好。
目前也確實不值得我們冒轉機的感染風險。畢竟,在身邊沒有出現大規模疫情的情況下,少與外界接觸才是最安全的。
整理/阿基米 編輯/薔薇
圖片/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