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常菜,每每勾起回憶的就是這存在于我童年記憶中的水滑肉。在20世紀80年代, 油脂、調料緊缺,父輩爲了讓一家人可以打打牙祭,本著勤儉節約的美德,將傳統裹粉油炸再烹制的酥肉菜肴改用開水煮的方式成菜,考慮到豬肉食材過少,遂加入大量的澱粉以彌補“肉少”的遺憾,且一鍋成菜,湯菜兼備絲毫不浪費。
在物資緊缺的時代中,父輩們制作此菜時總結了一些經驗,發現選用紅薯粉與肉片拌勻調味後,再加入適量熱開水,在溫度的作用下,肉片會裹上一層晶瑩剔透的粉團,再散入湯中小火煮制,成菜十分滑口、似肉非肉,包在其中的“真肉”強化了這感覺,滑爽細嫩、湯鮮肉香之余,讓物資匮乏的童年時代多了些滿足感。這就是川人的滑肉,因爲親情,那滋味仍記憶猶新。
原料:
去皮前夾肉200克,紅薯澱粉250克,雞蛋1個,泡酸菜200克,泡野山椒30克,姜片10克,大蔥段20克,蔥花10克,清雞湯600毫升 沸水200毫升
調味料:
川鹽10克,味精2克,料酒15克,胡椒粉2克,色拉油30克
烹調制法
1.將去皮前夾肉洗淨後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0.3厘米的片,放入盆中用川鹽、味精、料酒、胡椒粉碼味約5分鍾。
2,將紅薯澱粉放入肉片中,加入沸水把紅薯澱粉燙熟,然後放入雞蛋液,攪拌均勻備用。
3,泡酸菜切成斜刀片,泡野山椒去蒂把後切成2段備用。
4,炒鍋置于竈上,倒入色拉油,大火燒至五成熱,下泡酸菜、 泡野山椒段、姜片、大蔥段爆炒出香味至酸菜的水汽炒幹後,加入清雞湯燒沸,轉成小火將湯汁熬約5分鍾。
5,將均勻裹上紅薯澱粉的肉片逐一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煮約10分鍾,出鍋盛入湯碗中,點綴蔥花成菜。
[大廚經驗秘訣]
1,肉片切得厚薄均勻、紅薯澱粉上漿厚度一致才能保證成菜美觀,成菜口感老嫩才能完全一致。
2,紅薯澱粉必須用沸水燙熟,這樣成菜的滑肉不容易掉糊,湯汁清爽;其次是能讓滑肉晶瑩剔透而有光澤,不會顯得暗沉。
3,煮滑肉時必須小火,如果火大水沸,肉片容易掉漿,其次是滑肉裹了厚粉,不容易熟透,需有較長煮制的時間。
菜品變化:
酸湯滑牛肉,水晶免柳,砂鍋三鮮滑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