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羅·惹
rojak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大雜燴
羅惹 (rojak) 在馬來口語中意爲 “大雜燴”,而且實至名歸。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將風味濃烈的不同食物融合在一起形成和諧的美味。它是一種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條的本地沙拉,覆有濃稠的黑色醬料,綴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
醬料是決定羅惹是否美味的關鍵,其醬汁由蝦膏、糖、青檸和辣椒醬混合而成。它是一款將甜酸辣味巧妙結合的開胃醬料。人們一般用木勺在大木碗中調制醬料。只有在調制好醬料之後,才添加所有食材混勻。這些食材包括白灼通心菜和豆芽、鮮脆黃瓜和沙葛、口味強烈刺激的水果如切片黃梨、青芒果或蓮霧(jambu)、炸油條和烤豆蔔。
不爲人知的起源
沒有人知道羅惹真正的起源,因爲這種美食在亞洲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羅惹一般由小販售賣,直到20世紀80年代,羅惹小販依然到處可見,他們通常騎著自行車在組屋區內兜售羅惹。今天,羅惹已經成爲大多數熟食中心裏最常見的小吃。
這道菜雖然看起來普通,不過口感非常不錯,這也形成了新加坡菜的一道亮麗風景。羅惹口味酸甜,醬料與新鮮蔬果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色澤黑黝黝的蝦膏醬盡管其貌不揚,卻味道鮮美,讓人無法抗拒。
獅城羅惹的種類
新加坡羅惹大致可分爲兩種類型。
其中一種羅惹是馬來菜與中國菜的混合産物,是將切好的炒花生混合均勻(形成了完美的質感與酥脆的口感)並與豆芽、綠葉蔬菜、豆蔔(或油炸豆餅)、油條、菠蘿及黃瓜混合,放入發酵的辣蝦醬,也是比較常吃的一種。
而另一種則類似印度的吃法,將蔬果與花生醬搭配,不同的是,更多了紅色香料與辣椒的火熱色彩。大多數攤主烹制印式羅惹沙拉時可根據食客的個人選擇進行調整,可選擇添加其它食材,如烤土豆、蒸魚糕、蝦餅、章魚,以及混合炒蔬菜等等。
豪華戲院前的人氣羅惹
豪華羅雜在黃埔通道小販中心于1980年落成時就遷入,一直營業至今,不過它開業曆史更早。創辦人林嶽定從上世紀60年代騎著腳車,在白橋一帶沿街叫賣羅惹,到後來在馬裏士他路的豪華戲院(現已拆除)前設立固定攤位,跟著遷入小販中心,一路走來已經半個世紀。
林嶽定現已年屆七旬,攤位由小兒子林毅榮接手。林毅榮透露,早年較常見馬來人賣羅惹,他的父親算是最早賣華人羅惹的小販之一。而選在最紅火的娛樂場所——豪華戲院前擺攤,也讓豪華羅雜逐漸建立知名度。
現年43歲的林毅榮自小就在檔口幫忙,一邊學習父親制作羅惹的方法,一邊看著父親從年輕做到年邁,最後因雙腿無法持久站立,面臨關閉檔口的抉擇。孝順的他幾經思考後決定放棄原本的行銷工作,接下繼續發揚家業的任務。
醬汁是關鍵
羅惹的黑色醬汁一點也不簡單,更是一道羅惹成敗的關鍵。林毅榮指出,豪華羅雜的食譜是父親最初向一名叔叔學來的,後經不斷改良,才有了今天的豪華羅雜。
豪華羅雜的獨門醬汁是食客不斷回頭的原因,除了采用産自馬來西亞槟城的高品質蝦醬,其他用料也按獨家秘方調配。一盤4元到5元的羅惹,其用料和一般羅惹大同小異,但所有材料都是現點現切,做到新鮮爽脆,加上甜中帶鮮的獨門醬汁和大量的花生碎,讓豪華羅惹脫穎而出。
有人專爲皮蛋而來
林毅榮說:“海蜇皮的爽脆讓羅惹的口感層次更豐富,而皮蛋和醬汁的味道混合後産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我的父親本身很愛吃皮蛋,開始賣羅惹時就把它加進羅惹裏面,沒想到很多人都說好吃。”
有些顧客來吃羅惹,其實是沖著羅惹裏頭的皮蛋而來,甚至有人只點皮蛋,不要其他配料,或者,有的人只買皮蛋,連醬汁也不加。如此一來,檔口每天用上30到40粒皮蛋。
林毅榮指出,父親向供應商訂貨時,會請他們留最新的一批貨給他;“父親一直以自己的羅惹爲傲,他用了一輩子的精力制作羅惹。”
他依然記得小時候在一房一廳的組屋裏,看父親親自炒花生,然後把它們磨碎的情景。花生香飄到左鄰右舍的家中,但從沒有人過來投訴,父親還經常送花生給他們吃。“從前父親連休假日都在炒花生,可說是全情投入在工作中。”
往期回顧
獅城美味 | 一盤美味炒粿條,六家登榜米其林
獅城美味 | 這道菜裏大有看“頭”
獅城美味丨一碗米其林面,三代情仇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