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瓦克·德約科維奇(Novak Đoković)
2. 曆史文化
塞爾維亞曾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過幾個世紀,所以老一輩傳統塞爾維亞人不太喜歡土耳其。但是塞爾維亞還是受到了土耳其文化深深的影響。比如塞爾維亞的傳統音樂,就像是羅馬尼亞音樂與土耳其音樂的混合體。
3. 主體民族
塞爾維亞的居民主要爲斯拉夫人,俄羅斯的主體民族也是斯拉夫人,曆史上塞爾維亞一直是俄羅斯最忠誠的夥伴。
但在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地區,主要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信伊斯蘭教。科索沃人和塞爾維亞人在近幾十年有過很多次沖突與種族屠殺。且沖突仍在持續。
4. 國際關系
塞爾維亞希望得到俄羅斯甚至是中國的幫助去收複科索沃。其實不用俄羅斯的幫助,塞爾維亞自己的軍力已經夠了。但收複科索沃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爲科索沃的獨立是歐洲和美國在支持著。
在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塞爾維亞共有36000多人戰死,另有5500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多達5.9億法郎,確實傷了元氣。不過好在塞爾維亞也乘機增強了國力:土地面積增加到87000多平方公裏,人口增加了130多萬人。
此次戰爭充分顯示了塞爾維亞軍隊的戰鬥力,但同時也使得奧匈帝國感到惶惶不安,認爲塞爾維亞在現有實力的基礎上,再加上俄國的支持,必將成爲南部斯拉夫人聯合的中心,因此必須盡快將其消滅掉。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特意選擇525年前發生科索沃戰役的日子派皇儲斐迪南大公前往薩拉熱窩閱兵,故意羞辱塞爾維亞人民的民族感情。結果斐迪南大公夫婦被雙雙刺殺,頓時在全歐洲引發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7月28日得到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便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後歐洲的各個大國也紛紛卷入這場沖突,就這樣一戰開始了。
奧匈帝國的軍隊曾經一度曾占領貝爾格萊德,但在塞爾維亞軍隊的英勇反擊下,只得棄城而逃。此戰奧匈損失28萬名官兵,另有48000人被俘;塞爾維亞的傷亡也超過10萬人,不過好在最終得以遏制住奧匈軍隊的攻勢,守住了國土。
不過1915年9月,隨著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巴爾幹的局勢瞬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同年十月,保加利亞夥同德國、奧匈,一共出動20個師團向塞爾維亞進行夾攻,塞爾維亞軍隊寡不敵衆,只得放棄貝爾格萊德,向阿爾巴尼亞方向突圍。
經過一番休整後,塞爾維亞軍隊約10多萬人陸續重返戰場,支持協約國作戰。在協助協約國擊潰同盟國方面,塞爾維亞可說是竭盡全力,完成了自己應盡的義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的槍火剛停,“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便正式成立,它擁有24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1200萬人口,由塞爾維亞的卡拉喬治維奇王朝統治。1929年更名爲南斯拉夫王國,沒過幾年的好日子便在二戰的風暴慘遭肢解。根據希特勒的意志,塞爾維亞劃歸德國占領,在二戰期間受盡剝削和蹂躏。克羅地亞則成爲所謂“獨立國”,其首領對外投靠德意法西斯,對內則實施種族清洗,肆意屠殺了境內的20萬塞爾維亞居民。
塞爾維亞人民在以鐵托爲首的南斯拉夫共産黨領導下,組成人民解放軍,先後7次粉碎德軍的圍剿。到1943年底,人民武裝已迅速壯大成爲一支39多萬人的隊伍。
爲了取得二戰的勝利,塞爾維亞人民付出了共計死亡50萬人代價,大約占了南斯拉夫傷亡的一半,可見塞爾維亞在這其中承擔了最大的民族犧牲。
二戰勝利後,于1945年11月成立了以鐵托爲首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它由塞爾維亞、馬其頓、克羅地亞、波黑、黑山、斯洛文尼亞六個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一個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一個科索沃-梅托希亞自治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