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割斷了人與世界的物理連接,幸好還有一根網線。
各行各業轉移到“雲”上,于是有了“雲健身”、“雲蹦迪”、“雲舞會”……最矚目的還是“雲”上賣保險,因爲中國足足有800萬保險代理人。
往日裏,他們發圈頻率僅次于微商,此時此刻,左手張羅保險知識培訓,右手上線保險新品,拼命地搶占疫情下驟然爆增的流量紅利。
但“雲”上賣保險亦是挑戰多多。
保險代理人轉向線上,沒了線下面對面遊說消費者的真實感,很多人恐會遭遇“開單”難。而將産品服務及組織管理全然搬到線上,整個保險行業不得不遭遇數字化改造。
這一切談何容易?
幸好,近年來,中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蔚爲大觀。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已經鋪就,新基建恰逢其時,保險業得以躬身入局。
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中華財險、信泰保險等險企攜手阿裏雲率先提供了一份樣本。
1、保險“雲代理”
白素是中國800萬保險代理人中的一員。
她入行的故事和大多數同行一樣,最開始是因爲家人生病來咨詢保險産品,隨後被親友列爲增員對象,最終成爲代理人。
她來到現在的保險公司已有三年,以前常和客戶約在咖啡廳,帶上筆和計劃書,花費一下午時間面對面溝通,針對客戶提出的疑惑,總能及時給出解決方案。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保險代理人都靠著高密度的線下活動和拜訪開單,每年第一季度更是保險行業創收的黃金期,也是所謂的“開門紅”。
很巧,兩個關鍵節點都與疫情有關。
2003年“非典”期間,傳統金融業務受到沖擊,在線下銀行櫃台辦理業務的消費者寥寥,這直接加速了網上銀行的發展,使之成爲特殊時期金融業務的主力軍。不僅如此,爲挽回損失,傳統銀行網點也紛紛布局線上業務,利用網上銀行爲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
17年後,新冠疫情重新摁下了傳統金融機構轉型的快進鍵,這次主角是保險業。
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保險機構科技投入319億,其中僅人工智能方面就專項投入42.9億,從AI定損、智能客服,到智能保顧問、智能理賠,再到功能強大、設計精美的各類保險APP,保險行業在C端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科技投入巨大。
從紙質保單到雲端服務,中國現代保險業幾乎是一部信息化技術叠代史——黑科技的廣泛應用,拓展了保險業的底層邏輯和業務邊界。
雲計算,正是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和二次騰飛的技術底座。
3、雲計算風起
風起于青萍之末。
早在2017年,中華財險就意識到傳統信息系統在互聯網時代的弊端。
那時,保險企業每上一套業務系統,都要購買諸多IT硬件。新業務不斷開發,系統也越來越多。如此往複,最後各個系統如煙囪般林立,機房變得擁擠不堪,IT資源利用效率卻大大降低,內部數據也無法形成統一的資産,支撐公司未來發展。
“傳統企業級IT架構根本承載不了互聯網的不確定性。”中華財險IT部負責人陳小虎說,“當前的服務體系無法應對高度碎片化的作業體系,這次疫情也是對各家公司做了一次線上化預檢,中華財險一周內完成了全公司4.1萬員工遷移到釘釘線上辦公,采用健康打卡、在線會議等手段確保了公司組織及員工的在線,保障公司的客戶服務不掉線。”
在陳小虎看來,以前瀑布式的項目開發模式,早已不適應互聯網的敏捷。加之在傳統運營系統下,幾乎是靠“人肉”來支撐項目上線,即便是每個月一次常規的産品發布,對企業也是重大考驗。
這些困難幾乎是所有固守傳統IT架構險企的“通病”。
但在實際操作層面,究竟要如何實現內外協同?阿裏雲智能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偉光向「子彈財經」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
“比如你到醫院看病治療,得出的診斷結果等信息對保險公司非常有價值,但這些數據並沒有完全在各個地域打通。而建立醫療領域的生態圈後,通過數據共享,險企在保險理賠過程中就可以有效解決‘騙保’問題。”劉偉光解釋道,例如你在廣州看病拿到檢查結果,如果數據不共享,北京的保險公司核實客戶信息和健康情況的工作難度將大幅提高。
協同效應的本質,則是雲計算技術幫助保險企業實現鏈接,從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形成疊加勢能。
關鍵時刻見真章。
一家大型壽險企業科技高管向「子彈財經」透露,在疫情期間,公司在阿裏雲上的資源擴容了近2倍,以支撐內部培訓、業務拓展等轉到線上。“我們以前使用傳統IDC,但是如果遇到疫情這樣的外部沖擊,IDC的擴容肯定沒法保障業務的開展。”
新華保險疫情之前就有視頻會議系統,功能齊全,運行良好,有效支持了各種規模音視頻會議的召開,但系統尚不支持分散式、全員移動化音視頻會議。在“人人不出門、不提倡現場會議”的背景下,並不能完全滿足遠程辦公、移動辦公的需要。
除了音視頻會議,幾萬名員工的健康防疫管理怎麽開展?2月3日“在線複工”之後的員工考勤打卡怎麽辦?在基礎的IM溝通之上,文件共享、項目協作、團隊管理怎麽辦?如何保障效率和安全?新華保險的答案是:按下數字化的加速鍵,與阿裏雲、釘釘組成聯合團隊,在短短三天內,在釘釘上快速建立起一個“數字化、在線化的新華保險”。在釘釘上實現了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爲數萬名內勤員工、爲企業內部組織、爲業務管理和運營提供支持,確保新華保險高效防控疫情和有序複産複工。
依靠阿裏雲實現數字化、在線化,新華保險並非孤例。
信泰保險一位高管也告訴「子彈財經」,公司從去年四季度就開始部署推廣釘釘數字化辦公應用,疫情期間公司的內部管理、工作協同、日常溝通等均未受到實質性影響,反而讓大家有一個單純的環境和場景來充分體驗和使用這些數字化工具。
“有些時候,大家甚至感覺遠程辦公可能比現場辦公效率還要高。比如用釘釘召開幾百上千人的培訓和會議,不僅節約了在途時間成本,還能使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度提高幾個數量級,且溝通效果完全沒有打折扣。”上述高管說。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家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采用阿裏雲提供的專屬釘釘等數字解決方案實現安全複工,以保障金融業務的正常服務。
5、盼春來
冬已去,春正來。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或主動或被動地思考未來發展之策。保險行業正面臨構建雲上新基建的關鍵時刻。
一個可預見的趨勢是,未來保險企業經營模式將加速向互聯網轉型。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將有效提升承保、核保、理賠等保險核心流程效率,並爲産品和模式革新引入新變量。
未來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保險企業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從精准銷售、風控、服務等方面改變傳統模式,真正實現供給側改革。
“基于大數據結合一系列智能技術,保險行業的變革還在于對以後保險理賠流程的全方位優化和簡化,”劉偉光說,“例如從承保、核保和理賠三方面提升效率。”
白素也對疫情後保險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在進行一段時間的線上辦公後,她發現很多工作如客服和理賠都可以通過線上遠程作業,有效提高辦公效率。
同時,疫情也增加了大家對保險産品的關注,像她這種積累了一定客戶資源的代理人,通過線上營銷系統支持,以後開單更能事半功倍。
回顧金融史,危機之下趁勢而起,這樣的故事再熟悉不過了。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