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嶄露頭角
1992年,董明珠還在與經銷商鬥智鬥勇。
那時的格力,還叫海利,與老大哥們春蘭、華寶相比,在空調界裏還是個無名之輩,在1990年,國內發展不過幾十年的空調行業還沒形成壟斷之態,即使前有春蘭華寶,也仍有大量市場等著被鋪滿。
海利也基本靠的是推銷,由于沒有名氣,還處在鋪貨階段,靠的也是賣方市場,品牌不重要,只要肯有人推廣,渠道更重要。
業務員們也是努力,爲了推銷海利,一家一家跑商場,工作不是不努力,但亂頭蒼蠅般的努力過後,最終還是積累了大量不良債款。
窘迫的時候,錢要不上來,貨也要不上來。
不過也不能全怪業務員。
合作的一些經銷商,只有營業執照,卻沒有流動資金;只要貨,卻要等賣出去才給錢,從開始就想跟廠家們玩空手套白狼的遊戲。
不過,在董明珠面前還是輸了。
那時的董明珠,剛開始脫離老業務員單幹,因爲一筆42萬元的爛賬,董明珠到了安徽,與經銷商見面,對方也是打馬虎眼,董小姐不服輸,跟經銷商硬耗,一耗就是40多天。
後來,經銷商又故意躲避,好不容易與經銷商打了個照面,對方依舊各種推托,董小姐厲聲呵斥,“以後你到哪裏我跟到哪裏”。
見到對方稍有松口,次日一早,董小姐便雇了一台東風車,直接來到公司門口,讓手下直接搬運空調,直到感覺拿夠了值42萬元的貨款。
通過這件事以後,董明珠也讓管理層刮目相看,這也充分展現董小姐的性格——不見棺材不落淚。
同樣是1992年,雷軍成了金山第六號員工,在金山,他平均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閉著眼睛都要想工作,像個機器人一樣,從早忙到晚。
一度,大家都害怕雷軍會活活累死。
其實,這只不過是複制雷軍在大學的生活而已,在大學,雷軍中午就不午休,還硬是抓緊修完學分,擠出兩年時間搞軟件、賣軟件,與軟件創業。
在大學,雷軍與三個朋友連公司運營實際問題都沒想好,窘迫的時候,幾個人在十幾平米的小房間裏,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時間,就是做漢卡。
當時電腦也是新東西,學計算機的雷軍,軟件也是。
不過,産品做出來了,卻被同行盜用了。
與董小姐锱铢必較的行事特點不同,雷軍沒有深究同行責任,而是繼續努力做自己工作,不久後,公司規模也在擴大,並拓展了新業務。
但無奈市場水太深,由于不知道如何跟同行鬥智鬥勇,公司始終也是賺不到錢,面對這樣的窘境,雷軍也實在想不出辦法。
因爲當時的雷軍,擅長的是寫軟件,而不是經商。此前,還沒創業的雷軍,早已通過自己開發不同的軟件,掙了當時看來相當豐厚的幾萬元,不過後來爲了創業差點兒沒都賠進去。
這也充分展現雷布斯工科男的特點——悶聲不響發大財。
那個年代,自律與努力都異于常人的雷軍與董明珠,雖然還並未成爲叱咤風雲的大佬級人物,在所在領域也都沒有太高話語權,但也都已顯露頭角。
02 進階之路
從無名者,到有名者,差的不止是時間。
董明珠一路各種吃苦,這麽多年的業績也是能被領導看得見的,1992年那年,安徽之戰打得也是漂亮,光董明珠一個人在安徽的業績,就占到整個公司銷售額的八分之一。
同年,海利廠長朱江洪翻了一整天詞典,將海利改名爲格力,董明珠也在幾年後,逐步走上管理崗。
勤奮的雷軍也不例外,天道酬勤,更何況雷軍並不屬于真正笨的那一撮。
1992年,雷軍加入金山不久,也開始向管理層過渡,然而團隊費盡心思花了幾年做出的“盤古”獲得的下載量卻甚少,投入産出比這麽低,對于雷軍和金山都是不小的打擊。
後來爲了“償罪”,雷軍也開始嘗試開發各種小軟件,比如金山影霸、金山詞霸等,沒想到反響倒還挺好。
在“無心插柳”開發的軟件中,網遊倒也成了最爭氣的那個,乃至後來雷軍帶著金山上市,講故事靠的不是WPS,而是網遊。
愛思考的董明珠,還曾向朱江洪分享自己的營銷感悟,真正好的營銷,不僅是將産品賣出去,還得要和商家打造成誠信互利的關系,在董小姐的思路指導下,格力不計前嫌,拿出2%的利潤對經銷商們進行補貼。
不僅補貼,還在空調大戰中爲了利益公平而堅持不降價,董明珠對經銷商的好,讓格力的銷售在1996年超過了春蘭。
2000年以後,空調行業開始從高速發展步入成熟,品牌陣營迅速擴容,格力也逐漸成爲行業老大。不過,空調業也不是順風順水,2003年,受原材料漲價、非典疫情等影響,空調業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其次,在2008年,空調市場也發生變臉,宏觀經濟不好、夏季溫度偏低,靠天吃飯的空調賣不動了。
業績不好的時候,董明珠也不是沒有受到跳槽加薪的誘惑;壓力大的時候,雷軍也不是沒想過從金山辭職。不過,就算在給別人打工的時候,出于對産品的熱愛,董明珠與雷軍,還是沒打算在這一行放棄。
董明珠看過《亨利·福特自传》,就是那位“给美国装上车轮”的大佬,当时美国的新兴工业中心底特律,那里的机器声召唤着爱鼓捣的美国农民福特,其后又改变了美国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
給雷軍啓發的是一本《硅谷之火》,當時美國的IT中心硅谷,也號召著無數程序員,企圖幹一番大的以此改變人們的生活。
時代下的大佬們總有相通之處。被移動互聯網大勢感召下的雷軍,從金山離開以後,費勁心思找了幾個大佬朋友,組隊創建小米。
福特自傳的扉頁有一句話:
“消費者是我們工作的中心所在,我們必須要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産品和服務。”
無數創業者們,都喜歡表現出對産品的匠人精神,羅永浩曾拿著錘子怒砸冰箱、張瑞敏也砸過自家冰箱,不過董明珠沒砸過自家空調,雷軍也沒砸過手機。
但在表決心這種事上,董小姐幹過,雷軍也幹過。
2012年當上格力董事長後,董明珠在推薦格力更是不遺余力,“空調,格力肯定是第一”是經常挂在嘴邊的話,話術也不是吹的,格力這麽多年明顯的銷量增長,格力的專利數量、格力的營收也是翻了幾番。
2011年小米發布以後,雷軍站在798的舞台上,推薦小米一代時,給人的感覺也是工科男的勤奮、真誠,再往後,各場發布會開始喬布斯的風格,繼續工科男形象,靠實實在在的表現收割了一批米粉。
不得不說,兩個人都極會營銷。
不過模式不太一樣,董明珠的營銷,是一針見血,每句話不需要多加工,就讓人有傳播欲望。
雷軍的營銷,是看似綿軟實則有力,就像那句“are you ok”,看似不經意,也句句打在網友心尖兒上。
當然,雷軍還創造過更多金句與概念,也被人津津樂道,比如“戰略勤奮戰術懶惰”、“風口上的豬”、“粉絲經濟”,在羅振宇式知識付費概念還火熱的時候,雷軍們可謂是又一代青年導師。
營銷打得火熱的時候,不得不說,兩個人所在的行業也都因此帶來了極大的變化。
格力進行補貼的時候,對空調行業一陣沖擊,經銷商們大幅受益。
此外,無論用沒用過格力的人,也得感謝格力像是行業裏的“清道夫”,至少在提高用戶對空調質量的敏感度上,董小姐是身體力行。
小米起來以後,對手機行業也是一場洗牌,取代當時流行的山寨機。
而且無論是用沒用過小米的人,也得感謝小米憑一己之力降低行業價格,至少在提高用戶價格敏感度上,連蘋果發布新品都不得不對價格松個口。
03 中年糾葛
小米與格力,本不是一個領域,按理說,也涉及不到多少競爭,但雷軍與董明珠每次一起出現,都給人感覺像是同行相愛相殺的姿態。
這種姿態,最先體現在鬥嘴上,2013年雙12那一天,雷軍趕到“中國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會場,節目組的人告訴他,讓他領獎的時候去和董明珠打個賭。
後來,也有了大家都知道的那場10億賭局,話題的噱頭也相當大,5年後小米營收能否超過格力。
畢竟,當時的小米增速也比較高,格力的增速相比也在放緩,也不是沒有實現趕超的可能。
對于這場賭局的解讀,也是千人千面,其中最受大衆認可的一種,是雷軍代表的互聯網到底能不能趕上董小姐的實體制造。
董小姐與雷軍的糾纏,也不光只是停留在嘴上說說,在賭約結果還沒出來之前,摩擦也進一步上升到産品上。
格力要做手機,打進小米的世界,而小米也一樣要做空調,切入格力的老盤。爲此,董明珠沒少喊話,還在某年兩會上向隔壁的雷軍展示格力手機,兩年後,小米也悄悄推出第一款米家空調。
兩方的回應也是不同,也是繼承了兩人一向的營銷風格。對于格力手機,雷軍淡淡用兩個字回複,很好;而對于小米跟美的合作推出的空調,董小姐也是毫不留情,直接放言,“小米與美的的聯手,就是兩個小偷的結合”。
不過,兩方做産品不是賭氣之舉。畢竟,手機也好,空調也罷,就算蹭著互聯網概念,也都是人們的電子産品剛需,而且,對于公司而言,進軍其他電器,長遠來看,也都是爲了完善生態。
而事實證明,但兩家的産品都未在對方領域激起浪花,董明珠不懂大衆買手機到底出于什麽心理與需求,同樣,小米也難搞掂空調一系列複雜的安裝售後服務。
如果說格力代表著國內過去30年的傳統制造業成果,那麽雷軍也同樣踩在了互聯網的點上。兩者的交鋒,也是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行業的較量,但本質上也都屬于制造業,也都是實體。
而董明珠贏也好,輸也罷,實際上互聯網與實體制造,本就是個相互成就的一對,哪有什麽可比性呢?
04 同病相憐
金山軟件花了8年上市,爲了上市,小米則花了6個月。
當初,在小米上市當晚,興奮的雷軍放言要讓投資人賺一倍。同樣,一向注重兄弟情的劉強東,在雷軍上市前還特意發了條微博,總共300多字,就用了12個感歎號。
感情用到濃烈時,大強子更是情不自禁地贊歎:
“奉勸後面的獨角獸們:向雷軍學習!做到讓股民賺錢才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沒有資格成爲企業家!”
事實證明,其實大強子想多了。
香港的股市也是魔幻,金山軟件勤勤懇懇地做軟件,在國內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而小米勤勤懇懇講生態鏈的故事,亦步亦趨學著蘋果以服務延伸的模式,可誰知道股民們非是不聽呢,金山軟件、小米也都沒被資本追逐。
不過,小米一直遮遮掩掩的遮羞布,還是讓董小姐給扒下來了。
一檔節目上,楊瀾問董明珠:“你從雷軍身上學到些什麽?”
董明珠也是一語中的:
“雷軍的互聯網思維搞營銷是厲害的,股票從上市的17塊到8塊10塊了。”
打趣歸打趣,其實格力也並非高枕無憂。
格力這邊,上市以後股價不算太鬧心,但控制權屬于誰,股權怎麽劃分,也是沒少讓董小姐操心。
董小姐當初爲了珠海銀隆,就在中小股東面前碰了壁,吃到股權分散的苦,如今珠海國資委賣掉15%股份,相當于出讓控制權,走了國資委,又來了氣勢洶洶的高瓴或厚樸,哪個對董小姐而言也不好招架。
時間過的也快,格力走了近30年,小米走了近10年,到了如今,某種程度上也是“同病相憐”。
各家第三方報告數據都顯示,空調、手機市場,如今都已處在相對飽和的狀態。
小米在今年收入增速明顯放緩,銷量與去年相比也沒有太大進步,格力也沒好到哪裏去,今年上半年外銷幾乎是零增長,內銷的增速也掉到了個位數。
2019年是空調市場又一個拐點,有業內人更是高調提出“空調行業分兩個階段,2019年之前及以後”的言論。
2019年對手機市場也是尴尬的一年,很多品牌自以爲的新技術也是叫好不叫座,5G概念又不能立馬實現,降價反而成了最能帶貨的賣點。
只可是,連一向高冷的蘋果都降價了,小米的性價比顯然也說不過去。
市場就是這麽無情無義,當初給大衆重新定義國産手機價格的時候,大家也容易發燒,而現在,性價比聽得多了,也沒有了痛點。
就連“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種濃濃快手意味的話,也出現在雷軍的發布會上。
此外,在營銷上,也是各有各的難處。
格力擅長的是線下戰,多年積累早已形成穩定的營銷渠道資源,反而在線上的份額不如奧克斯,更不及老對手美的;而小米則反過來,擅長的是線上,如今在線下的下沉市場,也不如vivo、OPPO等老兵能打。
而另一邊,也都在擺脫對各自核心業務的依賴,格力近年來造車,又是造芯片,小米也不斷買相關公司,搭建生態鏈。指靠單一的空調、手機,顯然都沒有安全感。
董明珠65歲了,雷軍也50歲了,說野心還像個20歲的年輕人難免有點牽強,兜兜轉轉幾十年,很多東西也都在變,從血拼的年輕人,變成知天命的中年人。
人可以老,但産品不行。
爲此,小米不得不追逐5G風口,格力也得緊跟AI步調,一個又一個風口,也是無窮無盡。
不過常居一線,他們也都不像這個年紀的人。
董明珠不愛跳廣場舞,不愛打麻將,也不想退休;而另一邊,雷軍喜歡喝可樂,最近還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國慶閱兵,在鏡頭面前揮舞著小紅旗,興奮的像個孩子。
都說時代會造就下一個董明珠與雷軍。不過,只要他們還站在舞台上,聚光燈也還是一直屬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