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1969年出生于湖北,後來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系,雷軍那時候很勤奮,每天早上七點鍾去教室占最好的位置上課,就算是周末要去看電影他也要自習到十點鍾才走。
雷軍特別害怕落後,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善于在逆境當中生存的人,因此他會在做事情之前把一件事想得透徹,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爲此,他戒掉了午睡的習慣,將一天的時間以半個小時分割成很多段來制定學習計劃,也正是這樣的努力,雷軍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學完了四年大學課程。
雷軍也自己創業過,在大學,雷軍靠寫殺毒軟件成了百萬富翁,和同學一起創辦了三色公司,結果被山寨打敗了,僅用了半年時間公司解散。對于原因,他也總結過,在他看來,用10賺10萬和用100萬賺10萬結果是一樣的,但是付出的努力絕對不一樣,沒有必要在低水平上重複做事,從小事做起很容易把時間浪費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
這段時光,讓雷軍走向成熟,“別人投進錢來有什麽不好呢?爲什麽非要成爲4000元賺幾千萬的例子呢?”
1991年,雷軍在北京的一個研究所工作,那裏的待遇不錯,下了班還能接點私活,這時候,雷軍還是按半個小時分配自己的時間,在他看來“時間自己的,你到一個公司打工偷懶,老板沒看見,玩貓和老鼠的遊戲,其實這沒有必要,在公司,學到的東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按照當時雷軍的計算,他的價值是一個小時20元到40元之間,不過後來漲了很多。
1991年底,雷軍進入金山工作,金山是一個好的平台,對當時的雷軍影響很大,在金山,雷軍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他的路是往上走的。1998年,雷軍任金山總經理,2000年,任總裁,2007年,雷軍辭去了金山CEO的工作。在金山的16年裏,雷軍被稱爲“中關村第一勞模”收獲與付出往往是成正比的,在金山,雷軍學會了技術、業務、市場、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當然,不僅這些,還有財富。
這是雷軍40歲之前積累的財富,在創辦小米之前,他用了四年的時間尋找機會,創辦小米之前的幾年,雷軍通過做天使投資人,他發現原來公司自己不插手也能運轉得很好,並不是像自己那樣“勞模”才可以。他意識到“天道未必酬勤”,要成功,光勤奮是不行的,還要靠機遇。
2007年1月份,喬布斯發布了第一部蘋果手機,那時三星、HTC也開始努力發展手機業務,2010年,這一年中國手機銷量達到了3000萬部,雷軍看到了機會。
創業初期,小米只有14名員工,2011年8月,小米推出了1999元的智能機,是其他同類手機的一半價格,一般來說,這部手機賣出一百萬部就可以說在手機行業正式入行了,而最終賣出了300萬部,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小米的成功可以說是集體主義的勝利,喬布斯曾經說過,“我過去經常認爲一名出色的員工能頂2名員工,其實不是,能頂50名”,因此,喬布斯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來招人才。
雷軍也一樣,很多人告訴雷軍找合夥人太難了,但雷軍認爲那只是花的時間不夠多罷了,他列了一個表格,一個一個地打電話來找合夥人,爲了說服一個軟件工程師,他甚至打了90多個電話。人才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産,尤其是技術大拿,當不好孫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