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韓國農業的發展背景
韓國,全稱大韓民國,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與朝鮮相鄰。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裏,現有人口約5110萬(2019年1月),人口密度相當高,尤其是首都首爾,幾乎占據了全國1\4的人口。
韓國的農業雖然很發達,但他們的人均耕地卻少的可憐,韓國現有耕地約172.4萬hm²(平方百米=1公頃=15畝),人均耕地約0.5畝,農業從業者人均耕地約爲7.4畝,耕地灌溉率約70%。
二、韓國現代農業的措施和內容
1、韓國農業用地制度的變遷
第一步,“均田制”改革:二戰後,韓國政策將原日本官、民所占土地收回,並分配給韓國農民,頒布《土地改革法》,以低廉價格收購農戶超過3公頃以上的土地,並以更低的價格賣給佃戶,經過這一輪土地改革之後,韓國基本實現了均田制的目標。
第二步,土地集約分配:從1961年開始,韓國經過15年的發展,完成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政府也開始逐漸放開土地買賣的限制,鼓勵務工經商的農民將土地交還給還在從事農業的農戶,使農戶的經營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
第三步,土地現代化經營:1994年,韓國制定了新的《農地基本法》,進一步的放開了土地買賣和租賃限制,允許建立擁有上限爲100公頃土地的農業法人,而且政府還鼓勵65歲以上的農民把土地出售或者租賃給專業農民5年以上,還可以獲得每公頃2580美元的補貼。
2.韓國的農業保護政策
(1)提高農産品收購價格。推行“平衡價格”制度(成本+同期非農産品價格變動的因素)。
(2)改善農産品和農業機械的流通條件。大量增設農産品交易市場,向農民發放農機補貼。
(3)推行建設“農工地區”計劃。在20萬人以下的郡、鎮所屬的農村,由政府選址並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民間”資本來開辦工廠企業,從而減少當地的農業比重。
(4)調整農村産業結構和農業結構。政府投入巨資用于調整産業結構,重點發展二産和三産、引導科學種田、扶持農産品深加工和改善農産品流通設施。
(5)改善基礎設施。韓國政府采取了支持農業協會發展、農業貸款力度加大、限制國外農産品進口等措施來保護和支持本國農業的發展。
唯恒說
韓國的現代農業總結起來就是:非農化和城市化程度高、自上而下設立的三級農業服務體系效率高、韓國農業的附加值很高(如泡菜、辣醬、肉制品等)、新農村運動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使城鄉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而且大家發現了沒有,對韓國農業綜合研究下來,他們走的路是不是和我們現在走的路很像,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優勢區還有“一村一品”等政策,雖然說我們是走自己特色的道路,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韓國的農業現代化之路還是很有啓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