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1年,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MUSCOV股份公司,最早的股票投資者是喜歡探險的倫敦商人。但西方的股票和證券交易所最早卻産生于1611年的荷蘭,英國和法國也在較早時候建立了證券交易所。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營運。較晚建立起來的美國股票市場卻是對現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最有典型意義的,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逐步變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證券交易市場,美國也成爲證券投資的中心。我們對西方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理論的研究,也以美國爲主,基本也可以窺得西方現代股票投資和股票投資理論發展的全豹。
第一個曆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至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美國證券市場萌芽于18世紀末,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相當長的時間裏,美國馬裏蘭州和費城的證券交易所在交易規模和活躍程度上和美國紐約交易所都相差無幾。與其他交易所不同,紐約證券交易所禁止龐氏(Ponze)騙局式的融資,這幫助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在與其他交易所競爭中勝出。1850年代電報的發明,強化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對其他地域證券交易所的影響,其他交易所被迅速的邊緣化,華爾街成爲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從交易品種上看,當時各主要證券交易所最初交易主要品種是商品、聯邦政府債券和新獨立的州政府債券,也包括部分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票。1790年,當時的財政部長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大規模發行債券直接導致了證券市場的活躍。最早進行活躍交易的美國股票是1791年發行的紐約銀行和美國銀行股票,1830年誕生了第一只鐵路股票,1850年鐵路股票已達到38只。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時期,美國聯邦政府爲軍費融資,證券市場得到空前發展,股票發行也迅速增加。1860-1870年,鐵路股票在美國大量上市,出現了鐵路股票泡沫,使美國證券市場開始從過去的債券市場向股票市場轉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證券市場以國債、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爲主,19世紀的後幾十年股票市場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爲華爾街的主角。
這一時期的美國股票市場幾乎純粹是一個投機市場,華爾街的交易具有很強的掠奪性,當時美國政府的腐敗也助長了當時股票市場的操縱和掠奪。這一時期,美國兩次試圖建立中央銀行的努力都歸于失敗,美國的商業信奉“最少幹預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格言,“這種情況(沒有政府管制)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與金融是在沒有政府管制的條件下自由發展的”。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早期交易中,政治和金融投機關系密切。紐約交易所的創始人之一,聯邦財政部長助理威廉·杜爾,熱衷于利用政府官員的地位操縱股票,成爲美國以後200多年股市操縱者們的鼻祖,當時政府官員利用自身權力從證券市場牟利的情況屢見不鮮。“在股票交易所曆史上的近一個世紀裏,股票價格並非定期發布,關于上市公司的文章倒是泛濫成災,且一般都是不實的報道,股票操縱者的拿手好戲就是制造消息……爲了規避風險,一些投資者只投資于其他較爲安全的領域。”壟斷股票、對倒(match sale)成交的情況非常普遍,“早期的紐約市場只能爲擁有足夠資本和閑暇時間來投機股票的交易商提供一個賭博場地”。當時的華爾街有很多專門以股市操縱爲職業的所謂“強盜式的資本家(robber barons)”,如丹尼爾·得魯、範德比爾特、傑·古爾德等。這些人公然通過壟斷上市公司股票、操縱股票交易價格、甚至賄賂法官改變規則等爲自己牟利。華爾街信奉的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社會達爾文思想,中小投資者根本沒有得到保護。
這一時期,美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操縱現象嚴重的市場。
第二個曆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這一時期,從經濟方面看,美國逐步發展成爲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爲了給鐵路、制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爲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88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日交易數量第一次超過100萬股。1889年《華爾街日報》成立,標志著美國證券市場開始步入股票交易時代,查爾斯·道開始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大量關于股票投資的文章。1896年道瓊斯指數成立,此時,股票市場的價格波動不僅對借款者、投資者和那些在證券市場工作的人員意義重大,而且成爲美國經濟發展狀況和活力的晴雨表。
1895年至1904年美國發生了第一次合並收購的浪潮,大工業家和金融家聯合起來形成了工業托拉斯。1901年美國鋼鐵公司成立,這是第一次涉及10億美元以上的重組交易,當時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僅爲200億,美國鋼鐵涉及的重組交易相當于美國經濟總産出的7%。
1900年,工業股票成爲美國股票的主體,這標志著美國股票市場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同年美國超過英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股票投機奇才傑西·利弗莫爾開始在華爾街嶄露頭角。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和美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一方面戰後自由貿易擴大,通脹率保持在低位,美國企業的管理和競爭力迅速提高,多種發明和技術如汽車、無線裝置、電器和石化産品爲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前景。1924年,史密斯提出了“股票是長期投資的最好工具”的驚人結論和“股票價值決定于其未來收益”的重要思想。美國經濟更是進入著名的“科利芝繁榮”,基本面支持了投資者的信心。另一方面,戰時公債逐步退出美國證券市場增加了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應,國際資本也大量流入美國,銀行保證金借款又進一步刺激股市上漲,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數百萬普通居民爭相購買股票的景象。在這段股票牛市的後期,樂觀演變爲瘋狂,汽車和無線電的股票被暴炒,1925年開始到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前,標准普爾指數三年多的時間上升近200%。人們普遍認爲美國經濟進入了“新紀元”,經濟周期將會因爲美聯儲的成功管理而消失。1929年崩盤前,美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P/E水平接近20倍,市淨率P/B水平達到當時創記錄的2.01倍,當時的股票價格現在看來也是非常高的。
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監管,當時美國股市投機和股票操縱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股票市場的發展伴隨著頻繁的股市恐慌,政府開始著手對股票市場進行監管。這一時期,主要的美國股市崩潰分別發生在1893年、1901年、1903年、1907年、1914年、1917年和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1893年的股市恐慌伴隨著美元的貶值和嚴重的黃金外流。1901年的股市恐慌的誘因則是由于哈裏曼(Harriman)和摩根(J.P.Morgan)爭奪北太平洋鐵路控制權的爭奪戰。1907年,海因茲(Heize)操縱聯合銅業公司失敗,直接釀成了市場的巨大恐慌、並導致股市的大蕭條,銀行恐慌和黃金外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了美國股市的崩盤,紐約證券交易所關閉了四個月,1917年美國參戰,美國股市又一次出現下跌。1929年美國股市進入大蕭條。
1913年之前,美聯儲尚未成立。J·P·摩根先後在1893年和1907年兩次組織救市,他挽救了許多投資銀行、經紀人和投資者,也挽救了華爾街。1907年的股市恐慌導致了美國政府對股票市場操縱和投機行爲的關注,休斯(Hughes)委員會開始于1908年調查美國證券市場(包括期貨市場)的操縱行爲,休斯委員會的調查報告指出紐約證券交易所存在操縱和投機的現象,並把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參與者分爲投資者、操縱者、無經驗的交易者等五類。休斯報告卻建議美國政府不要采取激烈的行動改變華爾街的交易規則,僅僅呼籲交易所的參與者要加強自律。盡管《謝爾曼反托拉斯法》1890就已經通過,貨幣托拉斯在20世紀初的美國還是得到迅速擴張,並最終引起美國民衆的廣泛質疑。1912年美國衆議院成立銀行委員會調查華爾街的貨幣托拉斯,舉行了著名的皮若(Pujo)聽證會,此次聽證會使政府對華爾街的法律監管向前邁了一大步,並導致聯邦儲備銀行在1913年成立,聯儲開始介入對華爾街的公共幹預。這一時期由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布蘭代斯領導的反對金融權利過于集中的運動也取得了成果,金融寡頭的操縱等不當行爲不得不收斂。1916年《克萊頓法案》通過,該法案的主要目標就是剝奪金融托拉斯的權利。
在這一曆史時期,“股票欺詐並非該特別譴責的行爲,而是整個股市體系的一部分”。那時美國股票市場上的知名人物都或多或少地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和欺詐發財,操縱的手法也變出了花樣。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後,美國政府于1932-1934年在皮科拉(Pecola)掌管下舉行了著名的“皮科拉聽證會”等股市調查行動。“皮科拉聽證會”揭露了20世紀初華爾街習以爲常的種種不正當行爲:信息披露不充分、內部人交易、不正當銷售證券、逼倉和坐莊(maket coeners and pools)、利益沖突等。1928-1929年對Piggy-Wiggly公司股票的操縱被認爲是1920年代過熱操縱的典型案例,交易商快速拉升股價,股價在一年左右的時間上漲超過2倍,吸引大量不知情的跟風者,內部人在股價崩潰之前平倉出貨。1917-1932年華爾街最出格的莊家是大通國民銀行的主席,他通過向自己的銀行借款並組織私人投資基金參與炒做自己銀行的股票。查爾斯·龐茲的“龐氏騙局”也在這一時期出籠。而投資信托(共同基金的前身)的數量在20世紀20年代迅速增長,但像個人投資者一樣“這些信托也卷入市場操縱、拉擡股價、相互對倒買賣自己的股票”。
這一曆史時期,美國股市仍是一個投機占主流的市場,投資思想初步得到發展。
第三個曆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的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範發展期
1929年8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最高超過到380點,而1932年該指數最低下跌到42點,跌幅接近90%,道瓊斯指數再次回到380點是在25年之後。1929年到1933年,美國股市下跌的同時,大量的債券被拒付,美國約有40%的銀行倒閉。
大蕭條導致國際貨幣競相貶值。1931年英國放棄金本位,1933年美國也被迫放棄金本位。金融危機加重了經濟危機,大蕭條期間,美國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失業率從3.2%上升到最高41%,GDP從1929年的1500億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1080億美元,前後有85000家企業破産,儲蓄最高下降50%,工業生産下降了45%。從1931年開始,大蕭條開始向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蔓延,最終成爲資本主義國家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爲了走出大蕭條的困境,美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政策措施。一向主張放任自由的共和黨胡佛政府1930年簽署《霍利-斯穆特關稅法案》,國際貿易保護戰拉開了序幕。1931年胡佛政府組建金融有限公司向困難的銀行和企業貸款,但這個機構對維護金融穩定的作用微乎其微。1932年聯儲甚至執行公開市場操作,向部分銀行提供額外的資本金。1933年民主黨人羅斯福(Flanklin Roosevelt)上台後政治和經濟潮流發生了大轉向,羅斯福政府開展對華爾街的皮科拉調查,經濟上實行新政,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和對華爾街的監管,制定了一系列恢複國民對金融信心的銀行和證券改革措施。
大蕭條之後,美國股票市場進入一個重要的規範和恢複期。雖然面臨華爾街利益階層的堅決反對,羅斯福堅決地推行新政,重構了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框架。金融操縱被立法禁止,上市企業的信息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成爲華爾街監管的主題。1933年國會在美國股票市場已經運行了100多年後出台第一部全國性的證券業法規《1933年證券法》,主要規範證券發行人的信息披露。《1933年銀行法》將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地位被進一步強化,存款保險制度建立。《1934年證券交易法》頒布,該法案對證券操縱和欺詐進行了界定,證券訴訟中的辯方舉證得以建立,大大規範證券交易行爲,並促成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建立。《1935年銀行法》修訂了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所有存款超過100萬美元的銀行進入聯邦儲備體系。《1935年公共事業控股法案》加強了對公共事業機構的監控。《1938年馬洛尼法》建立了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場外交易納入監管範圍。《1939年信托契約法》、《1940年投資公司法》、《1940年投資顧問法》等法律也相繼頒布,基金等中介的投資行爲被嚴格監管。1941年保險公司又一次被允許購買股票。
1929年的大蕭條極大地打擊了人們對股票的信心,在美國股票市場大蕭條的低谷期,股票的投資價值被嚴重低估,股票的P/B平均值不到0.5,許多股票的清算價值都大大高于股價,股票市場開始從慘痛的記憶中慢慢恢複。1933年開始,美國股市進入相對平穩的恢複期,直到1954年,股票的平均價格才恢複到1929年的高點。1934年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首次出版,格雷厄姆提出了新古典價值投資理論。1936年,凱恩斯發表《通論》,論述了股票價格決定的“選美理論”。1038年,約翰·威廉姆斯出版《投資價值理論》一書,提出了著名的股票價值的折現原理。
以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爲主體,這一時期現代機構投資者開始得到發展,1950年共同基金的數量達到98只,總資産爲25億美元。1940年,400萬員工占私人部門勞動力的15%爲養老金計劃覆蓋,1950年,980萬員工,占總勞動力的25%爲養老金計劃覆蓋,而養老基金逐步成爲股票市場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
這一曆史時期,美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時代,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第四個曆史時期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者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以1958年長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在美國股票曆史上第一次超過了普通股的股利收入爲標志,成長投資一度成爲主流的投資思想。這一時期,價值投資思想與成長投資思想逐步融合,現代價值投資思想破繭而出,1990年代被動投資開始大行其道。
這一現代發展期可細分爲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從1954年到1973年的“成長年代”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初,道瓊斯工業指數從400點上漲到超過1000點。這個時期的上半段也是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美國經濟進行調整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凱恩斯宏觀經濟管理思想變爲政府經濟政策的實際選擇,低的通貨膨脹率和高的實際增長率是這一時期美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美國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從國際金融體系看,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確立了美元在國際經濟的核心角色,穩定和強勢的美元在促進了國際貿易發展的同時,也幫助美國統治著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從産業發展看,汽車、住宅、電視和新型家電産業發展迅猛,汽車、消費信貸和公路建設的高速發展,提高了人口的流動性和美國經濟的運行效率。60年代後期,政府巨額的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石油價格上漲、國際收支成爲美國經濟的重要問題,最終導致1971年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美元貶值和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大量的石油美元、社會主義國家的美元儲備和美國的利率管制催生了歐洲美元市場和歐洲債券市場,這一市場的出現一定程度削弱了美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加深了美國股市70年代調整的深度。
這一階段股票的上升又可分爲“三杯馬提尼酒”的50年代和“活躍上升”的60年代。
1.1、“三杯馬提尼酒”的50年代
共和黨在失去執政地位20年後,1953年艾森豪威爾代表共和黨重新登上總統寶座,華爾街與政府的敵對得到緩解,50年代的股票市場被稱爲“三杯馬提尼酒的時代”,是美國股票市場的20世紀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華爾街經紀人的日子非常好過,多數經紀人可以惬意地享受“三杯馬提尼酒的午餐”。這一時期的股票市場的熱門是美國鋼鐵、摩托羅拉、惠普(HP)、拍立得(Polaroid)等股票。
1958年,長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在美國股票曆史上第一次超過了普通股的股利收入,在此以後股票市場的股利率就再未超過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這標志著傳統價值投資的終結。同年,費雪出版《普通股的非凡利潤》,成長投資思想體系進一步得到發展;幾乎同時,莫迪裏亞尼和墨頓·米勒發表“資本成本、企業財務與投資理論”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無關”論斷,已經開始爲1980年代債務大擴張鳴鑼開道了。1959年,馬克威茨整理出版《資産選擇:投資的有效分散化》,一書,系統地闡述了現代資産組合理論,理論金融的投資理論悄悄誕生了。
1.2、“活躍上升”的60年代
60年代初美國股票市場進入了一個瘋狂的成長投資年代,人們迎來的是股票騰飛的10年。60代至70年代初成長股的投資經曆了以下四次熱潮:
第一個熱潮是技術股和電子狂潮。預期盈利不斷增長的成長型股票,主要是像德州儀器公司和摩托羅拉這樣的與新技術聯系的公司首先成爲股市的寵兒,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渴望投資于宇航、半導體、光學掃描器和其他深奧的儀表裝置,由于有這種高漲熱情的支持,這些行業的證券價格猛烈上升。”部分股票的市盈率高達70和80倍。“電子狂潮”和美國曆史上空前的IPO(首次新股發行)熱潮在1962年出現,其“景象與1929年的投機狂潮極爲相似”。
成長股的投資熱潮尚沒有消退,60年代中期,伴隨著“聯合企業”投資的狂熱的來臨,美國股市進入曆史上第二次購並浪潮。盡管當時的反托拉斯法禁止大公司大量收購同行業的企業,但購買其他行業的公司並不受司法部的幹預,部分公司開始嘗試通過利用現金和換股等不同方式,收購市盈率低的其他企業,提高自己公司的EPS(每股收益),來“制造”成長神話。上市公司通過建立“聯合企業”所産生的所謂“協同效應”,人爲制造利潤成長,以此提高股票的價格。這一熱潮隨著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對聯合企業的合並調查和收購會計制度的改變而在1968年崩潰。
60年代末期,又出現了概念股票投資熱潮。發展壯大起來的投資基金紛紛集中持有預期發展勢頭良好的“概念股票”,投資者往往只關注收益成績而忽略風險承擔,大學捐贈基金和傳統的保守金融企業也被卷入投機的浪潮,華爾街信奉“我不要聽證券分析家的分析,我只要一種有用的概念”,大衆行銷概念的“學生營銷公司”和老年護理概念的“美國四季護理中心”公司成爲這一時期概念股的代表,這些概念公司後來多數被證明幾乎不值一文,很多公司事後被發現犯有欺詐行爲。1969年-1971年的空頭市場宣告了概念投資的終結,此後,“迷信收益成績及概念股票在華爾街一被提起就會遭蔑視”。
成長投資的最後一波是70年代初的“漂亮50”浪潮。機構投資者不再追求激動人心的概念股票,而是恢複“穩妥的原則”,爭相購買並長期持有那些能夠長期穩健成長的知名公司的股票,通用電氣、寶麗來、可口可樂、麥當勞等行業巨頭構成的“最有吸引力的50種股票”(nifty fifty)在這一時期劇烈上漲,最高平均市盈率超過60倍,這一投機熱潮在1973年的股市下跌中最終崩潰。美國股票市場從最高點的整體跌幅接近60%,考慮到當時美國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1972年-1974年美國股市的下跌幅度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與1929年大蕭條接近。
在50年代至60年代的牛市中,機構投資者迅速發展。 1950年至1970年,共同基金的數量由98只增加到361只,基金的規模由25億擴展到480億。1960年,參加養老金計劃的私人部門的員工達到1870萬,占總勞動力的41%。1962年,應用于個體經營者和自由職業者的基奧(Keogh Act)法案推出。1970年,養老金計劃的範圍擴展到私人部門勞動力的45%。股票市場的資金來源更加長期化,其社會影響力也日益加大了。
1961年,威廉·夏普在《管理科學期刊》,發表了著名的“投資組合分析的簡化模型”一文,提出單因素的市場模型。1964年夏普與林特納等幾乎在同時提出了CAPM資本資産定價模型。在喧囂的成長股投資年代,理論金融的投資思想體系比較完整的建立了起來。1968年,托賓Q理論問世,似乎從理論上預測了60年代瘋狂成長股投資的終結。
2、第二階段從1972年到1981年,美國股票市場進入20世紀的第二次整理和動蕩的階段
這一階段美國股市與美國經濟一樣處于動蕩和盤整的階段,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974年12月最低跌到580點後,長期在800點左右徘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上升了3倍,美元進入了長達10年左右的貶值時期,整個70年代美國的消費價格指數上漲超過50%,美國經濟開始進入滯脹階段,1974-1975年的衰退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最嚴重的衰退,實際GDP下降了4.1%。
1973年紐約交易所固定傭金制度廢除,證券經紀業務競爭進一步加劇,1974年雇員退休所得保障法案(ERISA)在國會獲得通過,大大強化了對雇員退休金投資股票的保護,個人退休賬戶(IRAS)和員工持股計劃(ESOPS)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養老收入保障公司(PBGC)同時成立,這些措施大大促進了養老金機構的進一步發展。1981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雇主推行固定繳款的養老金計劃,401(K)計劃開始推出,養老金計劃風險和管理責任由雇主轉移到雇員,養老金更加快速地進入股市,養老基金對股票市場影響進一步增強了。
1979年前,通貨膨脹在沉重打擊股票市場的同時,債券市場卻相當不錯,資産支持證券(ABS)和垃圾債券市場快速發展,貨幣市場基金發展迅猛。1979年保羅·沃克就任美聯儲主席,開始了貨幣主義的政策實驗,利率開始瘋狂上漲。1980年美國的優惠貸款利率一度突破20%,在股票市場下跌的同時,美國的債券市場也開始大幅下挫。
3、第三階段從1982年至今,此一階段是美國股票曆史上一個新的發展期
較低的通貨膨脹率,長期的經濟增長,伴隨短促的經濟衰退爲1982年以後的股票市場的長期繁榮創造了條件。證券化、國際化、美國化成爲這一時期金融發展的特征。股票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不斷成熟擴大,政府對投資者的保護更加完善,金融創新工具不斷湧現,大規模的收購兼並活躍,高科技股票脫穎而出,股票市場空前繁榮。
1980年上任的裏根總統在任期的前兩年的主要精力放在控制通貨膨脹。裏根政府與美聯儲控制通貨膨脹的努力終于在1981年開始顯現出效果,1981年通貨膨脹率被控制在9%(1980年爲15%)。裏根政府強勢美元的政策支持美元出現了連續四年(至1985年廣場協議)的升值,較高的利率和強勢的美元吸引了國外投資者進入美國的資本市場,也減輕了美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加上裏根政府大幅減低資本利得稅,迅速擴張的消費狂潮,使得1982年道瓊斯工業指數創出新高並一舉突破2000點。
1982年,債券融資的“415”規則開始推行,證券公司在證券承銷方面更加進取,公司債券發行更加簡便易行,這一方面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大量外國投資銀行開始進入美國市場,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垃圾債市場的發展。1982年爆發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一定程度加速了國際資本向美國的回流。
垃圾債券、杠杆收購、大規模的兼並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的標志,正是這些交易促進了股票價格迅速回升到與內其在價值相當的水平。垃圾債券是指被證券評級機構評定在“投資等級”以下的,有較高風險和較高收益的債券。垃圾債券誕生于1977年,但其迅速的發展卻是在80年代。麥克·米爾肯和他的企業DBL公司成功地開發出了垃圾債券市場,在企業脫媒和金融證券化的大背景下,許多商業銀行和儲蓄貸款協會紛紛購買高風險債券以提高收入。1985年高收益債券占新發行債券的20%,1988年RJR納貝斯科收購案涉及320億元的合同,創出美國股票曆史上最大的收購事件,標志著垃圾債券和杠杆收購交易的頂峰。80年代的購並浪潮中,垃圾債券起到了決定的作用,80年代的10年間,美國共發生了23000起公司合並案,82家《財富》500強企業被吞並,而類似羅伯特·墨多克這樣不知名的新型傳媒企業則在購並中壯大起來,1988年美國股票市場的收購總價值超過2800億美元。
70年代的股票下跌使大量企業的股票價格低于賬面價值,利用杠杆收購,收購者可以按折扣價格獲得企業資産,垃圾債券和套利者大量的購並活動使80年代的股票回升比大蕭條之後要快的多。20世紀傑出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在也80年代的美國股票市場活躍起來,並參加了這次著名RJR納貝斯科收購戰。
1982年股市跌入谷底以後,規定繳費養老金方案得到迅速發展。按傳統的做法,工會一直把規定受益方案作爲保證其會員退休後的福利保障,工會的衰退意味著對這一方案的支持越來越少。在管理層中,規定受益方案也不如以前受歡迎了,因爲所謂的過度出資方案有時使企業容易受到被收購的威脅。人們認爲,規定繳費的管理比規定受益方案的管理更經濟。此外,規定繳費方案尤其受到那些喜歡監管自己投資的雇員的歡迎,因此,企業傾向于向所有的雇員提供這種方案。固定繳費養老金方案的一個重要選擇是401(K)計劃,這些計劃投資標的的選擇通常嚴重地偏向于股票。這樣,401(K)方案的發展刺激了公衆對股市的興趣。
在經曆了從1982年開始接近5年的牛市,上漲超過200%之後,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發生了大崩盤。道瓊斯工業指數當天下跌了508點,下跌幅度達到22.6%,這是道瓊斯工業指數曆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這次美國股票市場的崩盤導致了全球股市的傳染性暴跌,世界主要股票市場中,東京的股市下跌幅最小,仍下跌了15.6%,新西蘭股市下跌達到 40%,香港股市則被迫關閉。一般認爲,國內利率的不斷上升、美元彙率的持續下跌、程式交易及投資組合保險行爲和國際投資者抛售美元國債等是1987年股市崩盤的誘因。當國外投資者因擔心美元繼續下跌而紛紛在國債市場抛售,美國長期國債利率超過10%時,股市的高市盈率看來難以爲繼,股票的大幅下跌便開始了。
1987年的美國股市暴跌非常壯觀,並伴隨著垃圾債券市場的崩潰、儲蓄貸款協會的危機(主要是由于大量投資于垃圾債)和商業銀行的短暫困境,經常被人們與1929年的大崩盤相提並論,但它幾乎未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長期的影響,並未造成經濟的持續萎縮。美聯儲在股市崩盤後,迅速行動起來,宣布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提供緊急准備金給任何需要幫助的銀行,避免股市和經濟重蹈1929年的覆轍。公衆的信心得以維護,商品和資産價值的緊縮沒有出現,1987年的股市危機後來被證明是一次買入的大好機會。美國股票市場在1989年即創出了曆史新高,道瓊斯工業指數穩穩地站在2400點之上。
1991年道瓊斯工業指數從2000多點起漲,1997年達到8000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警告投資者不要“非理性地狂熱”。然而股市稍做調整,就又向上狂奔,1998年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9000點,1999年突破10000點,2000年突破11000點。反映科技股走勢的NASDAQ指數,更是從1991年的500點左右上漲到2000年的5000點,漲幅更加驚人。至2000年,美國股市已連續上漲了18年,這是華爾街曆史上最長繁榮期。
20世紀90年代美國曆史上最大牛市的基本背景包括強勁的經濟,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美元的升值,外資的流入,科技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收購兼並的高潮等。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國際化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的美國化,資産證券化、證券業績指數化、股東價值最大化導向、金融杠杆化、衍生交易化等成爲世界金融市場的共同特征,而美國的金融資本影響力遍布世界。以索羅斯爲代表的美國對沖基金成爲一種新的金融力量,從1992年英鎊在歐洲貨幣機制的瓦解,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再到1998年的俄羅斯貨幣危機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事件,對沖基金的影響不斷擴大,頻繁的國際金融危機似乎也不斷強化了美元和美國股票市場的投資價值。1996年到2000年美國的400多起收購中,1/4是國外企業的收購事件,美國資本市場成爲世界資本投資的對象。
1997年,美國的資本收益稅從28%下降到20%,刺激了美國股市的進一步上漲。1999年,克林頓政府簽署《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規定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可以在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下經營,廢除了《格拉斯-史蒂格爾法》中有關禁止混業經營的條款,在放棄分業走上混業的道路上“整合”了美國的金融法律體系,成爲美國金融發展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法律文獻,標志著金融混業經營時代又一次來臨。實力雄厚的全能銀行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現,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和配置效率,也起了支持了美國股市繁榮的作用。
1982開始到90年代末,美國機構投資者的增加也是空前的。1982年,美國的共同基金只有340個,但到2001年,美國共同基金數目達到8307個,比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還多,大約相當于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兩個市場上市股票數量總和。1998年美國共同基金賬戶數目超過1.19億,平均每個家庭擁有2個股東帳戶,股票市場的漲落與美國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休戚相關。至2001年三季度,包括退休金、養老金、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占美國公司權益證券的比例達到47%。同時共同基金也成爲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一支機構投資者力量,其持股占資本市場的比重在1999年底達到17.4%。至2005年底,美國退休養老金資産規模已高達近4萬億美元,退休養老金(不含養老保險公司)持有資本市場總市值的22%,並且共同基金總資産中超過33%是由退休養老基金所持有,退休養老金是美國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隨著機構投資者實力的不斷增強,80年代開始,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進入“機構投資者的覺醒”的時代。大部分機構投資者慢慢放棄了傳統的“用腳投票、不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的華爾街准則”,機構投資者日益認識到僅僅用腳投票是不夠的,采用這種方法往往利益受損害的還是自己,對管理層的行爲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在需要股東表決的問題上投票時,他們開始采取謹慎的姿態。機構投資者也發覺在實際操作中因對某公司管理行爲不滿而抛售股票,既不明智也不可行,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比重日益提高,往往一只股票有多家機構大量持股,如果一旦這家公司出現問題,機構投資者相互間面臨博弈,情況可能類似于“囚徒困境”。如果大家以自身利益爲出發選擇抛售股票,由于操作的同向性,很容易使這支股票遭遇到流動性風險,造成股票價格直線滑落,機構投資者都無法抛掉股票。也就是說,都采取抛售策略,造成的結果卻是股票並沒有抛掉,股票市值卻損失巨大,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任何一個機構投資者所願意看到的。因此在這時候,機構投資者最優的策略是聯合起來,積極介入上市公的經營管理,改用腳投票爲用手投票,向管理層施壓,要求改善公司經營,從而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增加公司的價值,使自己手中的股票市值上升。公司的執行官們發現挑戰者越來越來多來自于機構投資者、以及一些活躍的股東,他們要求所持股的公司具有長期創造價值的能力,這一轉變被稱爲“機構投資者的覺醒”。這個時期,美國許多國際著名的大公司包括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及IBM公司在內,都迫于機構投資者的壓力而不得不更換其主要管理人員。而在更換管理人員後,這些公司的市場績效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以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健保基金體系(以下簡稱CalPERS)爲例,CalPERS是一個由州政府立法設立並由稅款資助的龐大基金。以其規模來講, CalPERS是全美最大的退休基金(全球第二大)和全美第二大的保健計劃,2000年基金總額即已超過1700億美元,參與享受其福利的人數也超過120萬。CalPERS的投資非常注重所投資公司的經營管理,近年來更積極介入上市公司治理改善,原因就在于CalPERS發覺投資企業後,如果被動地分享投資對象的經濟利潤是不夠的,虧損的概率可能依然很高。于是它利用自己的股東地位直接參與或否決企業的重大決策,如撤換董事主管,改變經營方針路線等等。
公司利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方式投資的方法簡單來講,是根據市場業績和專業咨詢人員提供的分析選出自己有大筆投資的十幾至幾十家大公司,確定其經營有改善的余地,向這些公司派駐人員或代表予以密切關注甚至直接幹預,力促其改善經營,必要時甚至改選董事會和罷免總裁。這樣,機構投資者就不是單純投資者的角色,事實上進而扮演了經營的主角。這種積極管理的方法雖然增加了投資委員會的工作量,其扭虧爲盈的功效卻十分顯著,得到了業界的佳評。CalPERS采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方法進行投資的實績也充分表明了這一點:前5年平均業績低于標准普爾指數高達85%的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在經受了CalPERS的有力幹預之後,5年的平均業績竟高出標准普爾指數達33%之多。與CalPERS相仿,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專門以此爲投資理念和投資手段的私募基金和共同基金,他們采取的投資策略就是有意並專門選擇公司治理不好的上市公司投資,取得較大的股權後,通過勸說、說服、罷免等逐步升級的手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從而提升公司價值獲利。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是這一時期積極參與上市公司經營與管理的代表人物。
進入九十年代,網上交易服務引人注目的發展和1997年後股市最輝煌的上漲幾乎同時發生。根據股票交易委員會的一項調查,1997年美國有370萬個網上賬戶,到1999年達到970萬個。網上交易的發展以及相關的以互聯網爲基礎的信息和交流服務的發展每時每刻都在增加人們對股市的關注。由于投資者在空閑時坐在客廳裏就能得知變化的價格,因此工作時間以外的交易同樣使人們增加對市場的關注。網上交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美國股票交易市場的活躍,也成爲九十年代美國股票市場“非理性繁榮”的重要催化因素。
90年代股票證券的准貨幣化也是一大奇觀,一方面股票成爲越來越多家庭儲蓄的主要工具,而90年代繁榮和不斷擴張的股市,保證了股票市場良好的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股票成爲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的貨幣替代,政府部門出于政治經濟學的考慮,竭力討好股票市場。另一方面,人們的收入由于股票期權、401(k)定額養老保險計劃等的廣泛使用,也進一步替代現金收入而股票證券化了。在美國社會中,股票市場成爲美國政治、經濟、金融當之無愧的核心,成爲美國資本主義的象征,股票成爲美國家庭的財富儲藏手段和收入工具,甚至成爲普遍接受的交易工具(換股交易、基金支票、期權激勵等),特別是在政府的幹預和支持下,股票證券某種程度上成爲一種能帶來穩定長期收益的准貨幣。
90年代的大牛市成就了巴菲特成爲美國首富,古典價值投資理論被巴菲特發揚光大,強調資産轉換價值和控制投資的現代價值理論也在9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行爲金融的研究在1990年代進入黃金時代,薩勒、希勒和卡恩曼等對股票價格的異常波動、市場泡沫、股市中的“羊群行爲”(herd behavior)、投機價格和流行心態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切換機制的研究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面對不斷上漲的美國股市和洶湧的網絡浪潮,巴菲特選擇觀望。行爲金融的代表人物之一希勒,在1999年,發表《非理性的繁榮》一書,對美國股市的日益泡沫化發出了警告。
90年代的股票市場牛市在2000年的春季,隨著網絡股泡沫的破滅而開始下跌,美國經濟也從2000年開始步入衰退。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導致了美國股票市場的進一步下跌,很多被牛市掩蓋的金融醜聞也被隨後揭露出來。隨後布什政府和美國國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擊金融欺詐,恢複投資者的信心。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獲得通過,這一法案對美國上市公司的會計和公司治理進行了更嚴格的規範,雖然關于美國股市是否有泡沫的爭論還在繼續,但2006年即將結束的時候,道瓊斯工業指數又一次沖上了曆史新高。
220年的華爾街曆史顯示,資本浪潮總是波濤洶湧、激蕩不息,其間險灘環生、漩渦叠起。在潮起潮落中,藍籌股總是居于資本浪潮的主流地位、險灘漩渦的中心地帶。遠的如1929年的大崩盤;中的如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泡沫和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近的如世紀之交的科技股狂飙退潮。
1、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持續的股市狂熱走到1929年終于難以爲繼,10月藍籌股領頭崩盤,之後一直跌勢不止,一直跌至三年後的1932年才見谷底,直到六年後的1936年市場才告真正企穩。至此,已有半數的基金公司倒閉。這次股市大跌導致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總市值損失了60%多,引發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熊市,經曆22年之後股市才回到崩盤前的水平。這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如果投資人在1929年被高位套牢,則他們須等25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而事實上,當時大量的投資者因爲通過股票質押融資放大了財務杠杆,股票暴跌導致血本無歸,根本就沒有等候25年的機會。1929年的這次股市大崩盤,因其影響之大,被俚語稱爲華爾街股市的“熊市之父”(papa bear market)。
2、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泡沫。有鑒于60年代概念股泡沫破滅的慘痛損失,70年代伊始的華爾街開始回歸對有著穩定業績曆史的績優股票的投資。于是形成了一輪以50只最大績優公司爲投資焦點的所謂“漂亮50”行情。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寶麗來、雅芳等藍籌公司,都是其時“漂亮50”中的嬌寵。這些股票被機構投資者們認爲是信得過的、值得長期持有、一旦買入就不必再賣出的股票,故被稱爲“一次決策”(one decision)股票。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共同基金、信托基金等都蜂擁買入這些“一次決策”的藍籌股。耐人尋味的是,這一輪以“回避概念投機、回歸價值投資”爲宗旨的大盤績優股行情,走到後期竟然也演變成了一波投機過度的概念股行情,“漂亮50”本身最終也演變成爲了一個概念。這一輪藍籌股投機熱潮于1972年達到頂峰,藍籌股的股價上升到難以置信的程度。其時“漂亮50”股票的P/E平均水平達到了40倍以上,一些成長型的公司如IBM、德州儀器公司的市盈率曾達到80多倍(一年後,它們的市盈率只有20~30倍)。雅芳公司的市值竟然高于美國所有鋼鐵公司總市值。
然而,沒有一家大公司的成長可以支撐80~90倍的市盈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悲劇,這一輪藍籌股投機泡沫直接導致了1973-1974年的華爾街股市大崩盤並繼而走出近10年的熊市,以至于後來人們是這樣對“漂亮50”定義的:Nifty Fifty——Termgivento fifty blue chip stocks which were so popular prior to the bear market of1973-1974 that their prices were temporarily driven up to ridiculous levels.(“漂亮50”是指1973-1974年熊市來臨之前廣受歡迎的50只藍籌股,它們是如此地受到追捧以至于其股價一度高到了荒謬的程度。)
由藍籌股狂潮引發的1973-1974年的股市崩盤,導致市場大跌了約50%,市場自此步入了長達10年的大熊市,被俚語稱爲華爾街的“熊市之母”(momma bear market)。如果投資人買入的時間是1969年的最高點,則經曆1973—1974年的崩盤,投資人必須等待12年才能攤平。
3、1987年的崩盤事件。10月19日,藍籌股領頭崩盤,當天道指30暴瀉508點,爲華爾街有史以來單日跌幅最大的一天,此後4個月內道指30跌了近1000點。此次華爾街崩盤,瞬間波及全球股市,倫敦、東京、香港、新加坡、南美和歐洲市場應聲暴跌。
4、世紀之交的科技股狂飙退潮。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掀起的科技股狂飙走到2001年終于出現了科技股泡沫的破滅,由此引發了股市暴瀉。此次大跌中,以收盤點位計,道指30、納斯達克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分別從2000年最高峰時候的11722點、5048點、1527點下跌至2002年最低谷時候的7702點、1114點、776點,跌幅分別達到34%、78%、49%。據《遠東經濟評論》報道,僅2001年一年,美股市值就跌掉約4兆美元,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的40%,相當于1987年全球股災損失的兩倍。
統計資料顯示,在上述曆次大熊市中,絕大多數藍籌股從未幸免于難。而在股市大崩盤的時候,很多藍籌股每每還扮演著領跌暴瀉的角色。以最近一次的下跌行情爲例,在2002年的華爾街股市低挫浪潮中,向來被認爲是業績穩健而股價偏穩的大電信股及大藍籌股,其跌幅卻是遠高于大市整體表現。據美林證券公司的統計顯示,最爲客戶喜愛的20只大藍籌股直至2002年5月底已下跌了36.1%,高于標准普爾500指數同期跌幅的一倍,亦高于納斯達克指數同期26%的跌幅。AT&T、英特爾、IBM、EMC等藍籌股截至2002年5月底已下跌了超過40%。其他四只廣受投資者鍾情的藍籌股——朗訊、AT&T無線、美國在線-時代華納以及Avaya,2002年前5個月已挫落了50%,到7月份跌幅更超過此一幅度。國際光纖市場巨人康甯公司的股價從最高的113.33美元下挫到了最低的3.8美元左右;通用電氣亦未能幸免,低點時候的股價同其2000年的最高點相比,已跌去了近60%;著名的輝瑞制藥的股價也有超過40%的跌幅。微軟、英特爾、通用電氣、可口可樂、花旗集團、惠普-康柏等藍籌股的價格分別從2000年最高峰時候的115.56美元、74.87美元、60.00美元、66.87美元、77.31美元、45.81美元下跌至2002年最低谷時候的42.83美元、13.22美元、22.00美元、37.07美元、26.84美元、11.16美元。網絡藍籌新貴雅虎分拆前股價最高達475美元,分拆後最高峰也有200美元,但在2001年最低谷時僅爲8.68美元,不足最高價的5%。2000年3月2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藍籌思科超過微軟和通用電氣達到5792億美元,成爲世界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而到2002年9月,市值縮水到原來最高位的10%。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浦和長江實業作爲真正意義上的香港大藍籌,一直是盛産商業神話的香港的兩面旗幟,但是在2000年開始的股市暴跌中,和記黃浦跌幅爲66%,長江實業跌幅爲55%,也遠大于同期其他個股的平均跌幅,頓時讓所有投資者咋舌。這類藍籌股一向被認爲是值得投資的典範,公司競爭力強,經營穩定,盈利派息有保障,但此輪熊市來臨的時候,藍籌股不僅沒有托起股市,反而股價跌幅甚于大市。
曆史反複顯示,在資本市場的驚濤駭浪中,並不存在真正的安全島和救生艇,藍籌股也不例外。相反,在一次又一次的泡沫吹起然後破滅的潮起潮落輪回中,藍籌股每每成爲其中的激流、險灘和漩渦。而藍籌股特有的質押融資的放大效應更可能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那些市場操縱勢力的長袖善舞和翻雲覆雨,則更增加了藍籌股驚濤駭浪中的險惡。巴菲特說:“就像在華爾街市場發生的那樣,聰明人在開頭做的事,傻瓜在結束時做。”
從遙遠的18世紀末到今天的21世紀初,200多年的華爾街曆史,總是讓人無限深思又無限感慨!美國經濟學家霍華德·瓦克特爾(Howard M. Wachtel,華盛頓特區的美利堅大學經濟系教授)最近寫了一本關于華爾街曆史的書,其書名就使人不由感慨——Street of Dreams – Boulevard of Broken Hearts(《夢想的街,傷心的路》)。書中說:華爾街在它220年的曆史上經曆了多次的大起大落。自從華爾街在18世紀末成爲美國的金融大街以來,一批又一批的追夢人在這裏粉墨登場,可上演的劇目卻是一成不變:少數圈內人大發橫財,多數夢想發財的人到頭來兩手空空。瓦克爾特教授說:“普通老百姓時常受到誘惑,卷入華爾街的騙局和它的劇情,但是他們經常處于食物鏈上的最後一環。”普通老百姓是這樣,而對那些華爾街行業的衆多普通職業人士來說,華爾街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夢想的街!傷心的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