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約翰·尤德金(John Yudkin))
“除非我們能夠明確糖在與其他食品添加劑共同使用時産生的作用,否則那種添加劑應該被禁用。”
——《《純淨、潔白且致命》(Pure, White, and Deadly)》
約翰·尤德金(John Yudkin)是一位英國營養學家,曾經在1972年出版的一本名爲《純淨、潔白且致命》(Pure, White, and Deadly)的書裏指出過糖的威脅。那本書銷量不錯,但尤德金也爲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英國糖業局(British Sugar Bureau)稱尤德金的言論是“感情用事”,世界糖研究組織(World Sugar Research Organisation)稱他的書爲科幻小說。1995年他在失望中死去,基本上已經被人們所淡忘。
在過去的40多年裏,人們一直被誤導認爲飽和脂肪才是飲食中的頭號反派。直到近些年,糖才漸漸浮出水面。
新加坡對糖“開戰”
在新加坡,七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研究顯示:每天多喝一瓶250毫升的加糖飲料,患糖尿病概率就會增加18%至26%。所以這一次,爲了國民的健康,新加坡決定對糖開戰!
新加坡衛生部近日宣布,從2021年底開始,市場售賣的非酒精類飲料將強制貼上標明糖分的營養等級標簽。此外,新加坡還將全面禁止含糖量最高等級的飲料在電視、網站等任何媒體平台投放。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禁高糖飲料的國家。
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新加坡民衆平均每天攝入的糖分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兩倍,其中含糖飲料占新加坡民衆糖分攝取量的六成。目前新加坡每年約有1.9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50年,新加坡的糖尿病患者將達到100萬人。
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新加坡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筆資金用于糖尿病的治療、科研。2017年,新加坡衛生部的相關支出達到9.4億新元(1新元約合5元人民幣),占其該年度總支出的11%。到2050年,這筆開支預計將增加到25億新元。“減糖”行動刻不容緩。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自2017年開始就逐步展開了“減糖行動”。2017年8月,在新加坡衛生部的督促下,可口可樂公司等7家飲料制造商承諾,到2020年,在新加坡售賣的所有含糖飲料,糖分將不超過12%。
據悉,有關部門還在探討向含糖飲料征收“糖稅”和禁止售賣高糖分飲料等措施。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表示:如果現階段的措施實施多年後,民衆對含糖飲料的消費習慣仍未改善,征收“糖稅”的舉措是需要的。
(新加坡政府減糖神)
糖,痛苦的事實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了全球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最終發現: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短10~20年。
2009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羅伯特·勒斯蒂格(Robert Lustig)發表了一個時長90分鍾的演講,題爲“糖:痛苦的事實”,他是專業從事兒童肥胖疾病治療的兒科內分泌學家。勒斯蒂格在演講中有力地指出:現代飲食裏常見的果糖才是導致美國肥胖流行的罪魁禍首。
2012年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雜志的一篇文章,更是直接指出: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它的危害遠在脂肪和卡路裏之上。
過量的攝取糖不僅會導致肥胖、糖尿病,糖還會引發心髒病、高血壓、痛風、齲齒、腎結石、營養不良、癌症等疾病。
更可怕的是,糖具有極強的成瘾性。《nature》上也曾刊登過相關研究:糖分會對體內激素産生影響,使大腦不斷發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即使肚子飽了也還會想繼續吃,于是就會越吃越想吃。電影《王牌特工2:黃金圈》中,說了這麽一段話:“糖的成瘾性是古柯堿的八倍,但糖是合法的。”
看不見的糖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應將每天的遊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進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有更多健康益處。”
簡單的說:遊離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得見”的“糖”,糖果、蜂糖(蜂蜜)以及添加到食品中的糖(白糖、冰糖、紅糖)。而那些“看不見”的糖,比如讓水果、谷物、主糧變得甜蜜的糖,就不是“遊離糖”。
對于普通成人來說,每日遊離糖攝入總量不超過50g,最好不超過25g,就是WHO推薦的。兒童和慢性病患者還應當低于這個攝入量。
(一聽330ml可樂含糖量約40克)
少吃糖的好處主要是降低肥胖和齲齒的風險,而且在營養學中,糖不是好東西,因爲糖只能提供能量,沒有其他營養素。
“遊離糖”要少吃,那“非遊離糖”呢?
WHO表示:
世衛組織指南並沒有提及新鮮水果和蔬菜中的糖以及牛奶中自然存在的糖,這是因爲沒有報告證據表明食用這類糖會有不利影響。
結語
近年來全球各地與糖的戰爭烽煙四起,全球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含糖飲料進行征稅,包括英國、愛爾蘭、法國、南非、菲律賓、匈牙利、挪威、智利以及墨西哥。美國、中國也對“減糖”行動作出積極反應,“減糖”行動已經是人類健康史的一次影響深遠的革命。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曾在國慶群衆大會上呼籲國人少喝含糖飲料。他強調:這最終是個人的選擇和責任,但政府必須有所行動。
END